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上天,扇了谁的脸?

曹多 2024-03-26 07:26:10
星舰第三次发射结果出来了。 发射成功,回收失败,再看互联网上的声音,各式各样的都有。 有意思的点是什么呢? 你在微博、抖音这些主流平台去看的时候,最后给到的评价,都是偏负面的,说什么失败,但你去看知乎,则是赞美,但关于星舰发射这个问题下的排序,不能按照时间走的。 知乎是不是好问题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这个回答的时间。 往往回答时间越靠前,回答质量就越高,讨论度就越好。 第二个标准,这个回答,有没有被封。 一种被封,是彻彻底底地看不见,而另一种被封,则是不能看最新的回答。 星舰发射,就是看不到最新回答的好问题。 1 不了解技术的人可能很难懂星舰发射的意义。 套用大航海时代的言论来说,之前的探究海洋,条件很高,你必须得有大船,得有好技术,得有好船长,参与门槛是拉满的。 类似于郑和下西洋那种,你得有个大船队,你才能去探索大海。 但现在的探究海洋,条件很低了,你不用有个大船,有个船只就行,不用啥好技术,有点人就行,参与门槛一下子就降低了。 一句话概括,星舰真正让太空技术从观赏性迈入了实用性。 而且,还击碎了以往大众对太空技术的滤镜。 之前我们火箭发射的,领导人要出席,要整很大的阵势,各种精密技术搞一搞,什么无菌化体系做的有模有样,各个系列的神舟上天都是要上各种行测考试,被考生来回背诵的那种。 而马斯克那边,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不锈钢做材料,成本低了,去看工人,工资也都不算高,都是工程师,算下来甚至比我们所谓航空专家还要便宜,至于环境,跟作坊差不多。 但结果却是什么? 马斯克的星舰飞上去了。 马斯克用最中国的方式打败了我们。 之前我们什么都不会的时候,看外资的技术,也一样的,当时从家电品牌再到汽车品牌甚至是盾构机,国内都说国外好,但后续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步步敲碎了国外缔造的神话。 我们用工业化突破了产业,被称为发达国家粉碎机。 然后,马斯克也用工业化突破了航天,把我们的航天系统,砸了个粉碎。 甚至把我们的自信,也给砸没了。 2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会说什么吧? 我们不需要跟美国比,因为我们不可能每项技术都超越美国巴拉巴拉的,老是这样比,有问题。 但我告诉大家,航空这玩意,真不一样。 大家知道为什么当年美苏要搞星球大战吗? 美苏难道不知道搞星球大战就是烧钱嘛? 没办法,不能不搞。 苏联当年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个卫星到太空,直接重创了美国人的自信心。 美国人自诩为星球之光,但第一个突破太空的,不是美国,那你还配说自己是星球之光吗? 你信不信,几千乃至几万年后的人类文明史上,可能美国都不在了,但人类历史书上,一定会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忠实地把苏联发射人类第一个卫星写在历史书上。 这就是探索天空的意义。 仰望星辰大海有没有意义? 如果你是世界排名靠后的那几百个小国,对你来说没有一点意义。 但如果你立志于成为人类文明的推动者,那就必须要做个表率,做突破。 世界民族之林,不会仰望那个最能卷的。 他们只会仰望那个,最能代表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这种无形资产,文化软实力,往往比钱更重要。 不信? 同样的招聘人才,现在我们的航天体系和星舰同时向一个专家抛出橄榄枝,你猜人家会选谁? 不用多想,专家肯定会去选星舰。 因为那是人类的未来,那是所有专家儿时的梦想,那是所有人类的希望。 星舰发射,就是能有这个象征意义。 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 咱这里,不管或大或小的团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逐渐向几个很奇怪的特征发展。 第一个特征,只唯上不唯实。 不管这个团体最开始有多么优秀,最后的状态必然会形成等级森严的那一套。 我比你级别高,我说话就是对的。 对的不是事实,而是级别,谁级别高,谁就正确,至于能力,不重要了。 领导哪怕什么不懂,也是最有能力的。 第二个特征,人际高于技术。 一个组织,只要时间一久,谁能搞人际,谁就能胜出。 干实事的不如会表现的,技术能力强的不如会钻研人际关系的,最终搞得所有人都无心搞技术,大家都力求不出事,根本不考虑工作的对错。 最后变成什么? 领导说了对,而领导为了趋稳,什么也不做。 因为什么都不做,也就意味着不会犯错,于是整个体制止步不前。 第三个特征则是政治正确。 你会发现这个组织存在久了后,总有一种莫名的政治正确。 宣传口上,不再强调技术,反而强调奉献,不看谁做了贡献,不看谁突破了什么技术,不看谁做了什么业绩,而看谁更能表演。 你有没有累死在劳动岗位,你有没有像螺丝钉一样干完这些活,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工作用PPT更好地复述一遍。 在这个模式下,所有人不做事,只做人。 久而久之,就落后了。 4 我看到星舰发射,五味陈杂。 我想到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类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有的人,负责向上,有的人,负责螺旋向下。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曹多鱼
30 阅读:3599
评论列表
  • 叚其 54
    2024-03-27 14:27

    扇了nasa的脸,搞了几百年差点搞死自己,发射还要巴结敌对国家俄罗斯,最后死皮赖脸靠人家一个成立几年的民企来救你,一堆吃纳税公粮的垃圾[呲牙笑]

    大宝 回复:
    NASA,非常高兴。你去了解下NASA推出扶持民营的阶段性订单合同。终于能不用忍着波音洛马了。
    用户12xxx75 回复:
    人才
  • 2024-03-27 22:46

    脚踏实地,小步快跑,看似缓慢,实则稳健。种花家是真正的人类之光[点赞]

  • 2024-03-28 09:28

    只有中国强,中国人才能好,技术方面的差距,只有一切从事实出发、让事实说话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五哥 14
    2024-03-28 09:48

    航天团队是工程师团队,缺乏懒汉,缺乏创新精神的人,中国航天要和我结合的话就完美了。航天费用,美国是一万美元一公斤,中国是五千美元一公斤,中国的人工生产成本比美国低。马斯克是九百美元一公斤,还在持续降低,最后是五到十美分一公斤。马斯克是非常赚钱的,因为国际航天发射的价格是五千到一万美元一公斤,就是我们普通人打电话打游戏付费的就是这个价钱,而马斯克的成本只有九百美元一公斤,剩下的都是利润,完全可以让马斯克做各种烧钱的实验。

  • Andy 11
    2024-03-28 08:41

    好文[点赞]

  • 2024-03-28 15:43

    早就有人发过文了,马斯克这种做法,就是在降成本,技术上靠NASA支持,最早的发动机原型就是NASA提供的,空叉就是因为NASA运营成本过高,找的低成本承包商,这跟国内发展民营航天公司是相通的。过度捧和过度贬都不合适,特别是神化马斯克。

  • 2024-03-28 15:44

    星舰打人了?报警了吗?

  • 2024-03-28 17:11

    人类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有的人,负责向上,作者,负责螺旋向下。[笑着哭]

  • 2024-03-28 16:26

    好,下次让你坐星舰上太空旅游放松放松。

  • 2024-03-28 16:18

    关键是投资成本和收益,对比和核算….会更惊艳

  • 2024-03-28 17:05

    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咋还有这么多霉吹

  • 2024-03-28 16:12

    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等我们登上月球的时候再说说谁打脸

  • 2024-03-27 19:55

    推力确实是最大,但是凭借这个就移民火星,办不到。

  • 2024-03-28 16:17

    马斯克的大孝子?

  • 2024-03-27 19:13

    科学总有失败。落后永久挨打。

  • 2024-03-27 19:58

    马斯克这些年发射多少次?成功多少次?小编的脸都被扇烂了,马斯克再不成功一两次我都怀疑他被诅咒了。如果这都能让小编痛哭流涕转头骂国人的话,中国发射成功的时候你的臭脸是为了表明你很严肃还是怎么地?[点踩]

  • 2024-03-27 20:01

    写文章时,不要有那么重的戾气

  • 2024-03-27 18:23

    很佩服你说实话。但说实话过气了,现在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什么,而是你从什么角度看。

  • 2024-03-27 20:34

    毛关系

  • 2024-03-28 18:02

    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说打不打脸是标题党的习惯

曹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