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的后劲太大了。
看之前:夸的都是水军!
看之后:骂的都是黑子!
二刷后彻底成了精神股东,天天操心电影票房,就怕剧组回不了血,没钱做第二部的特效……
好在,导演乌尔善带演员们去直播间宣传,吸引了100万人涌入,1分钟内点赞量高达1.5亿。
“姬发”于适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几秒后点赞量突破2亿。
紧接着,20万张票分批放出,总共20秒左右全部卖光了,所有人都在说“这么快”,导演都惊呆了。
一天一个城市地跑路演,累死累活也没这二十几秒卖得多。
10年了,外面的世界变天了!
另一边厢,一位《封神》群演在社交账号上感慨地说,“去当群演的时候,导演说会把所有人名字加上去,导演诚不欺我们。”
但其实不只是群演,片尾的万人演职员表,就连漆工、焊工、瓦工、木工、绣娘、厨师、保洁、司机的名字都被一一列了出来。
有路人表示不理解,只不过打了一堆名字上去,有什么可感动的?
但看了网友们的留言,你就懂了——
“只要有署名,就是打工人的履历,是他找下一份工作的底气。”
“提供近万人就业,这些有经验的打工人,又会反哺到行业。”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版‘封神榜’!”
剧本有人说,《封神》是对《封神演义》的“魔改”?
但其实早在筹备期,剧组就召集了社科院文学研究员、历史学家、游戏专家、北大教授等,一起开策划讨论会。
最后决定把明小说《封神演义》和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改编成电影三部曲,用史诗、热血的方式,讲一个英雄成长的神幻故事。
在历史、社会学等学者们的建议和把关下,才有了现在的剧情。
服装有人说,《封神》的服装是满屏的“倭风”?
但其实,电影中的服装,7成来自道教水陆画,3成来自殷商真实历史。
剧组用1个多月的时间,遍访殷商文化博物馆,调查保留有元代道教水陆画的寺庙和道观。
请了10个画师,创作了1000多张设计稿,光是妲己的造型就有300多张。
服装部门专门找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子,请来绣娘手工刺绣。
比如,袁泉出演的姜王后,她的云肩一块布上就有至少7层工艺,300个人制作了9个月。
服装上镶嵌的玉石,每一颗都是真的、专门定制的。
袁泉试穿的时候,差点被衣服压垮,说回去必须练练肌肉,才有力气把衣服撑起来。
导演的指令是:跟文物媲美!
所有的道具要放到博物馆里可以乱真的!
剧组照着博物馆的国宝打样,请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纯纯的中国血统,关“日式”什么事?
特效有人说,《封神》的特效太“假”了?
但其实,剧组专门成立了1家视效公司,总共8家后期公司,分布在6个不同国家,中、美、澳、印度、加拿大、法国,花了4年时间,才完成第一部超级庞大的特效工作。
为了拍电影,甚至先拍了一部动画片(图中三头六臂的,就是“缝头”后太子殷郊了;身后的是魔家四将的魔礼寿)。
连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电影技术的老外们都说,难度是空前且顶级的。
比如,光是一个雷震子,老外们就要做好几个月的运动测试,研究雷震子要如何从地面起飞。
从解剖学角度,研究雷震子的脂肪、肌肉和骨骼分布,才能确保动起来以后足够逼真。
观众根本注意不到的瞳孔边缘结构、横向眼睑都来自鸽子,皮肤质感来自于大守宫。
为雷震子进行动态捕捉的话剧演员,还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发声频段——
低频是考拉的声音,像怪兽低吟;高频是麋鹿的啸叫;中频则接近人和鹤的混声。
除了数字角色,特效化妆也是细节拉满。
姜子牙的老人妆,用的是逼真的一次性假皮,需要做70几张,参考了黄渤父亲的照片。
上面的白发是一针一针手工种进去的,光是毛发就种了70天。
被吐槽长得太“西方”的魔家四将,其实是剧组从大量寺庙复刻来的天王造像。
对演员进行面部扫描后,再用泡乳胶制作的模具。
道具有人说,《封神》的道具太“穿越”?
但其实,从概念设计阶段,导演定下的基调,就是要照着永乐宫的感觉来。
比如,四大伯侯戴的冠,就来自壁画。
剧组花了2年时间,走访20多个省,40多个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翻阅上千本文献和图书。
为了达到道具和建筑结构的准确,研究了大量商周古墓挖掘的报告。
从商周真实的纹样中,提取商朝的符号;
通过宋人的山水画,营造环境场景的视觉体验;
努力把中国最高的艺术形态,展现在电影里。
剧组从浙江东阳和安徽歙县请了500位木雕艺人,用大量的雕塑来衬托商朝的奢靡。
用彩绘强调雕塑,再用金箔点睛彩绘。
比如,出现次数最多的龙德殿,100个雕工花了3个月,才制作完成。
屏风上刻的可不是图案的堆砌,或者图腾的排列组合,而是叙事性的内容——
有“天降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
有商汤灭夏桀时,“迁九鼎于亳”的战争场面;
还有简狄在河边捡到玄鸟蛋的画面……
做工之精细,工程之庞杂,直接把剧组请来的老外们震惊了。
为了登基大典上几秒钟的镜头,剧组专门找到山东潍坊的国家级非遗传世人,手工制作了一只用竹子扎的巨型玄鸟。
只有在中国这样的手工艺大国,才能聚集起这种规模的民间艺术家,才能建构出这样宏大壮阔的古代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极致的性格美学。
一部电影带动了多少人就业,拉动了多少行业的发展,这种非遗的文化工艺真的要有钱赚、有市场,才能传承下去……
置景有人说,《封神》的置景太混乱?
有的地方出现大象,有的地方在雪崩,有的地方是雨林……根本不是古代中国该有的样子?
但其实,剧组的选景美术先是咨询了古代气候学专家,做了一个商朝气候与环境材质分布图。
接着对应现在的中国地图,走访上百个地点,寻找那些可能还保存着3000年前古代样貌的地方。
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山西、陕西、云南、四川、贵州、海南、山东等省份人迹罕至的区域,剧组都走了一遍。
工作人员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录一段视频,汇报当地的经纬度、海拔、时间、气温等,电影开拍后按照这些地貌和气候情况,进行造型和置景。
比如,为了体现上古神秘的气氛,剧组把林芝墨脱的森林,重现在1万米摄影棚里。
把真树翻模拓印下来,局部的苔藓拿回去种,打造出拙朴和原始感。
苍劲有力、悲情壮观,电影最后呈现出的,正是中国独有的风景、经典美学和幻想电影的结合。
工作人员开玩笑说,现场布置的灯光,得装2个月才能运回北京。
转场换机位的时候,挖掘机举着蓝布,一路轰鸣着移动,像极了一个坦克部队。
封神第一部《封神》,从筹备到上映,用了10年。
2600多个人在园区里工作,登记在册的工作人员有8000多位。
人太多,工程量太大,中国又完全没有拍三部曲的经验,所以剧组请了《指环王》的制片人Barrie当顾问,向他学习如何管理剧组。
中国剧组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学到了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提高了工业化程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就业,锻炼了团队,培养了专业人员,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电影需要时间,艺术需要打磨,只有强烈的信念感,才能做到如此极致。
庞大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精湛的非遗传承支撑,不畏艰难的长周期任务,精益求精坚守不妥协的态度……
看了《封神》才发现,真正“封神”的原来是导演、是所有的剧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