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非洲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王吉民,今年57岁。2022开始在非洲工作,已经有8个月的时间了。在这里,我见识了加纳的别样风情,也收获到了友情和尊重,让我面对人生变化更加坦然和自信。
01
2012年我在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时,学校开始筹办加纳大学的孔子学院,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学习提升的契机,应该努力争取一下。
之所以想去非洲工作,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我从没有去过非洲,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想去看一下这个“新大陆”。二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与人交往、沟通,我的语言能力也还不错,觉得这份工作比较适合我。
然而,最终我还是未能成行。
因为远赴异国他乡,我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和79岁的母亲。直到2021年,我的母亲离开了我,走之前对我说了很多,她觉得我需要这一份工作,也需要抓住这一份机遇为国家做点什么。于是在去年11月2日,我母亲一周年祭日的第二天,我踏上了前往加纳的“旅程”。
02
没来非洲之前,我以为的非洲是壮丽的沙漠、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每一处都散发着原始的美。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非洲、了解加纳,我做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功课。不仅接受了长时间的专业培训,还写了25000字有关加纳情况的报告,我以为已经对加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然而,当我踏上加纳这片土地之后,才意识到加纳比我预想中的远要发达很多,不论是教育水平、社会情况、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开放程度或是其他方面都是如此。
加纳的人口有三千万左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即使加纳人在城内无法生活,也可以回到农村,随便种一些农作物就能维持生计。因此他们对金钱、物质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这也是加纳与其他非洲国家存在的不同之处。
03
来加纳时间长了,会发现他们经常给人一种和善、慢条斯理、忍耐力极强的印象,不论是贫穷富贵还是地位高低皆是如此。
与加纳人相处时印象深刻的事,还是我开车带同事去一个城堡的那天,行驶途中我老远就看到路边草地上坐着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当我的车行驶到他附近时,突然听到右边后视镜传来了“砰”的一声,我第一反应是可能不小心撞到了刚才的那个人,但同时也在怀疑,是不是他故意撞上来“碰瓷”的。
我刚准备下车,后面突然跟上来一辆车停在我旁边,我以为他们是同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讹我们钱的。
出乎意料的是,他下车后径直走到那个人面前说:“你是故意的。”然后他回头和我说:“他是故意的,你不用理他。”我这才知道他们不是一伙的,他路见不平,想纠正那个人讹钱的错误行为。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对加纳人的好感倍增。
04
现在加纳大学孔院发展的主要有六大板块,每个板块需要做的事情都很多,所以生活还是挺充实的,有时甚至周日都要加班工作。
工作之外的时间,我主要用来锻炼身体,篮球和游泳是首选的项目,偶尔也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远足。加纳和30年前国内一样,偶尔也会出现停水停电的情况,不过要是居住在好的社区,有发电机和水泵,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很大的影响。对于我这样的60后,个人感觉相比中国80、90年代的情况要好很多,大致在2000年的水平。
时间一长,我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习惯和人文风俗,也体会到了世界的多样性。我见证了加纳和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不同之处,看到人在不同环境、不同社会条件下都能很好地生存。
这让我能更加坦然、从容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这应该是我在加纳最大的收获。
未来的我打算继续从事现在的这份工作,这里不仅能提供很多的机会,而且气候和物质条件都比较适合居住,更能让我及时调整好心态去学习和面对未来。
05
写到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想要了解加纳的人、企业亦或是机构,不妨先来孔子学院参观一下。把我们当作加纳的第一站或中国与加纳之间的中转站,我们会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我们的所知所想。
我们也鼓励更多的国内人才、企业、机构来参与加纳的发展,可以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也是给加纳、非洲甚至是世界的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