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首五言小诗,道尽思乡人的悲愁,读后让人感慨万千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10-22 11:54:44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晚秋。

那些金黄的叶子,仿佛在一瞬间就蒙上了一层忧伤,毕竟,它们能够在枝头停留的时间,的确已经不多了。

寒意催霜降,万物共悲秋。

霜降,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所以,从这天开始,天地间的最后一抹绚烂也即将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吟诗欲排闷,哀咏更难禁;

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寒生一寸,愁涨万里;当晚秋的风吹到诗人们的笔端的时候,一首首感人的凄凉之作也便产生了。

在本期,诗巷为大家带来的,是韦建的一首写在霜降气节的《泊舟盱眙》。

这首诗道尽了一位思乡人内心的不尽悲愁,句句都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韦建,字正封,一字士经,我国唐代诗人,《全唐诗》仅仅存诗二首,我们这里分享的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泊舟于异乡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全诗风格悲凉,意味深沉。

诗的首联先点明时节与地点: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将客舟停靠在淮水边,霜降时节的夕阳洒在清澈的水面上。

“泊舟”二字相当于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作者的“游子”身份,所以当这一词出现的时候,诗中的那味凄凉之意也便随之得以体现。

后面一句的“霜降”“夕流”则是在前一句的基础之上,通过气节与时间的点明方式,进一步对“凄凉意味”进行了渲染。

那么再从画面感来讲,首联显然是有着鲜明的动感与丰富的色彩的。晚秋的凉意和夕阳的悲意结合在一起,让整幅画面看上去唯美而又忧郁。

颔联是作者泊舟后看到的景象: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夜深的时候,潮水拍打着河岸,寒冷的天空中,月亮看上去离盱眙城很近。

从首联到颔联,诗中的时间已经从傍晚过度到深夜,而作者笔下所呈现出的画面也悄然地增添了一层寒意。

读颔联,让人不由想起了孟浩然的那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尽管孟诗与韦诗中的物象不同,但其中的意境与情感色彩却都将一种悲凉的羁旅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孟诗拉开视野,以静景映射人物的心理;韦诗错落空间,以动静结合的画面映射人物心理。

那此起彼伏的潮声,是作者忧愁不定的心情,那的孤单冷寂的月影,是作者落寞孤独的形象。

到了颈联处,又是一番新的画面呈现: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平阔的沙滩上栖息着南归的大雁,躺在驿馆里,听到黎明的鸡鸣声传来。

相信大家都已经发现,和颔联相比,颈联的时间又从深夜推进到了黎明时分。由此可见,这首诗是沿着时间轴在贯通脉络和丰富内容的。

“平沙依雁宿”,此句刻画出的是一个空旷且又寂静的画面,而这一画面又无不借“雁”的点缀传递出悲凉之味。

“候馆听鸡鸣”,这一句以具体行动,展示了作者彻夜未眠的状态。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彻夜未眠呢?自然是因为他的游子身份,当时的他不但不适应陌生的环境,更是被心中的无限乡思所困而无法入眠。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故乡远在天边,谁能够理解这种羁旅之情呢?

写完景语写情语,所以从整体布局与结构而言,韦建的这首诗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

前面几联的景语为尾联的情语奠定了充分的基础,故而尾联的情语可谓是水到渠成、呼之便出。

一幕幕凄凉的景色,让作者这位游子从身体到内心皆倍觉孤独和悲凉,故而他对家乡的思念也便显得愈发强烈。

这句“乡国云霄外”就如晚秋的霜天一样,给作者悲凉的内心再次增添了无限悲凉。

想家,奈何家在千里之外,这种残酷的现实几人能解?……一切孤独与忧愁皆融于尾句“谁堪羁旅情”之上,久久留于诗外。

晚秋霜降日,乡思起无端;读完一首,感慨万千。

视诗词为知己,将读写进行到底;欢迎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一起探寻诗词之大美!

1 阅读:48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