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春山诗词,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美到人心醉

点墨漫诗意 2024-04-02 22:08:44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此诗开篇写静,通过景之静衬托出人之静。“人闲”即诗人悠闲,悠闲地看着桂花细碎的花瓣飘零落地,但“花落”毫无忧伤气息,反而体现出诗人悠闲的状态。至夜晚,山中静谧无声。虽值春日,外头春意繁华,但山中依然是空旷安静的。安静的景象中,诗人安定的心境也显露出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则写动景,月亮升起本是缓慢的,但明朗的月光照映,竟然惊起了山中休息的飞鸟,足见月光之明亮,也使山间月亮有了动感。鸟儿各自飞起落下,偶尔一两声清脆的鸣叫在山涧中响起,山涧仿佛也有了生命力。“春山”“春涧”,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春日画卷徐徐展开,作者以动衬静,更显山中时日的平和幽静。山中虽空,却不孤寂,有升起之月,有啼鸣之鸟,可见作者心中细腻的情思和安逸的追求。

踏莎行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上片写远行人离开时的所见所感。分离时候,驿外的梅花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只剩枝头的几朵残花,溪上的小桥边,细细柔柔的柳条开始发芽。芳草弥漫着特有的清香,暖风轻轻地吹拂着,行人骑着马徐徐往前行走,一步三回头。随着马儿越走越远,离心上人也越来越远,离愁别绪开始袭上心头,宛若游丝般将心儿缠绕,像绵绵的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下片转而描写闺中女子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态,双眼噙满泪水,柔肠寸断。千万别登楼远望,这是女子对自己的叮嘱。一般情况下,登得高才能看得远,登楼远眺寄托了对离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女子一反人之常情,不愿意登高远望。为什么呢?词人紧接着作出了回答,一望无际的草地那边,是隐隐春山,而自己思念的人还在山的那边,故登楼远望也只是徒增伤悲罢了。

不同性别的主人公能展现不同的情感,男子深沉,女子温婉,词人很好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将离愁别绪写得含蓄隽永,令人唏嘘感慨。

生查子

【五代十国】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这两句好像是为下文的“清晓”二字点染。远处的春山上,烟雾逐渐消散,而天空微明,星星稀疏而变小。这景象给人一片空阔、冷清的感觉,是从恋人眼中所看见的起笔——天快亮了,一天即将开始,而这对他们来说,正是逼近离别的时刻。这两句非常生动地运用动词和形容词,将黎明时天色由朦胧暗淡,逐渐转为清晰明亮的过程显现出来,也反衬出恋人即将面临离别而黯然的心境。

为加强离别凄苦的况味,作者接着用“残月”这个意象来映衬人生不和谐、不完美的缺陷。“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一弯残月照着女子的脸庞,眼泪在她脸上清楚显现,这样一个别离的清晨还是来到了。这里残月和泪珠相映照,描绘入微,写出离别当下凄美的情境,相当哀婉动人。离别之泪乃见于外,而离别之苦则藏于内,因此下片就从情意本身着笔。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说话虽然已经说得很多了,可是两人的情缘还未结束啊,因此本要转身走了,还是回头再次重复说那句话给你听。是什么话?就是:由于记得情人爱穿绿罗裙,颜色像青草一般,因而日后每见天涯草色,自生怜惜之意,希望你相信我,我对你的情意是永远不变的。这两句从所爱的女子身上穿着的绿罗裙,联想到一样是绿色的芳草,表达了男子爱屋及乌、因物及人的一种情愫。天涯路上随处都是萋萋芳草,随时都会触动人情,因为绿色的芳草会让人想到绿罗裙,唤起对女子的记忆,那么,那些芳草仿佛就是情人的化身了,看见它们自然就会引起疼爱之情。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白朴一生优游林泉,对山水自然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大自然的美景也被他融入笔端。他有一组《越调·天净沙》,一共八首,写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这一首写春景:山绿了,阳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风。楼阁上少女凭栏眺望,高卷起帘栊。院子里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有飞舞的春燕,啼喈的黄莺,小桥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飞红。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明媚的春天景象,洋溢着蓬勃的生机,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前三句,由外景、中景而内景,作者由远处的春山写到近处的楼阁,由帘栊写到院中的人,每句话都是由名词构成,每个名词都是一个风景,组成一组流畅的风景画。画面景、物、人和谐相配,动静结合,描绘有序,层次分明。后两句以动景为主,由天上写到地面。景物剪裁巧妙,静态的小桥则以动态的流水搭配,春水潺潺则以“飞红”点缀,画面顿时灵动起来。小令像一幅明朗温婉的春天画廊,色彩明丽,生气洋溢,惹人喜爱。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春山多胜事”,春天山中令人快意的事真是太多了,所以“赏玩夜忘归”,诗人沉湎于其中,竟然忘了归去,可见胜事之吸引人。“胜事”是什么?原来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夜深了,月色正好,走在山中小径上,溪流淙淙伴行,野花夹道,幽香怡人。诗人禁不住捧水在手,月落掌中;轻拂山花,清香满衣。因此,“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归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诗人在山径上慢步徐行,不觉已是喧闹散尽,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诗人偶一抬头,“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诗人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同时也流露出他那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月亮似乎是古代文人特别钟爱的尤物,被赋予了多种意义的感情,为兄弟情,为团圆乐,为情人之间的思念,更多的还是自然情趣。千百年来,诗人们因此吟之不绝。不仅月亮,一山,一石,一树,一花,往往也能引起诗人无限的想象,触动他们多彩的思绪。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读后不禁心驰神荡,难以自已。

春行寄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人站在宜阳城头观风景。记得当年的宜阳城下,风景秀丽,花草遍地,如今却只剩下荒芜的土地和茂盛的野草。那曾被农民们汲引灌溉农田的山泉,如今也清冷了许多,就那样孤单地从一侧流向另一侧。

回想当年,这女几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山花烂漫,鸟语宛转,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皇亲贵族和游人墨客前来观赏。而如今,不但无人光顾,就连住在附近的耕农、樵夫和村姑都不见了人影。

昔日吸引无数游客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如今都已无人问津,都连那吐芳的花朵,也只能静静地开放,再静静地凋落。山花烂漫中,只能听到鸟儿的“空啼”,一声声,一阵阵,听起来那么哀伤,那么凄凉。

诗人在诗中用了对偶的手法,如“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充分表现了女几山的荒凉,并由此衬托出了诗人心中的哀伤。

女几山本是著名的风景区,一场安史之乱使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诗中所描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若将这些景色与诗人当时的心情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诗人写它们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衬托出自己内心凄凉的心境。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宋】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乘舟泛游江中,从舟中望去,但见春山遥远,暮云飞长,景色索然。分别之际,相送相留,难舍难分,这时又见到一双燕子在风帆上耳语,更觉情意缠绵,面对江山景色,满目万点飞花,不能再见。回首之间,故人已经远隔千里,只得以酒浇愁。鸿雁至衡阳回雁峰前不过,遇春而返。鸿雁能回,而我却不能回去与故人相聚,山雾茫茫,怎不叫人伤心欲绝。

漏残焰短,马蹄尚有踏花的余香。功名利禄,全是身外之物,孤影孑然的我,只得执意飘拂远行。往日风前月下的团聚是多么的幸福和美好,如今从回忆中惊醒,就连梦魂也感到十分凄凉。又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时节,面对渐渐西下的斜阳,心中无限悲凉只得默默无语。

葛长庚是一个虚心修道的人,他认为“仙家好,这许多快活,做甚时官”。但是词人在通向太虚仙境的路上,并不是一下子抛掉对人间生活的留恋的,所以,这首飘逸着云烟气息的词作中,仍然散发着情意缠绵的未绝人间烟火的气息,这正反映了词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眼儿媚

【宋】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这是一首写思亲念远的别情词。上片写景,写作者眼前的景色。“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在楼正是黄昏天晚的时刻,看到杏花在寒冷的气候里开放,这是早春的景象。刚升起的月亮,照着小楼的栏。“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小燕、大雁都是候鸟,春秋两季,南北徙迁,它们象征着出门在外的人的信息,引发人们思亲念远的感情。傍晚,报道时间的号角声,断断续续的残留着,充满着一派凄凉景象。“画角”古时候的军号,用牛角做成,上面刻有花纹,所以叫画角。“寒花”、“斜月”、“征雁”、“画角”,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燕子是“一双”,征雁是“两行”,画角“声残”,渲染出一种凄凉,令人思亲念远的氛围,为下片作了充分的铺垫。语言清新、优美、婉丽。

下片,写想象中情人对作者本人的思念的情形,有如电影中化入的镜头。过片“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把读者由作者所生活的情境,引入作者想像的氛围之中。人在窗前迎着东风眺望,对着春闲流泪。“绮”本来是一种有花纹的绸子,这里形容窗子上的花格。“春闲”春天的闲情,这里是指对出行远方的亲人的怀念,这里写的是现在。下面,“也应似旧”,大概还是原来那样吧!把读者引入到当初两人离别时的情形。“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绮窗人”,泪水盈盈,脉脉含情,她的眼眉,浑金仆玉,似春天的远山。

这是一种折射的写法。一句中兼有人物、情态和背景,而意境深远开阔,感情疏淡悠长。“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因此成了脍炙人口的佳句。

代赠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来,照耀着高楼,楼上思妇正唱着《石州曲》。纵使眉如青山,用青黑色的颜料画眉,也不知能承受得住多少忧愁?

“代赠”是代他人写赠诗,多为相思主题,也可以仅是抒写一类人的相思之情,并非真有具体代拟对象。《代赠二首》这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形式统一,内容和主题围绕着女子相思之“愁”而创作,从其一的“各自愁”到其二的“几多愁”,忧愁的情绪渐渐浓烈,最终无法释怀。这首写晨起分别情景:日照高楼,人唱离歌,春山眉黛,纵然细加描画,也掩不住重重叠叠的离愁。写得风华流美,情致宛转含蓄,纪昀说它是“艳体之不伤雅者”。

菩萨蛮

【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晏几道早年风流倜傥,每词成,必授歌女演唱,此词即是为家中歌女所作,写弹筝之事,而其意在筝亦在人,从词中既可见歌女之技巧,又可见其风情。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上阕首二句先写弹奏,弹奏的曲子是关于湘妃的极为哀怨的《湘江曲》,筝音本哀,而所弹之曲亦哀,由此可见弹筝者的心情。那一声声哀曲,写尽了湘水的一片寒碧,“绿”是冷色调,恰能衬出人心理上的感受,而“写”字则将筝声表现得更为动人。“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借筝声将这种悲恨表达了出来,并且与词人产生了共鸣,感情是极丰富且细腻的。

上阕借筝音来表现弹奏者的心情,下阕则侧重在弹奏者的情态上。“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在欢筵之间,她那秋水般的明眸,反而显得有些迟钝,可见她是何等专注。而“玉柱”一句看似写筝,实际上表达的是弹奏者那无穷的悲恨。“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曲调愈低沉哀婉,愈能使人断肠。同时,弹奏者也敛眉垂目,一种凄切悲凉的情绪布满面庞,可以想见她的怨恨是多么深重。

9 阅读:580
评论列表
  • 2024-10-07 01:53

    人闲得蛋疼,夜静春房空。日出惊疝鸟,时常去加钟[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7-06 22:38

    光来露水响,花朵由凉芳。 鸟鸣发溪头,一声两声腔。

  • 2024-10-06 17:38

    王八晒盖四条腿,一游两蹬水。

  • 2024-05-03 19:21

    春夜游》 迟来春夜静, 园中人去空。 不求有语伴, 能闻鸟鸣声。

  • 2024-10-07 01:55

    人闲摇微信,夜静刷抖音。 月初钱渐少,不敢再发春。 [笑着哭][笑着哭]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