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二十日,大明王朝开国第一功臣、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自尽而死,终年七十七岁。就在同一天,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身怀免死铁券的开国勋贵,也被一并赐死。
然而就在这些人之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身影:申国公邓镇。就在十几天前,朱元璋刚刚赐给邓镇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让他赶紧回乡“养老”。换句话说,这位申国公原本是朱元璋力保的对象。那么既然如此,他怎么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呢?
从卫国公到申国公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大明王朝第一次大封功臣,共计公爵六人、侯爵二十八人。而邓镇的父亲,就是开国六公爵中排名第六的卫国公。
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卫国公邓愈在班师回京途中染病,最终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不幸去世,年仅四十一岁。由于是洪武年间第一个去世的公爵,故而朱元璋高规格操办了邓愈的身后事。大明皇帝先是辍朝三日,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武顺。等到棺柩抵达三山门(又称水西门)之时,朱元璋又亲自前去祭奠。
洪武初年的这一批勋贵,朱元璋在发给他们的免死铁券中清楚写明了是“子孙世袭”。而邓愈虽有嫡女却并无嫡子,因此邓镇身为庶长子,将在守孝期满之后袭爵。
邓友德
不过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三月初五日,邓镇确实如愿以偿地袭爵成为国公,但是却不是他老爹的卫国公,而是改成了申国公:“今尔服已除,朕思愈劳,命尔袭封申国公。恪守前业,思绍勋劳,是善成于后者也。尔惟钦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朱元璋第二次封建诸王,其中年仅两岁的第十五子朱植被封为卫王。明初时候无论是亲王还是国公,其封号都是用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名,理论上不能重复。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也是在他自尽削爵以后,才封自己第二十子朱松为韩王。
卫国是姬姓诸侯国,第一代国君康叔,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身份极为尊贵。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角君被秦二世废为庶人以后,卫国才算彻底灭亡,立国约九百年。
申国是西周初年受封的姜姓诸侯国,身份上远低于卫国。因此邓镇从袭爵卫国公到受封申国公,理论上说是被降了等级。而这样做其实有打压邓愈一脉势力的因素在内。
初露锋芒
洪武十六年(1383年)的时候,广东发生了猺民起义。受此影响,吉安府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山民也发动叛乱,其头领自称顺天王,甚至还击败了前来围剿的江西都指挥同知戴宗:“时广东猺贼作乱,剽掠旁近。由是江西永新、龙泉山民互相扇动,结聚徒党。自称顺天王,势甚猖獗。江西都指挥同知戴宗率兵剿捕不克。”
朱重八
戴宗是江西都司的二把手,从二品高官。洪武年间能够混到这个位置,都不是泛泛之辈。因此戴宗这次剿匪失败,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重视。大明皇帝随即下旨命申国公邓镇出任征南副将军,临江侯陈镛任左副将军,济宁侯顾敬任右副将军,出动京军前往江西平叛。
三人都是二代,陈镛是临江侯陈德之子,顾敬是济宁侯顾时之子,朱元璋让他们三人去江西,很明显是对他们能力的一次考察。而邓镇这一次挂帅出征,也确实没有辱没其父邓愈的威名。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邓镇平定江西叛乱,得胜回朝。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二十万明军在开国第五公爵宋国公冯胜的率领之下,对盘踞辽东多年的北元太尉纳哈出发起统一之战。这一次明军几乎精英尽出,而申国公邓镇,也在随征的名单之中。
蓝玉
这一次的辽东之行,邓镇的表现深得朱元璋的欢心。次年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军在永昌侯蓝玉的统率之下北伐,申国公邓镇再次从征:“壬午,诏申国公邓镇,定远侯王弼、南雄侯赵庸、东川侯胡海、鹤庆侯张翼、雄武侯周武、怀远侯曹兴等往从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北征。”
蓝玉的这次北伐一举捣毁了北元王廷,申国公作为明军将领的一员,自然也立功不少。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明军在颖国公傅友德的指挥下驻扎于湖广一线练兵。申国公邓镇力压魏国公徐允恭(即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和开国公常升,在当时风头最劲的四位二代公爵之中排名第一。
非死不可的邓镇既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又参与了金山和捕鱼儿海这两场大战的邓镇,在所有的二代勋贵之中堪称资历最老,能力最强。然而随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的到来,邓家的荣光就此戛然而止。
就在这个月的月底,吉安侯陆仲亨被其家奴封贴木等人告发,称他当年曾勾结丞相胡惟庸密谋发动政变。除了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人被打入大牢以外,朝野之上舆论汹汹,矛头直指太师韩国公李善长。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针对淮西勋贵的总攻,幕后黑手就是太子党。而对于朱元璋来说,如果坐视淮西老兄弟全军覆没,朝堂之上的平衡就会被彻底打破。
李善长
为了挽救这个局面,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朱元璋打出了几套组合拳,包括让公侯还乡,让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首脑官员进行大换岗。但是就在本案渐有降温趋势的情况下,一封“李善长手迹”的出炉坐实了这位韩国公勾结胡惟庸里通北元的罪名,“今按得封绩往来沙漠私书,有善长手迹,大逆不道,罪状甚明。”淮西勋贵的命运就此再也不可挽回。
申国公邓镇此前并未被打入大牢,甚至还在公侯还乡的名单之中,说明朱元璋并不想杀他。那么最终邓镇为什么还是死了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邓镇的夫人是李善长的外孙女,双方是实在的亲戚。然而这不过是明面上的理由,因为很多时候女婿家都可以不受牵连,更何况邓镇不过是外孙女婿,说明确实有人不打算放过他。
其二、邓镇的姐姐是邓愈的嫡女,也是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的次妃。秦王正妃观音奴,是北元名将王保保的妹妹。秦王偏爱邓氏,和王妃的关系并不好。而邓镇的弟弟邓铭,则是秦王府西安右护卫的指挥佥事。换句话说,邓家和秦王的关系极其紧密。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嫡次子,仅比太子朱标小一岁。虽然史书中对秦王的风评并不高,但从日后《太祖皇帝钦录》中的记载来看,朱樉对皇位并不乏觊觎之心:“制造后服与偏妃邓氏穿着,又做五爪九龙床如大殿御座之式。且前代藩王只用四爪龙床,尔乃如此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邓友德
其三、邓愈投奔朱元璋是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而且和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不同,邓愈属于带资入股。当时朱元璋手下满打满算不过才三万人,而邓愈带过来的部队就有万余人。
换句话说,邓家势力算是朱元璋集团中一个独立的山头。这一万多人当然都不可能牺牲在大明建国的历程之中,其势力只会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邓愈死后,骁勇善战的申国公邓镇自然成为这股力量新的领头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李善长一案,本质上就是朱标太子党和李善长淮西功臣集团的一次总摊牌。朱元璋在力保老兄弟的努力失败之后,只能坚定地站在儿子这一边。
同时李善长案又是一个筐,什么私人恩怨都可以往里面装。比如南雄侯赵庸,本来也在公侯还乡的名单之上。但是操作本案的左都御史詹徽,其父詹同当年是陈友谅的翰林学士。而在当年致陈友谅于死地的鄱阳湖一战中,赵庸和俞通海、廖永忠都是绝对功臣。现在后二人已死,詹徽自然不会放过赵庸。要知道赵庸是巢湖水师出身,和胡惟庸甚至李善长都没什么交集,但他还是死了。
至于邓镇,抛开他李善长外孙女婿的身份不谈,光他和秦王之间的关系以及邓家领头人的地位,就足以让太子党对他下死手。不但如此,太子党连邓氏也没有放过。邓氏为秦王所生的次子朱尚烈,在六岁的时候被召到南京抚养。朱尚烈生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那么他去南京的时候就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邓氏死了。
朱重八
邓镇之所以刚一出道就能独自领兵,就因为他有这个资格。也只有冯胜、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功勋宿将,才能够压得住这位申国公。当然以朱元璋的帝王心术和手段,他对于邓家自然是又打又拉,让邓镇成为牵制太子党和淮西勋贵的一颗棋子。
只可惜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时候太子党掀了桌子,朱元璋不得不消灭了李善长等人,连他想保的邓镇和赵庸也没能保下来。甚至于连秦王本人也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召回京师,削去三护卫,由太子亲自前往西安善后,显然是打算将其一撸到底。好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的时候朱标薨逝了,朱樉这才算逃过一劫。
邓镇和邓氏死后,朱元璋对老邓家法外开恩,并未株连其他人。虽说邓镇无嗣,但他弟弟邓铭把儿子邓源过继给大哥作为嗣子。弘治六年(1493年)二月,明孝宗朱祐樘下诏封邓源之孙邓炳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嘉靖十一年(1532年)四月,明世宗朱厚熜下诏封邓炳之子邓继坤为定远侯,子孙世袭。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义军攻入北京城,末代定远侯邓文明自尽殉国,也算是没有辱没其祖邓愈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