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设施克星”“核武器的先锋”,任其中一个称号拿来形容美国的钻地弹丝毫不为过。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超级无敌的地下武器,却在中国制造面前吃了闭门羹。
美国的钻地弹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又到底有着怎样的威力,更是被人直接称作“地下堡垒的克星”?后来又是如何被中国技术破解的呢?
名副其实的“地堡杀手”美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研发在世界上说其是名列前茅丝毫不为过,扩大领土,只为走向强国身份的美国,通过制造导弹实现侵略的历史事件也并非一两件。
而在其侵略领土的过程中,使用武器令人直觉深刻的当属钻地弹。
有人曾评价钻地弹的研发:“世界上大多数的地下设施在超级钻地弹面前基本都是纸糊的。”
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若是了解一二,其威力确实不容小觑。
建造地下军事设施这一点对于世界上不少国家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并不奇怪。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地下军事建设的数量并不在少数。
而放眼世界,建有地下军事设施尤为出名的多为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家。
这些国家凭借充分隐蔽的军事实力,并在战争时利用地下军事建设不仅保护了高价值的设施免受空袭,甚至还能够保存发动突然袭击的能力。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保护了子民也保障了军事武器。
这对于喜好打仗开阔土地的美国来说自是要好好研究一番,怎么破解这个造多年的“万能堡垒”。
钻地弹。
美国喜好研发武器自历史上便有记载,一波一波的研发员,一个个导弹的研发,可以说美国一直走在在制造武器的路上。
为了破解全世界七十多个建造的地下堡垒,美国政府深刻认为若是用常规武器,自然是无功而返,但若是能够建造摧毁堡垒的核弹头,这美国是输是赢也便不好下定论了。
核弹头并非是美国政府凭空想象而出,2001年美国报告中指出,彼时的美国已经拥有钻地核武器B61-11,但威力有限。而钻地弹技术也并非没有,但若是作为攻击别国强有力武器还是威力甚小,也是在此基础上美国再次提出精化研发核弹头的理念。
“为了摧毁更大更深的地下设施,可能需要大量的核武器才能使其坍塌。”
美国政府的报告标注的很是清晰。
自那之后美国实验室便开始了数据模拟,实验室曾经做过假设,当核弹头钻入地下一米深之后,对地下的军事目标的破坏力相当于在地面爆炸的二十倍!
这样的数据结果,自然令美国政府很是欣喜。二十倍的爆炸结果,即使别国地下军事建设再牢固也终是会松动。
2004年,美国政府当即便申请1500万美元用来研究坚实性核钻地弹。2005年再次申请2700万美元,甚至直接给出4.847亿美元的五年预算命令在2009年完成弹头设计以及初始生产。
美国为了研发钻地弹下足了功夫。一年一年的拨款,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对付轰炸地下堡垒的最佳武器。
那么,钻地弹到底是什么呢?威力又是怎样的?
实力不可小觑钻地弹,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专门用来攻击机场跑道、地面以及加固目标以及地下设施的一种弹药。
而它的原理便是利用弹头的末段速度产生强大的动能,钻入地下之后,攻击深入底下的指挥控制中心。
其分类多为常规性的钻地弹以及核钻地弹两种,也便意味着其弹头的配置也有所不同,分为动能侵彻型战斗部和复合型侵彻战斗部。
这种侵彻战斗部的弹头一般多为高强度的特种钢或者重金属合金材料组成,长径较大,弹体细长状,且直径一般不超过50厘米。
钻地弹既然分为动能侵彻型和复合侵彻型,威力也自是不同。
拿动能型来举例,质量为35kg的物品,钻地弹会以450m/s的速度直接侵入战斗部,并且钻透度达到1m的钢筋混凝土不在话下。
复合型弹头前方是以聚能空心装药的弹头为主,壳体本身以高能钝感炸药构成,因为有药型罩的缘故,在发射过程中,药型罩被压垮后会沿着药轴线的方向产生一个拉长的金属射流,其速度可达到6000m/s以上。
其实,在研发钻地弹方面,美国的速度之快也并非只是凭借几年的研发,其真正的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
作为核武器研发的大国,美国研制武器的年限早在二十世纪便可略知一二。
据史料记载,史上真正对钻地弹有研究的也并非是美国人,早在二战期间,德国便研发过一个可穿透四米加强混凝土的炸弹。
为了应对德国的导弹地下工程,英国一位航空工程师研制出了一种名为“高脚柜”的巨型导弹。其威力与德国研制的炸弹不相上下。
而这个也便是后来美国继续研发钻地弹的雏形。
这个“高脚柜”是英美两国共同生产研发的,这种穿透力的炸弹爆炸后可以形成一个二十四米深、三十米宽的弹坑,并且能够穿透五米厚的混凝土防护层。
1944年的一场数据显示,该炸弹可以穿过山体,并且能够在地表下十八米的隧道内爆炸,且时年成功摧毁了德军位于法国的地下目标。
不过为何后来美国没有乘胜追击精化钻地弹研发是因为彼时的美国武器实力只是初露头角,与那时苏联庞大的地下工程体系相比,美国想要凭此导弹获得回报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过,美国还是研发了一些常规性的钻地弹,并且取代了英国,这也是后来美国一直想要精化钻地弹攻击苏联军事体系的其中一项原因。
然美国并未放过一个实战的机会,只为一步步精化钻地弹的研发获得最大的胜利,所以便准备以伊拉克作为试水实验。
谁都没有想到,1991年,海湾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美国将目标放在了地下军事设备尤为牢固的伊拉克,纵使美国想要攻打下苏联坚实的地下建设,但保险期间,还是选择伊拉克做了先锋!
不出意外,美国虽然在做钻地弹的研发,但伊拉克多年的地下军事经验也并非是空有其名。
彼时的美国所制的炸弹穿透能力有限,收效甚微。
但美军并不愿意放过这个不可多得的实战机会,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情急之下,便从老式的230mm的炮管上切一段钢管作为弹体,并在其前端部分放上一款叫做GBU-27炸弹的激光导作引头,最后在末端处加上一面尾翼。
虽是病急乱投医,但结果成功了。
凭借实战显威力改装过后的钻地弹弹长5.84m,质量达到2132kg,直接炸毁了伊拉克一个防空洞,穿透了6m厚的混凝土。
美国的成功令伊拉克措手不及,作为地下军事建设坚固的国家,美国却仅用改装后的钻地弹直接给摧毁了,伊拉克的慌张令美国越发嚣张,并直接将该钻地弹命名为GBU-28激光制钻地弹。
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便加大马力对钻地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美国的钻地弹技术也是自此开始跃上新台阶。
伊拉克也是吸取教训,纵使被美国炸掉了防空洞,但多年坚固的地下军事建设技术并非一时便可摧毁殆尽,所以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较量并未停止。
美国钻地弹技术精进的同时,其他不少国家也是对地下堡垒建设越发上心。也便有了2001年开始美国接二连三拨款精进研发钻地弹的局面。
自2001年开始,美国研发的钻地弹威力穿透两米厚混凝土不在话下,误差也是控制在五米左右,并且在伊拉克和加沙地带空袭中取得不错的效果。
美国也开始有了被唤作“炸弹之母”的称号,炸弹之父自然是俄罗斯,可以说,美国通过研发钻地弹一步步开始与俄罗斯比肩。
2003年3月,美国研发了一款GBU-43/B炸弹,并在同年11月对其进行改进,该爆炸相当于11吨TNT炸药,爆炸半径150米,杀伤面积直达7.07万平方米。
贯穿地下60米自是轻松。
看到效果的美国干劲更足了,甚至直接在2004年启动巨型钻地弹的项目,并且重点放在提高弹体动能、装药威力上。
美国的野心从未停止,纵使有不少非政府组织或者武器专家极力反对,美国自是不停歇。
而谈及带来的危害有多少呢,美国国防部一个软件模拟的结果很是清晰。
以攻打伊朗的核设施为模拟,钻地弹攻击伊朗后其带来的辐射将在两星期内造成三百万人死亡,并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这些国家也将会有3500万人受到辐射波及。这背后带来的杀伤力不可忽视。
可以说,美国的野心一点一点在赶超俄罗斯的武器制造技术,甚至美国想要攻打下俄罗斯的地下军事建设以彰显美国钻地弹技术的强大。
美国对于钻地弹的“痴迷”行为虽遭受声讨,同时也作了一定政策的规避,但至于是否真如其政策所说规避掉伤害人类的风险,旁人不得所知。
2011年,长达七年的精化钻地弹的任务正式交由美国政府审核。
这个已经几次升级的GBU-57钻地弹,成为了当今世界除核武器之外对地下加固掩体最具直接威胁性的武器。
通俗的说,在GBU-57钻地弹面前,那些所谓牢固的地下军事建设不过是纸糊罢了。
若美国继续对该钻地弹进行改进,并更换成更具破坏力的弹头,在未来这种巨型钻地弹的威力也将更加恐怖。
有了更为坚固的钻地弹,美国的野心更加膨胀,中国便成了美国想要实验的目标。
不过,美国低估了我国的军事能力,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不是战争时期任人宰割的水平。针对美国的巨型钻地弹,我国钱七虎院士则是专门研究防御这一类炸弹的防护工程专家。
我国专家在地下军事建设混凝土中添加的保护层,令美国很是抓狂。直白地说,我国所研制的防护材料遇到美国钻地弹的袭击,最多只会受到击穿8m的伤害,甚至在美国钻地弹攻进保护层时候会大概率出现15%的导弹弹跳现象,并最终导致导弹掉出正常弹道路线的结果。
可以说,在我国保护层技术面前,美国自豪的钻地弹实则是个“废弹”。
加之随着近年来,不少新型建筑防护材料的研发出现,数米厚的新型防护层也成了美国钻地弹技术难以逾越的鸿沟。
美国对此也是显得有些慌张,一旦其他国家也拥有了这般如“金刚罩”的防护层,那美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可就失去了价值,而这个有着“超级钻地弹”的国家未来恐怕只能是“只可远望却不可侵犯他国”,这对于美国来说,恐怕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