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中状元能当多大的官?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读书悟道君 2024-01-12 15:56:33

古代做官并不容易,因为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远大于现在的高考。

比如1978年的高考录取率在6%;而明代进士录取率只有4%,而且殿试是三年一考,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年进士的录取率只有1.3%。

所以,在古代要当“天子门生”,那是相当难的,而要当状元,那就更难了,三年又三年,才能出一个,我们先看下这根独苗是如何产生的。

古代状元产生的流程

据史料记载,从唐朝的科举考试算起,到清朝为止,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592名状元,也有说504名,加上武举等特殊因素产生的状元,人数也不超过800名。

从时间的跨度,结合中状元的人数来看,也能看出考状元有多难了。

如果你想考状元,寒门、贵族都可以,前提是你得有才华,否则走不了多远就被淘汰出局了。

从娘胎里出来,不论年龄大小,就可以去参加童试,称为儒童,也叫童生,考中后即称秀才。

但秀才也没那么容易考,拿明清时期来说,也要经过三次考试,即县试、府试和院试。

得中秀才并不代表你有资格去参加乡试,还要再经过筛选,怎么筛?要通过每三年一次的岁试和科试。

岁试分为六等,第一、二等的考生可以参加科试,而科试也分六等,第一、二等的秀才真正可以参加乡试,叫做“录科”。

经过秀才的重重选拔赛,终于可以参加乡试了,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要等三年,通常是在秋季进行,因此也称“秋闱”,到时间,你就背上小背篓前往一线大城市省城参考。

这次考中就是举人老爷了,举人是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至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七名以下均称文魁。

有了举人身份就有入仕的资格了,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场。

所以,范进中举后,一下子接受不了,瞬间疯癫,还好他老丈人一巴掌又把他打回现实,想当官,还要接着考。

因为举人只是说你有了当官的资格,有了一个文凭,但要真正当上官,那还远着呢?必须是三次会试落第者,才能参与拣选。

就是说,你要参加下一轮的会试,如果三次没考过,就可以去吏部注册,过几年,这个年限没有定数,一年到几十年不等。

等官位有了空缺,才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的一些人去当官,这个叫“大挑”。

所以,举人当官没定数,那你就继续往前冲吧。准备好笔墨纸砚,再次背上小背篓,于第二年三月去迎接人生的下一轮考验--会试。

会试由礼部主持,因为是春季举行,因此也叫“春闱”。会试考三场,三天一场,考试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五言八韵等经典中出。

举人参加会试,入榜者都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有了贡士资格,就可以参加最后一关考试--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只考策问,应试者黎明入,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策文字数一般在两千字左右,在书写格式和字体上都有统一要求。殿试考一天就结束了,日落交卷,然后等待自己的命运。

殿试开榜后,会划分档次,共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第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这是我们所熟知的。

二甲约有一百多人,叫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约二百余名,叫赐同进士出身。

至此,我们见证了什么叫连中三元,就是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

换种说法更客观,就是说,首先要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是全国第一,最后是在皇帝心中也是第一。

这个难度是相当高的,祖坟不只是冒青烟,要喷火才行。

从隋唐开考,连中三元者寥寥,仅十三人,分别是唐二人,宋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一人和清二人,这些人是真正的历史学霸。

如果到这一步,你还在榜上,那么恭喜你,你终于可以去当官了。那么中了状元能当什么官呢?

考中状元能当什么官?

自北宋以后,殿试不再实行淘汰制,只是根据考生成绩进行排名。有了进士身份就可以候补官员,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一般情况下,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修撰,修撰就是官掌修实录;榜眼、探花授编修,职位仅次于修撰。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

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予地方府推官、州、县。

这么说有点太抽象,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

如果你是一甲之列,那么就直接进翰林院工作,有一种说法叫“非韩林不入内阁”,所以要想成为国家重臣,翰林是必须要入的。

一甲直接授予庶吉士身份,入翰林院上班,而二、三甲则需要先通过朝考获得庶吉士身份,通过后也可以安排你入翰林院,但只是给了你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

如果朝考落榜,那你就可以放心去官了,不过也不要过于乐观,官不大,七品知县做起。

获得庶吉士身份的进士,三年期满,可以继续参加散馆考试,通过这一次考试,成绩优良者留馆,授以编修、检讨之职。你就可以宣布自己成为了人上人,真正进入国家上层。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通过散馆考试,授翰林院检讨,后成为礼部侍郎。再有李鸿章也是先获得庶吉士资格,后又通过散馆考试入翰林院,担任翰林院编修。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也是进士中的庶吉士,参与了明史的编写,当了16年的翰林院修撰。

散馆考试排名靠后的,可以分发各部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和朝考落榜生差不多。

总之,只要你考中进士,就有官当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历史上考中状元,而官又做得很大的人并不多。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如果让你回去古代读书,通过科举吃上公饭,这个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赶紧庆幸你活在一个宽松的时代吧,即使上学不行,可走的路还很多。

0 阅读:205

读书悟道君

简介:分享高质量历史阅读,市井江湖小说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