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同时迈进“内循环”,全球化到了破产的边缘?

牛犇犇理性 2024-02-02 20:00:50
▼ 文|牛犇犇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而中美两大经济体似乎正在重新审视全球化的价值。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智囊沙利文的一番话:美国不打算继续为跨国企业提供安全投资环境,而更关心的是如何在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这难道意味着,现在已经到了全球化引领世界的终戴之日了吗?是不是我们会看到中美两大国同时实现所谓的“内循环”,并开始转向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模型?这种模式究竟能否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成功,还是只是美国闹剧中的疯狂一幕?

沿着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美国经济政策尝试进行深度考察。一方面,美国企图拉回先进制造业的部分,肆意增长出口;另一方面,却在国内通过金融手段收割财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策略,却正是美国精英们达成的共识。他们尝试通过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的衰退做准备。事实上,从贸易纠纷中提升自身优势的产业出口,美国已早有准备。

一、贸易政策,新旧阵营的博弈

美国上届衙门,尝试通过处理贸易纠纷来增强美国原有优势产业的出口,譬如与中美签订的第一阶段协议。而新衙门,甚至计划构建美国新的优势产业,强化出口。

看起来,美国新旧阵营似乎都把贸易政策当做了手中的利剑。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因此觉得,中国作为主要出口大国,必然会受到冲击?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到,美国的做法其实正是在模仿中国的“大内循环”。

一旦美国制造业起来,美国将能够自给自足,既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大规模的出口,复刻“带路”的成功。

这也意味着,全球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图,正趋向于这个“大内循环”的模式。

二、“脱钩”中的潜台词

脱钩,去风险,这些都不过是美国战略变化的边缘描述罢了。

说到底,美国的真实用心是摧毁主要生产国的竞争力,为未来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制造业产业链秩序创造条件。

这样看来,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似乎已到了终结的边缘。

美国和中国都开始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大内循环”,主要经济体开始国产替代,依赖度大幅下降,对其他国家来说,他们从中国和美国这里获得的订单将逐步减少,未来经济下行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全球总需求增速下行,也将反过来影响中美两国,这必将是全球经济新的挑战。

三、全球环境,中美两国处境如何?

根据上述逻辑,美国目前的这一系列策略实施下去,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如若我们能自产大豆、大飞机和芯片等,我们还会向其他国家的企业下订单吗?

而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将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中美两国的这一策略调整对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滑坡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事实上,读者应当明白,这并不是一个表面上看似简单的问题。中美各自向内部做深度调整,必将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美国的失业率现在非常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国范围内建厂的需求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而基于各种原因,例如美国对国内制造业的大规模投资和引发的劳动力短缺,都使得美国的通胀压力持续升高。

四、“内循环”模式,各国如何应对?

同时,我们也看到,不仅是中国和美国,其它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也试图在美国开始执行“内循环”模式的同时,不被抛弃在外。

换句话说,日本和韩国希望在全球逐渐形成两个不同平台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美国的“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的平台中混迹。

当然,美国走这条路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构建国产替代生产链、增加出口,一方面会导致美国债务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也将逐步从全球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这无疑对美国金融市场是短期有效、长期利空的。

美国这条路走的越深,越凸显出它需要在制造业的回流和美元霸权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制造业回流强化出口是追求贸易顺差,而美元霸权正是建立在贸易逆差之上,你无法既想走贸易顺差,又想走贸易逆差。

未来展望

如今,全球最牛的经济体也开始追求贸易顺差,这显然是超级大事!

然而,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为美国现有精英们的这套战略恐慌?

应该明确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全面强化对国内民生的保障,给老百姓更多赚钱的机会和支持,这才是我们固若金汤的保障。

传言中的全球化破产,将意味着什么?为全球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将如何?中国如何在这场挑战中巧妙规避风险,甚至转危为机,并联手其他国家构建多元化,独树一帜的国际新秩序?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并积极探索答案。

0 阅读:0

牛犇犇理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