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着手加息,迅速将联邦利率从1%抬升至5%,仅用时不到半年,即两次议息会议召开的时间。
众所周知,美联储调节利率的方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央行很不一样,其调节力度之强劲、速度之迅猛乃是出了名的。
例如欧盟议会将欧元利率从4%调到1%附近,用时七到八年,且维持的时间较短,通常视宏观经济状况或政策面而定。
再例如,日本央行将日元利率从7%下调到0%附近,用时十五年左右,但维持的时间相比欧元区国家要长。
纵观美国历次加息的过程,无一不充斥着激进。
0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抗击滞胀,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直接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20%以上,并维持近一年的时间,彼时已持续数年仍在高位的通胀率逐步从10%下降至2%左右。
九十年代中期,由于信息互联网和个人电脑技术步入商业化成熟期,美元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彼时大量资金回流美国参与投资,虽然最终造成股市泡沫破裂,但也培育出诸如亚马逊、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
由此看来,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美联储都能做到快、准、狠。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联邦利率却被外界诟病为“降息容易加息难”,原因是自2012年经济恢复后,美联储降息的力度显然要比加息更大。
出于金融系统越发脆弱的缘故,资本市场无时无刻不需要大量资金流动性,于是美国在2020年之前采取相对宽松的利率调节政策,却也在此后为应对全球疫情大流行而预留了操作空间,例如从2018年开始,美联储推进加息议程,尽管结果是只加了350多个基点,却也在2020年3月金融市场出现熔断行情时使其有息可降。
如今,距离最近一次的美元加息已经过去了两年。
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5.25%之后,便一直悬停在该数值。
在此期间,世界主流国家随之一道加息成瘾,只因通胀率明显升高。
至于为何通胀率会上涨,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出现,搅乱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利率政策,导致前期需要降息来保证经济发展稳定。
等疫情被控制住,或其毒株进化到对人体损害程度没那么大时遂放开防控,再通过加息的手段抑制经济过热,而通胀率高企就是经济过热的其中一个现象。
除此之外,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值,居民的购买力也因早期降息而恢复过来,消费和投资端均有所上涨,通胀率缓慢下降至如今的3%左右。
由此可见,加息抑制通胀的效果显著,但对于经济过热现象而言,效果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失业率依旧维持在低位,居民购买力和企业投资盈利的能力也没见减弱的势头。
不过,以上现象似乎仅存在于大洋彼岸。
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过两年加息的折磨,如今显然已经撑不住了,例如今年5月欧元区宣布从6月起实施降息措施,相当于率先缴械投降;再例如6月加拿大和韩国也紧随其后,纷纷宣布降息。
为何其他国家和地区争先恐后地宣布降息,唯独美国还在坚持加息或维持高利率的态势不变,看它的样子也不是很痛苦,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不得不说到:大洋彼岸凭借美元流通于全球建立起来的金融市场化体系。
02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象征着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现代人类文明便步入信用货币时代,其体系内各个货币的价值相比金本位而言虽不再坚如磐石,但只要其主权实体在外的信用较好,就能锚定价值,使其波动不再剧烈,从而稳定在一定区间内。
信用货币之所以比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更符合自然规律,乃是因为前者本质上是权力本位,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本位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性,比如黄金总是稀缺的,然而人性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如此一来便造成资源上的错配现象。
另外,步入现代文明社会,我们不能再像古代传统的萨满或基督等宗教那般去限制这些欲望,反而还能使它们在现代法治化市场经济体系内发挥出正向且积极的作用。
于是,我们要遵循孟德斯鸠的理论,使权力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与现代化法治体系如出一辙:让人类内部的各方势力相互制衡、约束,从而达成该状态下各方的利益最大化,这才是为了生存需要作出妥协的正和博弈。
而信用货币体系的一大特征就是各个货币相互竞争,从而具有自然界基于能力大小而行事的合理性。
根据以希斯特伐利亚条约为原型的国际法原则,每个主权国家均有权发行法定货币。于是当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充斥着上百种法定主权货币,它们在信用货币体系内势必构成某种程度上的生态位竞争。
众所周知,这么多主权货币里,最强王者非美元莫属,以至于成为如今绝大多数国家首选的外汇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
人家的主权货币之所以这么强,原因无非就是那么几点:一是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二是长期以来人在江湖缓慢积攒的信用;三是其主权实体具有较强的经济建制和管控权势的能力;四是严格遵守财政纪律,并使各项权限分立制衡;五是其主权实体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土壤极度包容商业和市场等事物。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欢迎聪明的读者朋友留言补充。
总之,以上这些原因造就美元于信用货币体系的王者地位,而从黄金美元过渡到石油美元,再到现在的数字美元或芯片美元,美元似乎已经成为信用货币体系内唯一的参照物,其他国家发行的货币除了将“能够兑换多少盎司的黄金”作为核定价值的手段,便是将其与美元进行换算,由此体现以美元为主的各个货币的价值。
当美元实权在握之际,其他货币不仅要避其锋芒,还得围绕它来建立自己的汇率体系。
而这就是如今其他货币纷纷撑不住了需要降息,而美元币值依旧坚挺,暂缓降息乃至继续加息的主要原因。
至于美国为何不肯降息的其他原因,我已经在上一篇文章里讲过了,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移步前往阅读。
03话说回来,我国主权货币的币值历来都需要与美元作比较,尤其是我们于九十年代中期实行价格并轨制之后,出于迫切融入全球化的需求,咱们的货币经历过不止一次的汇率改革,早期其兑美元的汇率还不太稳定。
2001年加入WTO之后,有了逐渐强大起来的制造出口行业做后盾,主权货币的汇率这才逐渐稳定下来,无论是离岸还是在岸,其兑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1:6-7的区间。
直到2018年,我国与大洋彼岸发生贸易摩擦,主权货币汇率开始缓慢下行,历经公共卫生危机、制造产业供应链转移等事件,主权货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好几次较大程度的波动,从1:6.3演变到如今的1:7.3左右。
当前面对外部美元暂缓降息甚至继续加息的严峻态势,主权货币势必产生较大的贬值压力,该怎么做才能扛住这股压力,迎来有效破局的时刻?
我认为,得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足功夫:
一方面,先是控制好主权货币本身的发行数量和流通速度,其次是想尽办法提升货币锚定资产的价值,再来是发挥好货币于市场的交易作用,最后是将其与世界主流货币作比较。
拿咱们的主权货币来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突破300万亿大关,狭义货币量(M1)却只有60多万亿,近段时间M2与M1的剪刀差居然还进一步扩大了,这意味着基础货币于社会和市场的流通速度是呈下降态势的。
而其锚定的大类资产,诸如商品房和大型基建设施,近年来的价格下跌极为猛烈,导致主权货币的币值也跟着缩水,反映在其与世界主流货币之间的汇率无疑是下降的。
好在其于市场的交易作用没有发生改变,得益于结构性通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变量,也是直接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想要稳定汇率,还得关注主权实体的金融体系是否足够开放、市场交易费用是否低廉、主权实体的综合实力和制度纠偏能力是否强大,以及针对权力的管控能力是否有效等方面。
唯有做到以上这两个方面,方才能够化解我国主权货币不断贬值的严峻局势。
写在最后综上所述,面对“世界货币”美元暂缓降息甚至继续加息的严峻态势,我国的主权货币产生较大的贬值压力,需要从货币数量和流速,以及锚定资产的价值稳定与否、金融系统开放与否、市场交易费用低廉与否、主权实体的综合实力强大与否等方面入手,方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所在。
我相信,只要将影响汇率的不利因素统统消除,或是将稳定汇率的有利因素悉数留下并发扬光大,主权货币汇率便会一直稳定下去,助力我国建成现代法治化社会。
作者:
——END——
割韭菜呀
怎么不说美国是操控汇率的国家?它妥妥的双标!拳头硬是头铁/本身就是规则.
啰啰嗦嗦
分析的透彻[点赞]
美国的长期负利率也没见得你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