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数字藏品投资:巨额亏损背后隐藏的深渊

壹零社科技宅 2024-04-18 05:24:38

数字藏品沦为一场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就看谁跑得快了。

01

50万积蓄变电子垃圾

“张先生是一名31岁程序员,他于2022年10月开始通过同事接触数藏并很快成为一名数藏玩家,最初投资始于他在十八数藏平台上购买一张毕加索图,通过空投和优先购资格,他仅需再花100元即可低价得到第二张毕加索图。起初,他的投资看似顺利,毕加索图的价格迅速上涨,让他获利颇丰。然而,当这张图片的价格涨至一万时,张晖却面临了抉择:是出售获利还是继续持有期待更高收益。

在这种冲击下,他决定继续投资,并陷入了投机的漩涡。随着时间推移,张晖在十八数藏平台上的投资逐渐失去了控制。他一次次追加投资,试图弥补之前的亏损,但陷入了越来越深的泥潭。短短两年时间,张先生就将家族两代人50万元积蓄以及支付宝借呗16万元全部投入了名为“十八”的数字藏品平台,结果却以惨淡收场,最终手中的数字藏品变成了一堆毫无价值的电子垃圾。”

2024年一季度以来,有关数字藏品平台暴雷、崩盘跑路、老鼠仓等问题的投诉激增,这个原本有着“NFT、区块链、元宇宙”等众多闪光标签的领域,正逐渐沦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黑洞,无论是想要通过炒作数字藏品获利的投机者还是数字藏品真粉丝,都在数字藏品行业崩盘中被深埋地下。

当前数字藏品单价非常高

金额巨大让今年数字藏品平台暴雷格外引人关注,相较于2021年~2022年时期几元、几十元一张的数字藏品,2023年~2024年间,不少平台上的数字藏品动辄一份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不仅单价涨跌会让用户账户产生亏损,更可怕的是平台跑路会直接让用户投资归零。

02

疯狂收割韭菜的小平台

十八数藏、洞壹元典、HOTDOG、X meta……这些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的数字藏品平台成为众多消费者投诉的焦点,而这一切,同2022年数字藏品平台“大厂撤退,小厂狂奔”不无关系。

在加强监管和去金融化大趋势下,腾讯幻核发布了“清退”公告,正式宣告将不会再发新品,并给出了完整的藏品清退方式,用户可以选择自行保留或原价退款。而腾讯方面给出的原因是“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彻底放弃了数字藏品这一新生事物。

或许腾讯自己也没想到,从内部孵化幻核,到关停清退,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而阿里鲸探则宣布“购入180天才能转赠,赠满两年才可以再次转手”,虽然后面多次修改转赠规则,通过降低流通性的做法降低平台用户风险。

巨头数字藏品平台逐渐淡出市场

两大巨头规避风险的操作本身是想降低投机热度,进而避免风险,却也让小平台抓住了机会。

HOTDOG、幻元、TOGOD、大蛇文创等众多大小型平台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开始成为市场的主角,这类中小平台往往通过QQ/微信群、论坛等社交平台拉人,群友们积极转发或热烈讨论某个数创平台最新活动,通过转发推文抽奖、新用户注册福利、老用户邀请新用户激励等,很多老玩家喊新人在其邀请码下注册新平台。此外,还有多种玩法比如抽签、积分商城、拉新排行榜、盲盒等,多种活动联合运营下,数藏圈再次变得热烈起来。

“平台出的活动基本全由策划决定,哪几张图翻倍以及翻几倍也全凭策划的想法,整个市场没有自由博弈,而且我个人感觉,策划出的活动会更加侧重于大户持仓多的图,这样就容易把散户给套牢。”沉浸数字藏品领域多年的王先生谈到自己的心得时多少有些无奈。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让不少中小数字藏品平台在利益的驱使下成为做局者,他们设立老鼠仓,自己发行自己买,在高位卖出,偶尔给玩家一些福利诱使其持续参与。以前面提到的十八数藏为例,其在世界杯期间推出新活动,根据持有指定藏品发放一定数量的“足球宝贝”藏品,每支球队图片对应着单双数尾号,玩家通过购买下注,单号的球队赢了,失败的双号球队藏品就全部被销毁。从这一波活动开始,很多玩家的钱直接蒸发了。相比细水长流的交易手续费、平台服务费,直接收割用户成为不少中小数字藏品玩家的选择。

低门槛是中小数字藏品乱象的重要原因,看上去高大上的数字藏品平台在各种代码复制、抄袭下变得廉价,想要入局者只要3万元就可以搭建一个H5网页的数字藏品平台,3天左右就能交付,而包括合成、转增、二级、盲盒等功能的数字藏品App也仅需15万元左右就可以制作。

数字藏品如今已成为“烂大街”的加盟项目

如果觉得自己搭建平台、推广IP太过麻烦且成功概率不高,一些给钱就能“上车”的加盟项目更让整个数字藏品领域遍布遍地。

03

从“一夜暴富”到“一场噩梦”

加入“聚艺齐”是朋友推荐的,平台承诺交易的每一幅“数字藏品”画作每天都有3%的固定涨幅,除去2.4%需作为手续费支付给平台外,剩余的0.6%就是获利,相当于投资10000元,次日即可收回10060元,年化利率高达216%。注册会员的当天就以5000元的价格拍下了一幅《猛虎下山》,次日便成功以5150元的价格抛售,除去手续费获利30元。

在贪念的趋势下逐步加大投入、频繁交易以期扩大受益,半年时间陆续投入40余万元,累计“盈利”近40万元。然而,想取出本金和盈利之时,才发现按照平台规则,每卖出一幅“藏品”必须立即买入同等价位的另一幅,投资和收益根本无法兑现。

市民王先生向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报案的经历,可以说是不少数字藏品玩家从2023年下半年至今的写照。拿投资项目作幌子,以固定高收益为诱饵,通过私设资金池、借新还旧的方式,向人们非法募集资金,看似低风险却往往因为平台的跑路而让用户一分不剩。

从郁金香骗局到数字藏品,骗局的核心并未变化,不过是披上了科技的外衣而已。梳理众多受骗者的经历我们发现,大部分人最初无非是想赚点小钱而已,但在高回报率刺激下,往往抑制不住贪恋,最终陷入了巨大的亏损中。

0 阅读:3

壹零社科技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