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开国皇帝的太子,为什么下场有点冤?这其中的猫腻是什么?

赵赵没期待 2024-02-28 02:09:52
前言

古代开国皇帝的太子,本应是朝中的顶梁柱,未来的帝位继承者,然而历史长河中,我们却发现一些太子的下场似乎有些冤枉。这其中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猫腻?这些太子是遭遇了政治风波,还是深陷于家族纷争?

一、扶苏:秦朝太子之谜

公元前210年,扶苏的父亲秦始皇驾崩。此时的扶苏正值盛年,为人英明,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拥戴。按照惯例,皇位本该由他顺利继承。

然而,当权宦官赵高却暗中 蠢蠢欲动,意图篡夺大权。在赵高等人的策划下,秦二世胡亥弑君称帝,而扶苏则在短短一个月后便被赵高派人暗杀。

胡亥继位后举止轻佻,政事懒散,引起官员和民众的普遍不满。赵高为维护自己的权势,大开杀戒。不到两年,就有上百名大臣被杀,朝廷内外坎坷不堪。这最终引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事反秦。

其实,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皇位的继承问题。扶苏这个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被排除掉后,胡亥和赵高的暴政才让民变有了可乘之机。

扶苏深得秦始皇的倚重与信任,这让其他太子如胡亥心中很不是滋味。秦始皇去世后,赵高凭借自己在宫廷中的影响力,联合胡亥下手除掉了扶苏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可以这么说,扶苏与其他几位太子从小就处在明争暗斗的状态。秦始皇治国严苛,对儿子们的要求也极高。扶苏作为长子,多有建树,因此备受宠信。但其他几位太子就显得有些过于懦弱,这让扶苏成为了他们嫉妒与攻击的对象。

父皇驾崩后,稚子皇帝胡亥又受制于赵高,朝政逐步失控。种种迹象表明,扶苏很可能在这时积极争取皇位,来稳定局面。这更激化了胡亥与赵高的恐慌,因此迅速采取行动,将扶苏杀害。

扶苏的悲剧,与其父亲过分看重才能而忽略情感教育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太子与其他皇子之间原本就存在竞争,如果不能培养他们的友爱之心,内斗便不可避免。

二、朱标:明朝太子之谜

1368年,明朝正式建立。而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其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心头大患,便是如何确定一个贤明强干的继承人。

在众多儿子中,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长子朱标。这位冷静自持的太子聪慧过人,深得皇帝的信任。朱元璋甚至曾畅想,等朱标接班后,必将助明朝进入全新的辉煌时代。

然而,在1392年,年仅二十九岁的朱标却突然死去。对于他的死因,史书中的说法不一,有被谗言迫死,也有溺水身亡的说法。

不管真相为何,可以确定的是,朱标对自己的父亲而言,就是一个几乎完美的继承人人选。那么他为何还是英年早逝了呢?

其实在朱标死去的三年前,朱元璋的第二任皇后马皇后也已经自杀身亡。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影响极大,使他的疑心病加剧,甚至怀疑起自己最信任的太子。

与此同时,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也正逐渐成长为让皇帝忌惮的强劲竞争者。他在军事才能上完全超越朱标和其他兄弟。朱元璋为防备朱棣日后发难,决定要重用朱标,进一步稳固他的太子地位。

于是,朱元璋开始频繁召见朱标,给他布置各种政事,并时刻监视他的言行举止。朱标不敢有丝毫懈怠,心中压力越来越大。据一些野史记载,1392年有一次,朱标被父皇责骂了一个小时之久。严辞令之下,心力交瘁的他最终在返宫的路上投河身亡。

朱标之死给朝局带来极大震动。因为此时朝中已经没有足以压制朱棣的人了。六年后,靖难之役爆发,朱棣果然夺取了皇位。

作为太子的朱标,一生都背负着巨大精神压力。父皇优柔寡断的处事方式也多有疏漏。若非朱棣杰出的军事才能,或许明朝的国运能够更加长久。那么,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又有哪些太子因为种种原因而倍感郁闷、最终命运多舛呢?

三、隋文帝之子杨勇:皇太子的焦虑

581年,隋文帝杨坚接管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四年后,他册立自己与独孤伽罗所生的儿子杨勇为皇太子。杨勇聪明好学,深得父皇喜爱。然而好景不长,二十年后,隋炀帝杨广登基,随即废黜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原本光明正大的前程,就此破灭。

其实,杨勇的人生境遇并非一开始便如此艰难。幼年时的他受到父皇的宠爱,成长过程顺遂。然而好景常伴文人公子,也常使他们不谙世事。

杨勇最大的软肋,在于他没有丝毫武人的气概与胆略。这或许是因为他从小生活在文雅之中,未曾历练过锐气。但在当时那个崇武轻文的年代,这却成了他无法磨灭的弱点。

而杨勇的几位异母弟弟,如杨广、杨素、杨谅等人,各有才能,尤其擅长于武艺和理论。这让杨勇的太子地位,逐渐不那么稳固。

最终,在604年,杨勇被冠以“软弱无能”的罪名而废为庶人,自此一蹶不振。十年后,在杨广登基为帝后,杨勇的噩梦才正式开启。他被软禁在家中达十六年之久,直到去世。

遗憾的是,杨勇生不逢时。若在和平年代,或许他的文雅才干足以胜任皇位;但在乱世之中,却只能任人宰割。英雄的时代很容易折断文人的脊梁;文人的时代也难以培养出英雄。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窥见,历史进程中的种种无奈。

四、唐太宗之子李承乾:太子的挣扎

638年,李世民驾崩后,其子李承乾继位为唐高宗。然而高宗对李承乾并无好感,成年后便先后贬黜并软禁了自己的太子,直到十年后李承乾病死。

原本受到宠爱的太子,为何突然遭遇如此命运?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波折变故?作为唯一的皇长子,李承乾从小便备受唐太宗的宠爱。他聪颖好学,颇有文武才干,被太宗寄予厚望,希冀他日后能够接班成功。

然而,太宗本人武勇过人,将标准订得极高。他常常要求李承乾在武艺、理论等各方面都要时刻争先。李承乾内心其实很是畏惧,但又不得不努力拼搏,以博得父皇欢心。

为此,他不惜采用各种奉承之举,比如经常在太宗面前谦卑认错;又比如在宴会上故意饮酒过量,以显示自己有豪迈气概等。这些举动却常常使太宗看不惯,反而引来批评。

渐渐地,太宗对李承乾这位长子也就失去了兴趣。他将希望寄托到了几位幼子的身上,认为他们更有才能。这使得李承乾日益变得孤立无援。

640年,李承乾突然被指控与太子妃苏婕妤通奸,遭到贬黜。此后十年的时间里,他被软禁于家,整日郁郁寡欢,最终英年早逝。不得不说,父皇对太子的标准若过分严苛,容易让后者自惭形秽,从而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这其中的心理活动,我们似乎无法参透。

五、太子的奋斗与哀叹

综上所述,历史上大多数开国的巨擘,都曾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希冀他们能够齐家治国、接过接力棒。

然而,在这其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误会与偏见。太子与皇子们常常生活在竞争的阴影之下。加上各自的才能与性格差异,很难赢得父皇的一视同仁。

失势的太子们,便不得不孤独地面对来自兄弟和权势阶层的层层围追堵截。这种被动的体验常常激发心灵的极端反应:要么攻击,要么退缩。无论孰种,最终选择的道路都充满了危机,并同样以悲剧收场。他们所背负的命运,其艰难程度几乎超过了普通人的想象。

但我们又能如何苛责那些初心不改,仍然执着于争权夺利的父皇或太子们呢?宋朝理学家朱熹曾感慨道:“人各有志,谁之过邪?”

结语

每个人都在奋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这本就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应对太子们遭遇的种种不公见死不救,更不应因此否定一个个生命的价值。因为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幅历史画卷增添了色彩。

每一个朝代的兴衰,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蕴含着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唯有用包容的心态,来审视这幅博大精深的画卷。

0 阅读:3

赵赵没期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