懂了史书的“隐形设计”,就懂了特朗普被判有罪为啥动了美国国本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6-02 04:54:50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判有罪后,11月份的美国大选立马就被搅成了一团浆糊。据说,加入这个“灾难性和前所未有”的变量后,美利坚大学的大选模型顿时就被搞懵圈了,要知道该模型成功预测了自1984年以来的每届总统竞选。

之前,我们在中聊过美国大选。特朗普意外赢得2016年大选,虽有时代大背景,但更多的是美国建制派大意了,被造反派捡漏钻了空子。

但他在台上猛抡四年王八拳,不仅没解决美国内卷,反而开启了内卷加速度,为啥?因为这位大爷压根就没理解啥是老冷战,啥是新冷战,但却胆大包天,逮谁跟谁呲牙,敌友不分,堪称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对内纵切,他不仅没有缓和美国内部矛盾,还让美国老铁开启了零元购、枪击打靶和飞叶子等狂飙模式。对外纵切,他大幅度削弱了美国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导致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急剧下降,尤其是在数字资本领域。

既然要打新冷战,那就必须深刻理解老冷战。然后2020年大选,美国建制派精英就把一位更加年长的大爷推上了台。说实话,拜大爷能力虽不咋突出,但却是美国政坛常青树,主打一个稳健,美国至少不用坐过山车玩心跳了。

不夸张的说,因为错过了军事遏制我们的最佳窗口期,现在的美国正处于急剧战略收缩阶段,面临着崩溃塌房之危局,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瞬间嗝屁。

其实,如果这是一场战争,尤其是需要协调多国参与的大会战,最难最危险的并非带着盟友进攻冲上去,而是如何后退撤下来,为啥?

因为冲锋的时候往往气势如虹,人心齐泰山移,冲得越快,缴获越多嘛!一旦进攻被人家顶住,甚至被打了防反,就会陷入人心惶惶的乱局。跑得快能活命,撤得慢会被嘎,撤退就很容易演变成溃败,甚至一溃千里。

一旦大伙慌不择路,甚至撒丫子乱跑,要想再组织防线就不可能了。进攻讲究的是快准狠,“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走”就是撤退,讲究的是稳健,“走”得果断、灵活和从容。

果断,就是保存实力,得跟梁山好汉似的“说走咱就走”。灵活,就是撤退途中也要寻找战机,打乱敌人部署,且战且退。从容,就是争取主动,避免被动,防止“走”不了。所以,撤退时必须保持好后卫、前卫、侧卫与主力之间的协同配合。

比如,一直突在最前面的菲律宾,最近突然喊话美国及其盟友加大对菲贸易和投资,“是你们说菲律宾正处于战场,正处在前线,因此你们需要在经济方面言行一致。”还说如果菲律宾经济疲软,“可能不得不妥协”,为啥?

因为这货突然发现后卫、侧卫和主力都撤了,就他还杵在前卫的位置上,在南海的惊涛骇浪中独自凌乱。如果继续猥琐下去,很可能会被人家KO。所以,他也打算撒丫子跑路。

但在跑路之前,他必须要美国把前期费用结一下。所谓“可能不得不妥协”,翻译翻译,就是你再不打款,我可就真投了……

其实,大伙仔细观察美国近20多年的控制力变化,就能看出这货是咋撤退的。小布什时期,美国玩的是“面控制”,也就是海陆皆控;奥巴马时期,美国已撤退到“线控制+点控制”,就是控制海上交通线和重要的陆路节点,比如阿富汗。

特朗普和拜登时期,美国已沦落到“点控制”,陆路上的重要节点几乎全部丢了,只剩下一些海路节点。

如果说之前的撤退还能做到有序,那这个阶段的撤退则显示出了混乱与无序,甚至出现了大溃败迹象。

比如,阿富汗撤军就撤得非常毛躁,充分彰显了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优良传统,首鼠两端,畏首畏尾,一副断尾求生的壁虎造型,一不小心还复刻了“西贡时刻”,给吃瓜群众演了一出“喀布尔时刻”。

再比如阿富汗撤军后,中亚成为第一张倒下的骨牌。然后,美国就想借势俄乌冲突稳住欧洲,借势巴以冲突稳住中东,但被打成“持久战”后,很多事情就不受美国控制了。

乌克兰还好,毕竟演员根基尚浅,翻不起大浪,但大熊却不依不饶,法德也愈发暴躁,烦死了!而以色列简直就是油盐不进混不吝,满世界惹是生非,搞出一堆不可控变量。

布林肯七进中东,连“餐桌菜单论”都说出来了,不仅没唬住中东王爷们,还搞得一地鸡毛。实在没法子,美国只能且拖且退了,对!就是“拖”,因为美国连一场“局部战”都不敢打了。

接下来,美国会彻底退出欧亚腹地,放弃所有陆路节点,从海陆“点控制”撤退到海路“重点控制”。一旦某些海路“重点”没守住,就会失去对某些“面”的控制。

时穷节乃见,残局更显功力。其实,从守成和维稳角度看,这届美国政府干得还算不错。

所以,一个稳健的建制派和一个生猛的造反派,美国精英到底会选哪个,答案其实一目了然。啥?一人一票选总统?阿西巴!都是千年狐狸,玩什么聊斋,难道真有人信这玩意?

理解了美国战略收缩大背景,以及战略撤退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明白了特朗普为啥会被判有罪,无非就是阻止他上台搅局而已。

因为他真的是个政治素人,交易的艺术用来做生意还行,但把用在国际政治上,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但要想给一位美国前总统定罪,首开历史之先河,以民主党一党之力,或者说以白宫之力是很难办到的,因为这事牵扯到了美国根基——三权分立,啥意思呢?就是得需要法院司法体系参与才能办成。

所以,从特朗普被判有罪来看,美国两党建制派应该合流了。但从法院判决公布后,特朗普的捐款网站被支持者挤崩来看,美国两党的造反派也大概率合流了。双方针尖对麦芒,估计横竖得死一个。

这次裁决是由纽约州一家法院作出的,针对的是特朗普“封口费”案。就是2016年竞选期间,特朗普委托科亨向丹尼尔斯支付13万美元“封口费”,以免后者到处嚷嚷2006年与他有染的桃色丑闻。

陪审团裁决特朗普在此案中的34项伪造商业记录的重罪指控全部成立,每一项指控均可判处其最高4年的监禁。

说实话,真心佩服美国法律体系的强大,就这么点芝麻大的破事,竟然能抠出34项重罪。至于具体判多少年,是坐牢还是保释,法官安排在7月11日宣判。

期间,特朗普可以选择上诉,但这事并非联邦案件。所以,即便上诉也只能上诉到纽约州最高院,逃不出纽约州的魔爪。而纽约州恰恰就是民主党的铁票仓,意思是无论咋上诉,都会维持原判。

其实,民主党特别擅长玩这招,早先的爱泼斯坦案也是这么玩的。按照美国法院诉讼规定,该案件应该由佛罗里达州法院审理,因为案发地“萝莉岛”属于佛罗里达,那为啥由纽约州法院审批呢?因为佛罗里达是个传统“摇摆州”,非常不可控。

另外,法官把宣判日选在7月11日也并非撞日,而是择日,选择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前4天宣判。就是让舆论发酵一段时间再宣判,以此来影响共和党代表大会,诱使其临阵换将。

对于此次判决,特朗普认为陪审团的有罪判决是“耻辱”,而他是无罪的。他说:“真正的裁决将在11月5日由美国人民作出。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我是一个无辜的人。”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11月5日的胜利,拯救美国!!!”

当天,拜登竞选团队在一份声明中称,“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仍然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让特朗普远离椭圆形办公室:使用投票箱。”所以,特朗普坐牢的概率微乎其微,估计是罚款了事,破财免灾,为啥?

因为特朗普毕竟78岁高龄了,真把一位古稀老人扔牢里去竞选总统,不仅不人道,还会把老头塑造成美利坚的“悲情英雄”,而悲情是很容易大面积传染的。所以,法院肯定会让他体面参选。

啥?他还有三起刑事案件?其实,保留机密文件不止他干过,没一个屁屁是干净的。至于两起颠覆2020年选举结果的案件,民主党都执政快4年了,还有必要在大选前翻旧账吗?有必要开展关于那次选举结果是否合法的全美大讨论吗?

所以,这三起案件只能当背景墙,但艳星丹尼尔斯的“封口费”案就有趣多了,政治属性最弱,娱乐属性最强。

一般而言,大选期间,媳妇都是候选人的重要助力,是要手牵手秀恩爱秀家庭的。一旦“封口费”案被宣判,只要特朗普带着媳妇梅拉尼娅出席竞选活动,大伙就会想到丹尼尔斯,就会认为他是个满嘴谎言、不负责任的罪犯。

试问有多少人会选一个罪犯当总统?这是啥?这就是认知战,通过贴标签来影响大伙的判断。

其实,美国老铁早在5月初就搞了一项联合民调,有八成特朗普支持者表示,即使他被判重罪,他们也会支持他。但也有16%的人表示,如果他被判有罪,他们会重新考虑,还有4%的人表示会放弃。

好家伙!影响立马就显现出来了。大伙可别小看这个占比,在关键摇摆州是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法院判决公布后,特朗普顺利成为第一位被判有罪的前总统。哎!美国还没“MAGA”,他却创造了历史,何等魔幻啊!说实话,美国历史写到这一页,都不知道是该哭该笑,还是该悲哀?

接下来,我们由特朗普被判有罪为切入点,简单聊下大国为啥能成为大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隐形制度”设计,就是除了那些白纸黑字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无法写在纸上的隐形设计,就是大伙常说的“潜规则”。

这玩意虽然“隐形”,但有些东西却是国本。所以,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第一个被判有罪的前总统,并非他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美利坚的悲哀,是严重动摇美国国本的,为啥?

因为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中,白宫行政、国会立法和法院司法是制衡关系。所以,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司法体系不能掺和政治,尤其不能参与大选政治。

但美国司法体系这次却成了竞选工具,不仅对参选人特朗普进行了法律追溯,还判决了重罪。

这事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以“宣传和收买选票”为手段的竞选游戏规则,是对美国两党政治的根本性逆转,从根本上颠覆了“刑不上总统”的共识。

在美国247年的历史中,一共产生了45名总统和49名副总统,特朗普是唯一一位集被指控、被逮捕和被判罪于一身的前总统和候选人。

美国选举政治由此升级到了对候选人的人身安全的极端博弈,甚至涉及到了“身家性命”层面的攻防,开启了“成王败寇”模式。

其实,特朗普2016年意外当选以来,民主党跟共和党进行了多轮极端博弈,通过“通俄门”“封口费”“弹劾案”等对特朗普进行了多轮围剿。共和党则以拜大公子的性丑闻和黑金丑闻,进行反击。

总之,除了关于某国的话题,两党已不可能再达成共识了,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更难以找到共主。

比如去年众议院议长选举,共和党众议员凯文·麦卡锡硬是经历了15轮选举表决才当选议长,是美国164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历史性政治僵局。

2024年1月,德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爆发武装对峙。从法律角度看,德州政府确实可以依法与联邦政府对峙,但并非啥事都能“法无禁止皆可为”,而州政府不能武装对抗联邦政府本就属于“隐形制度”,是涉及美国国本的大事。

所以,在大国的“隐形制度”中,很重要的一项隐形设计就是维稳,其目的就是减少动荡与内耗,以最低成本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而“刑不上大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这玩意出自《礼记·曲礼上》,所谓“刑”就是指“刑杀”,因为古代天子掌控着生杀大权,甚至一句话就可以诛九族,视人命如草芥。有些老铁可能不太理解,这可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其实,只要对比下剁手党网购就好理解了。大伙对着屏幕,手指轻轻一戳,钱就花出去了,一串数字而已,没啥感觉,堪称是钱财如粪土。

嗯!古代天子在诛人九族时也没啥感觉,因为被诛之人既不是他亲戚,也不需要他去现场监斩,有感觉才有鬼了。

后来,“刑”的门槛逐渐提高,上升到了不能辱没“大夫”的人格与尊严,还成为了一项法律原则。那问题来了,“大夫”为啥如此重视“刑不上大夫”呢?

大伙想想啊!如果你是“大夫”,是法律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你会对自己处以极刑或重刑吗?

估计大部分老铁下不去手,这就是人性,毕竟谁都不会作茧自缚嘛!既然大伙是这么想的,那“大夫”肯定也没那么傻。

逼急了,“大夫”们肯定会破坏法律,推翻法制,造成国家与社会动荡。与其撕破脸,还不如两害相权取其轻,给“大夫”一点豁免权,尽量避免上重刑和极刑。

进入强调人人平等的近现代社会以后,这玩意虽然从纸面上废除了,但并不是说就不存在了。下沉到基层,“刑不上大夫”就演变成了禁止刑讯逼供,慎用死刑;上升到顶层,“大夫”门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美国就提升到了总统和副总统级别,但写进法律的只是在任总统享有豁免权。而前任总统所享有的这种豁免权,就成了两党不成文的潜规则。

现在,两党原有的默契被打破,很多“潜规则”就势必会见光死,美国内耗也就随之越来越严重了,不断乱出新境界。

其实,很多非洲和拉美国家就是这样的,隔三差五搞政变,政权更迭频繁。结果,大伙都把精力用于勾心斗角,反而无心于国家发展,结果就是国家动荡,社会混乱,越混越矬。

所以,美国到处推行自由民主,很多亚非拉国家照搬这玩意后,不仅没变好,反而乱得跟乱坟岗似的,为啥?

因为但这种照搬照抄,只是学了些明面上的皮毛而已,很多“隐形制度”不仅没法照搬,而且压根就学不了。

比如2003-2010年,卢拉把巴西GDP从0.56万亿美元,占比全球1.43%,拉升到了2011年的2.62万亿美元,占比世界3.54%。

但这位功勋总统却不断遭到巴西国会和法院的弹劾与指控,最终被扔进了监狱,刑期25年零11个月,奇葩不?

早年间,卢拉的巴西位列金砖国家之列,是拉美最靓的仔。卢拉之后,巴西不仅把“金”给弄丢了,还一路悲催下坡,人生低谷一个接一个。作为世界粮食和肉类出口大国,竟然混得在挨饿,火星人听了都得笑话地球人。

一旦刑上了大夫,法律就会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比如,法国老铁把国王“挂路灯”,从1792年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到1958年的第五共和国,160多年间更迭五次,平均30年一次政权更迭。结果,竟然被隔壁岛国的“离岸平衡手”玩弄于鼓掌。

英国却利用“边缘优势”后发先至,鼓捣出了人类历史最大的“日不落帝国”,而政权稳定就是其重要支撑。比如超长待机的英国皇室,1200多年曲折传承,历经10个王朝60多位君主,每代君主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是啥?

这就是文化的浸润与传承,“传承”是啥?就是证明和诠释自身的合法性,解决“我是谁”和“从哪来”的问题。比如,苏联早期动不动把人拉去打靶,甚至完全否定前任,结果可想而知。

说实话,盎撒系虽是日耳曼分支,但以英国为核心的盎撒系在维稳方面的历史文化底蕴远比法德深厚。所以,二战之后的英国,在确认衰落之局不可逆时,虽不甘心,但还是选择了和平交棒。

但对于建国仅247年,连一个历史周期律都没走完的美国而言,它压根就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纠偏,也没有经历实践的摧残。

所以,美国人都长了一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这就意味着这货会不知深浅、不知死活,更不会懂得适可而止。

从特朗普被判有罪来看,美国对于“隐形制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远远不及英国老铁,毕竟英国牛津大学已有近千年历史了,而哈佛大学才200多年。所以,美国大概率不会和平交棒,走英国衰落模式,势必要往死里折腾一顿。

其实,美国史书也没记载过,单极霸权往死里折腾到底会咋样。所以,它肯定得往死里折腾一下看看,万一能行呢?

基于此,整个世界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老铁们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尽快帮美国走完一个完整的历史周期律。

这篇就写到这了,文末再说几句。

为啥我们会有二十四史?史书到底是啥?它既是文化书,也是教科书,是一次次实践所凝结成的教训。这教训里有朝代更迭,有兴衰沉浮,有赤地千里,有山河破碎……

它既是中国人用时间与生命所进行的社会实践,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试错。所以,二十四史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基辛格先生曾经窥探过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写出了《论中国》《大外交》《世界秩序》等诸多著作,提出了中美应该合作而非对抗。

所以,真心希望美国政学两界都能静下心来,冷静地读一读这些史书,感受下蕴含其中的“隐形制度”。痛定思痛,顿悟前非,找到自己在人类历史中的准确定位,看清自己到底是个啥货色!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随手点个赞,感谢阅读!

3 阅读:265

东意和你不一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