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3点,微信聊天记录也能成为有效证据!

寂静山林语者 2024-05-07 22:21:12

当前,线上交流越来越方便,微信聊天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联系沟通方式,很多人通过微信谈生意、借钱等等。在一些纠纷中,微信聊天记录、语音消息、表情包等也成了重要的证据,那么,聊天记录可以随意篡改吗?什么样的聊天记录才更易被采信呢?

随意篡改聊天记录?

大壮和小美(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多年微信好友,两人曾有业务往来。2019年,大壮通过微信与小美联系,表示自己现在能提供车铣刨磨床业务,了解到甲公司也有该项业务需求,希望能与其合作。出于信任,小美很痛快地答应了,合作过程中,大壮与甲公司业务往来均通过与小美及其公司员工的微信进行,双方未签订合同。

甲公司对制作加工配件的相关图纸及要求,均通过微信发送给大壮。但大壮表示,自己按照对方图纸和要求加工完配件后,甲公司没有支付加工费,欠其8万余元,与对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大壮和小美都提供了一本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里面有详细的交易过程,但双方提供的聊天记录有很大出入,根本对不上。经核查,大壮提交的聊天记录既不完整,也有删减,多处语音未转文字。

原来,大壮为了隐匿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故意将对方发送的“不做了”“订单取消吧”等关键信息删除。另外,对于拟加工的配件数量、单价、质量、履行期限、验收标准等内容均没有在聊天记录体现。

小美表示,在收到第一批配件后,发现大壮的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其公司要求,因此在支付完该笔货物款项后,明确表示不再合作。小美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显示,其曾多次向大壮发送“不做了”“订单取消吧”等否定争议业务的话语,但大壮仍在继续生产。最终法院认定,由于大壮并未提供有效证据,对其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如何利用微信固定证据?

微信证据属于民事诉讼中八大证据之一的电子数据,微信中的文字聊天记录、图片、语音、视频、转账记录等都能成为证据。但用微信固定证据,并不是随随便便截两张图就行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聊天记录切莫随便“加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业务交流与合作,一旦产生纠纷,双方的聊天记录就成了最直接的证据来源,但聊天记录很容易进行伪造或篡改。

因此当事人将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材料提交时,要保证所有聊天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只截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也不能自行删减或修改。另外,为了便于在法庭上展示,当事人应保存好存有聊天记录的原始载体,包括储存有电子数据的手机、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等。

2.交易过程不妨多说几句

如果交易双方已经通过微信沟通,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业务来往频繁,聊天记录中可能涉及多项业务,货款、欠款也会持续变动。因此双方当事人在线上沟通时要注意逻辑连贯,货物、数量、价格、违约责任等要明确说明,款项收支要备注清晰,另外在时间上不宜跨度太长,要定期定时寻求交流。尤其在核对账目时要多说几句,语句通顺并取得对方确切答复。

3.谨慎使用表情包和语音消息

很多人会在微信聊天中使用表情包或发送语音消息,但表情包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判定其具体意思,且不同人对于表情包的理解不同,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而语音消息有时会夹杂口音或俗语,在判定上也可能会引起歧义。因此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对话中,关键信息应当以文字形式表达。

当然,想要降低相关风险,建议您加入法保网,建立专属法务部,在专业法务的指导下可以进行电子存证,降低证据被篡改和丢失的风险,确保证据的真实与安全。同时还能了解更多法律资讯,落实风险管理,在制度层面及操作层面上做到完善严谨,于法有据,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降低,减少闪失和差错。

注:文中人名为化名,引用案件信息来自人民法院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阅读:35

寂静山林语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