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共有十个子女,但最终留在毛主席身边的孩子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
在他们四人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贺子珍的照顾,除了女儿李敏,贺子珍把毛岸英、毛岸青、李讷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为此,他们都十分敬重贺妈妈,甚至把贺妈妈当成亲生母亲来看待......
1949年,在李敏、毛岸青来到父亲毛主席身边后,得知这一消息的哥哥毛岸英高兴不已,在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他便着急回家看望许久未见的弟弟妹妹。
在看到弟弟妹妹很好后,毛岸英向李敏询问了贺子珍的情况,当得知贺妈妈一切都好后,毛岸英连连点头,随即感慨万千地说道:“娇娇,你知道的,我和岸青都很喜欢贺妈妈。”
说着,毛岸英的思绪不禁飘回了在苏联的那段艰苦却又满怀温馨的时光......
1937年,贺子珍前往苏联不久后,便得知毛主席的两个儿子也在莫斯科,在一番打听后,贺子珍立即前往莫斯诺国际儿童院去看两个孩子。
毛岸英、毛岸青初见贺子珍时,十分警惕,因为他们并不认识眼前之人,贺子珍见两个孩子没什么反应,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自顾自的给他们收拾好房间,然后又把脏衣服卷起来,打算带回家去给他们洗一洗。
在一切收拾好后,贺子珍又把自己带来的水果给毛岸英、毛岸青一人一个,毛岸英、毛岸青见状赶忙给贺子珍泡了一杯热茶。
在之后的日子里,贺子珍只要有空便会买一些东西去看看两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岸英、毛岸青也期待着贺子珍的到来,当贺子珍不来看他们时,他们也会主动去看贺子珍,并帮贺子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1939年年底,李敏来到苏联,女儿的到来,让贺子珍感受到了无尽的喜悦,毛岸英、毛岸青作为哥哥也十分高兴。
那时,一到周末,贺子珍的家中便欢声笑语不断,那段日子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在苏联最美好的时光。
但幸福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不久后,苏德战争爆发了,从那时起,贺子珍每月津贴被停了,孩子们也只能吃每日限定的供应食物,而这些食物对于当时仅有5岁的李敏来说都不够吃,更别提对毛岸英、毛岸青了。
为了弥补口粮不足,贺子珍不仅会从自己和李敏的口粮中节省一部分,还会挤出时间开荒,自己种一些蔬菜,只为能让毛岸英、毛岸青多吃一些。
虽然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但对毛岸英、毛岸青而言,却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有贺妈妈的关爱。
不久后,毛岸英前往了一个士官学校学习,便很少再回去看望贺子珍,但他常常会给贺妈妈写信。
1942年,当贺子珍得知照顾了4年的毛岸英回到毛主席身边后,高兴不已。
据李敏回忆:“对妈妈心怀敬爱的岸英哥哥,曾与爸爸谈起过接妈妈来到北京的打算。”
但因朝鲜战争爆发,这件事情不得不被搁置,而令人没想到的是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这件事情就彻底没有后续了。
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一直没人敢把这件事告诉贺子珍,但贺子珍总是会询问关于毛岸英的情况,最终纸还是包不住火,当贺子珍得知毛岸英牺牲后,哭得泣不成声,据贺子珍侄女回忆:“姑姑哭着说:‘岸英小时候流浪,回来以后当农民,这去了朝鲜,人没了,没了......”
当然,除了毛岸英把贺子珍当母亲看待外,毛岸青也不例外,自离开贺妈妈后,毛岸青不止一次找到妹妹李敏诉说自己对贺妈妈的思念。
李敏对妈妈贺子珍的思念更不在少数,在父亲毛主席的同意下,李敏每逢寒假都会去上海陪妈妈贺子珍待上一个寒假。
一次放假,李敏要前去上海看望妈妈时,李讷也提出想要跟姐姐一同前去,毛主席点头答应了下来。
贺子珍一早便知道女儿要来看望自己,便特意在车站等候着,当看到女儿李敏还拉着一个小姑娘时,贺子珍主动上前拉住李讷的手,温声细语地问道:“你就是娇娇的妹妹小讷吧?”
闻言,李讷连连点头:“我和姐姐一同来看望您,我代爸爸向您问好!”
贺子珍欣慰的笑了笑。
当天晚上,贺子珍给李敏、李讷做了十分可口的饭菜,吃饭时,她们母女三人更是其乐融融,有说有笑。
在上海的那段时间里,贺子珍只要有空便会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转悠一下,并给她们讲述革命故事。
直到快开学的时候,李敏、李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贺子珍。
1958年,贺子珍前往南昌居住,那年放假后,李讷恰好在南昌,当得知贺妈妈也在南昌住着后,她立即登门拜访,在敲开门后,李讷笑着对贺子珍说道:“妈妈,我是小讷,我放假啦,想来看看您!”
听到李讷喊自己妈妈,贺子珍高兴不已,随即拉着李讷进了里屋,嘘寒问暖了一番。
虽然毛岸英、毛岸青、李讷并非贺子珍的亲生骨肉,但他们之间的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