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边

字说文 2024-06-18 17:14:48

biān

臱【biān】,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的上面是鼻子,下面的“丙”像是鱼尾分开成两叉。战国楚简中的“臱”字在“丙”的下面又添加了“方”。“臱”字的本意应该是鼻子旁边的意思。

说 文 解 字《說文解字·自部》臱:宫不見也。段玉裁注:宀宀,不見也。臱、宀㬪韵。段玉裁在「宀」下注:宀宀,不見也。是則宀宀謂深也。

这是许慎和段玉裁囿于篆文讹变后的字形,在穿凿附会。

biān

邊【biān】,金文添加了意符彳,篆文把意符改为辵,成为以臱为声符的形声字。简化字把它写成了“边”。

文 献 选 读

“《說文解字·辵部》邊:行垂崖也。

从辵臱聲。

段玉裁注:行於垂崖曰邊,因而垂崖謂之邊。《爾雅·釋詁》:疆,界,邊,......垂也。”

“边”的本意是指行走到悬崖的边缘。

在《说文解字》中,“厓”是指山边,“崖”是指山上高高的崖边,“涯”是指水边,“垂”是指很远的边垂,“戍”是指戍守疆界。

文 献 选 读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固封疆,備邊竟(境),完要塞,謹關梁,塞徯徑。”

入冬以后,要利用农闲的时刻,加固疆界,戒备边境,完善要塞,阻塞小路,谨慎地看守关卡与桥梁。

“《荀子·臣道》: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

保卫边境的大臣如果忠于职守,边境就不会丧失。

“《淮南子·道應訓》:秦皇帝得天下,恐不能守,發邊戍,築長城,修關梁,設障塞,具傳車,置邊吏。然劉氏奪之,若轉閉錘。”

秦始皇灭六国,夺得了天下,担心不能守住它,于是发兵戍守边疆,修筑万里长城,修建关卡桥梁,设置险阻障碍,配备传递驿车,派遣关防官吏。然而刘邦夺取秦朝的政权,就像转动编织用的闭锤一样容易。

“《呂氏春秋·季春紀 先己》:故上失其道,則邊侵於敵;內失其行,名聲墮於外。”

君主如果在国际上丧失了道义,其边境就会遭受到侵犯;如果在国内丧失了德行,其在国外的名声就会败坏。

成 语 典 故

風月無邊

泰山去南天门的路上有一块刻石,上面写镌刻着“虫二”两字。很多人不解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个拆字游戏,是“风月(風月)”二字拆去边框后所得,隐喻“风月无边”之意。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0 阅读:0

字说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