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上半年,安徽省 59 个县市区的财政自给率排行榜新鲜出炉。
谁能想到,在这场比赛中,肥西县竟然一骑绝尘,遥遥领先?而太湖县却气喘吁吁,难以为继?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财政自给率角逐的神秘面纱。
肥西县以 86.9%的惊人自给率傲视群雄,稳坐头把交椅。作为合肥市的"金腰带",肥西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蓬勃发展的高新产业,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华丽蝶变。这里不仅是联想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还汇聚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俨然一副"小硅谷"的模样。
紧随其后的是来安县和当涂县,分别以 77.13%和 72.76%的成绩跻身前三甲。来安县作为滁州市的"黄金宝地",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而当涂县则凭借着马鞍山市的工业底蕴,在钢铁深加工和新材料领域独树一帜。
榜单的另一端,却是另一番景象。太湖县以 20.38%的自给率在 59 个县市区中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阜南县和临泉县。作为安庆市的一员,太湖县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这份榜单不仅反映了各地经济实力的差异,更折射出安徽省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从地理分布来看,合肥周边的县市普遍表现亮眼,而皖北地区则整体偏低。这种南北分化的格局,正是安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皖南地区。宣城市的宁国市和郎溪县,芜湖市的无为市,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财政实力。这些地方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旅游业和特色农业上做足了文章。宁国市的毛笔产业享誉全国,郎溪县的茶叶远销海外,无为市的螃蟹更是成为了安徽的"金名片"。
相比之下,皖北地区的形势则不容乐观。阜阳市的临泉县和阜南县双双垫底,财政自给率均不足 20%。这两个县虽然人口众多,但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和劳务输出维持经济运转。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摆在皖北地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看似默默无闻的县市也在榜单中崭露头角。比如排名第四的宁国市,虽然地处宣城偏远山区,但凭借着特色产业和创新驱动,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座被誉为"中国毛笔之都"的小城,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通过科技创新,将毛笔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再看排名第五的天长市,作为滁州市的一员,它巧妙地利用了临近南京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这座古老的江淮名城,正在蝶变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
然而,榜单中也不乏令人意外的"黑马"。比如排名第六的凤台县,作为淮南市的一个县级市,它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这个曾经的煤炭大县,正在通过产业转型,谱写着新的发展篇章。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榜单中游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蒙城县,作为亳州市的一员,它凭借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成功闯入了前 15 名。这个"华佗故里",正在用传统文化激发现代经济活力。
再看定远县, 虽然排名第 15,但它却是滁州市财政自给率最低的县。这个拥有"中国花鼓之乡"美誉的小县,正在努力平衡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定远县的案例,恰恰反映出许多县级行政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难困境。
榜单的后半段,我们看到了更多欠发达地区的身影。比如大别山区的金寨县,虽然自给率仅有 34.74%,但它却是安徽省脱贫攻坚的标杆。这个革命老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农业,正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再比如宿州市的泗县,作为皖北地区的一员,它的自给率也仅有 34.66%。但泗县正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努力摆脱经济落后的困境。泗县的案例,折射出皖北地区在转型发展中的艰辛探索。
当我们纵观整个榜单,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所有县市区的财政收入都低于支出。 这意味着,即便是排名靠前的地区,也需要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弥补收支缺口。这种普遍存在的财政压力,反映出县级行政单位在公共服务提供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艰难平衡。
比如,排名第 30 的庐江县,虽然位于合肥都市圈,但其自给率仅有 40.7%。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庐江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但这个过程中所需的大量基础设施投入,给县级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再看排名倒数第五的霍邱县,其财政收入仅为支出的 28.14%。作为六安市的人口大县,霍邱面临着巨大的民生支出压力。但与此同时,霍邱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努力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这份榜单,不仅是一份简单的数字排名,更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清晰地展现了省内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状况,也折射出安徽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