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沾化地区“早冬1号”枣新品种的栽培表现和管理技术要点
基金项目: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枣滨州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30-ZZ-2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GXGC2023F21)。
刘荣昌等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是冬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有记载考证就有600多年,现存冬枣古树树龄300多年,产业化种植已有30多年。产业兴盛根本在品种,由于冬枣自然结实率低,有性杂交育种难度较大,呕需研发和引进鲜食枣新品种,为沾化区枣产业发展储备后续品种。引种是优良枣品种推广以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谢忠4、朱跃进与王冰洁通过对不同枣品种在陕西大荔与豫东等地区栽培种植,阐述品种引进能够极大地促进枣产业快速发展。
“早冬1号”是在山东省无棣县冬枣园中筛选并通过山东省林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S-SV-ZJ-018-2021),是近年来综合经济性状较为优秀的鲜食枣品种,其优良品质倍受消费者喜爱。为更好地推广具有优良性状的枣鲜食品种,呕需深入了解“早冬1号”在山东沾化区的栽培表现及其关键的管理技术要点作为实际生产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该基地属暖温带,海拔3.6~6.6m,年平均气温12.1℃,积温高达4268.4℃,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5h,年平均降雨量585.5mm,无霜期202d,光热充足。试验地面积3000m²,土壤含盐量0.2% ,pH值7.2,轻壤土。供试枣品种为“早冬1号”,于2019年4月采用高接换头方式建园,砧木为原有10年生冬枣树,行株距3mx2m,每667m²种植111株。2020年4月开始采取拉枝、修剪、抹芽等结果措施,并对该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记录。
2引种表现
植物学特性: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圆头形;枝干纵裂,当年生枝条灰褐色,蜡质较少,皮孔小而稀(皮目每平方厘米14个),由二次枝主芽抽生枣头枝的能力较弱(见表1)。山东沾化地区在6月5日左右枣头停止生长,一般长31.6cm,结果后无二次生长,枣头枝下部节间长度明显大于上部,平均节长3.3cm,二次枝细长、开张角度大,弯曲度中等,节间较长,针刺退化。枣吊于6月5日左右停止生长,平均长度13.4cm,有叶9~11片。叶片长椭圆形,长6.2cm、宽3.1cm。叶尖钝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齿、叶色浓绿,百叶重29.6g,平均单叶面积1501mm。花蕾量少(见表2),每个花序3~5朵,花期短,一般15天(见表3)。
表1“早冬1号”100枣股抽生枣头数量与对照比较 个
表2“早冬1号"花蕾数量与对照比较 朵
表3“早冬1号”花期与对照比较
果实经济性状:“早冬1号”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3.4g,最大单果重63.5g。果实卵圆形,果肩平圆、果顶略尖、果实红色、果皮薄而光滑,果核纺锤形,果柄长0.4~0.5cm,果形指数1.1,果肉乳白多汁、口感酥脆,肉质细腻,可食率97.82%,可溶性固形物28.4% ,硬度7.41kg/cm²,品质优良,耐贮性好(见表4)。
表4“早冬1号”果实经济性状与对照比较
生长结果习性:在沾化区生长中庸、树势稳健,顶端优势较弱,枝条平展,抽生枣头的能力较弱,树体扩冠较慢,常用高接换头方式建园,能够实现当年成形,第二年丰产。落叶期10月18日左右,果实生育期110天。花期短、结果早。花期一般10~20天左右(冬枣30~35天),6月5日左右开始结果,着果率高,生理落果少。此品种通过技术措施处理后着果率高达10% ,生理落果极少(冬枣通过适当技术处理后着果率仅1%~2%)。与冬枣对比,无论幼旺树还是老弱树体,“早冬1号”不用开甲均能获得一定的经济产量。结果均匀,无需人工枣,节省用工成本。“早冬1号”品种梗洼宽大,枣柄长而壮、木质化程度高。着果初期,幼果直径0.3cm左右,枣柄长0.4~0.5cm左右,随着幼果生长,横径迅速增大至0.5~0.6cm,果柄加长,木质纤维含量增加,随后幼果进入纵向生长期。
物候期:在山东沾化地区,4月中旬平均气温在13℃时,“早冬1号”开始萌发,略比冬枣早2~3天,5月25日进入初花期,6月2日盛花期,6月1015日花期结束,6月5日开始着果,9月上旬开始着色,9月下旬进入完熟期(比冬枣早熟10天左右)。
抗逆性和适应性:适应性强,耐盐碱,抗寒性强。在山东滨州市,经历2020年-21℃、2021年-18℃、2022年1月-18℃以下低温,与同期冬枣(冻伤率3% )相比,“早冬1号"母树、高接树、育苗圃未见冻死伤和抽条现象,并且结果正常。设施栽培条件下,高温可导致花蕾发育不良,出现落蕾、焦花现象。
3栽培技术要点
建园:利用原有种植资源作砧木进行高接换头是优良品种推广、高效建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其与利用幼苗栽植相比简便快捷、见效快,被果树界工作者广泛采用。“早冬1号”建园方式在沾化地区以冬枣为砧木采取高接换头为主。4月20日左右,为冬枣萌芽期,此时砧木树液流动旺盛,利用储备的优质接穗(尚处于休眠状态)进行嫁接,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此时是“早冬1号”嫁接的最佳时期,表明以插皮枝接法最佳,简单易行、成活率高。由于该品种后期生长量较冬枣小(几乎无秋稍生长),因此为促进嫁接后的树体形成丰满树冠,尽快具备结果能力,在改接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剪砧要尽量留到主干分叉上方主枝处,并把握好开张角度,使嫁接成活后冬枣枝条避免重叠、交叉现象,减少后期拉枝调枝工作,有利光照,若主枝过粗,则选择较旺侧枝上嫁接,剪留桩口要平滑,以便更好愈合。二是要采取全树改良,以防与砧木枝条养分争夺而引起新接枝条衰弱死亡或严重降低其生长量。
土肥水管理:对于高接新建园,待嫁接萌动后,新生枣头生长旺盛,需肥量大,特别是基肥不足的地块,应及时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灌水。可于5月下旬,每667m²施尿素30kg加磷酸二铵30kg;待7月上中旬,每667m²追施三元素平衡肥75kg。对结果树,于9月下旬进行沟施基肥,距离树干60~80cm处开沟,沟深宽各40~50cm,每667m²用4000~6000kg腐熟牛羊粪肥+75kg三元素平衡肥+20kg中微肥等土拌匀回填,灌水压实,以后逐年向外扩穴培肥地力。每年结合灌水进行3~4次追肥7,花芽前追施三元素平衡肥75kg,同时叶面喷施亚磷酸钾1000倍液2~3次促进花蕾发育,膨果期施用中氮低磷高钾肥100kg,促进果实膨大;8月中下旬,施用低氮低磷高钾肥80kg,促进枣果增糖着色成熟。
整形修剪:“早冬1号”因采取高接换头为主的建园方式,整形方式以Y或双Y字树形来确定嫁接母体枝条选留,再对嫁接新生枝条通过绑缚进行方向诱导,培养理想树形。在修剪上以疏枝、缓放的方式为主,对基部抽生的过密枝条进行疏除,对具有生长空间的枝条,通过撑、拉、别、扭的方式改变其直立的生长方向后进行缓放,利用有效生长空间,增加树体枝量。同时结合采用抹芽、摘心等手段,控制营养消耗、稳定树体架构。
花果管理:(1)花期管理。根据“早冬1号”花量少、花期短的特点,促进着果的技术手段要适当提前,在滨州市沾化区于5月28日左右喷施一次赤霉素15×10,3天后观察着果情况决定是否喷施第二次。同时为提高产量,可对主干或直径2cm以上主枝进行适度开甲,开甲宽度以0.5 cm为宜,不宜过宽。(2)疏果控产。为进一步提高综合品质和商品果率、防止栽培后期产生畸形果和缩果现象,可在幼果期,对着果数量较多的树,在膨果前及时进行疏果,摘除小果、病果及畸形果,尽量达到一吊一果或一吊两果,将每667m²产量控制在1000kg内。
病虫害防治:“早冬1号”较冬枣抗病虫能力强,重点防治枣锈病、枣瘘蚊和灰暗斑等。在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可于3月中下旬,全园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螨类及各种病虫害。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0倍液加25% 灭幼脲3号1000倍液,防治枣瘦蚊危害,药剂同时兼防盲蝽象、枣步曲等害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甲后的7~10天,选用20% 氯虫苯甲酰胺300倍液涂药防治灰暗斑(甲口虫)。以后视病虫发生为害情况适时喷药,并注意交替用药。
4品种的发展前景
通过“早冬1号”引种栽培可了解该品种的适应表现与生长性状,明确是否达到优良品种的引入条件,从而避免品种引人与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在品种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产量产出增加以及农民增收致富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早冬1号"品种引种栽培的生长表现,将有利于地区枣产业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如下:(1)“早冬1号”品种具有产量高、单果重大、果实大小均匀的优势,能从数量上实现一定的增收;(2)相比冬枣,“早冬1号”成熟较早,在农历8月15日前占据节前市场,媲美大棚冬枣,拥有时令优势;(3)“早冬1号”果实硬度较低、口感酥脆、品质极佳,是鲜食枣又一优良品种,具有一定的产品质量优势;(4)“早冬1号"品种管理方便,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易于枣农接受,能做到快速、大面积推广,是技术较差、年龄偏大的枣农首选品种;(5)“早冬1号”枣园管理省工、省时、省力,符合轻简化栽培发展需要,适合规模化生产,有利于推进枣园的土地流转、公司化企业化运营;(6)“早冬1号”适合宽行密植、草皮枣园等新栽培模式的实施和冬枣盆景等新营销增收途径的开拓。
总之,“早冬1号”品种具有免环剥、抹芽少、易丰产、品质优等特点,并且管理相对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投入成本。该品种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引种促进沾化地区枣产业有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