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80、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

弓长历史 2024-07-07 05:41:58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回到故乡苏州任知府。他在苏州任知府虽不到二年,但其治水发展农业的功绩常被后人称赞,其创办的苏州府学更为后人称颂。

范仲淹到苏州后,在苏州城南购了一块地,拟建住宅。该地原为南园旧地。南园本是吴越国王钱镠之子、中吴建武军节度使、广陵郡王钱元璙的旧地。史载:"钱元璙帅吴中三十年,极池馆之胜,酾流为沼,积土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名品极多,比及积岁,皆为合抱,亭宇台榭,值景而造。"南园有安宁厅、思元堂和清风、绿波、近仙三阁,还有清涟、涌泉等十二亭及其他建筑。地处乐桥西南,现今文庙、苏州中学、紫阳书院、沧浪亭、可园、网师园、天赐庄、双塔等大多与钱氏大南园关联。

范仲淹所购之地为南园的西面一部分,本想建私宅在东北角,为此请了风水先生看地。风水先生看后对他说:纵街是一条龙身,北寺塔是龙尾,双塔是龙角,双井是龙眼,这里是龙头。如果建宅于此,可以子孙科甲满堂,万代昌盛。范仲淹听后说:"吾家贵,孰若中吴之士咸贵?″于是捐此地,建造文庙办府学,以让苏州士人在此接受教育。后人将这条纵街改称为"卧龙街″、"护龙街″(即今人民路)。

宋初,"天下州县未尝立学",范仲淹重视教育,历守诸州郡,"必开设学校,率先训督,教育多士″。在他的大力请导下,庆历四年(1044),诏州县皆立学,"从公请也″。

范仲淹不仅首创苏州府学,开宋一代学风之先;还将官学与文庙结合成一体,形成"左文庙右学校"之制,也为全国首创。苏州府学初建时规模不大,"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学者才逾二十人"。为鼓励士子入学,他将12岁的大儿子范纯佑送入府学。为提升教育质量,特聘请著名学者,"宋初三先生"胡瑷、孙复、石介来苏执教,胡瑗为首任教席。胡瑷世居陕西安定堡,人称安定先生。他提倡"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主张以仁义礼乐为学,强调德智,重视学有专长,学以致用,开宋代理学的先声。他推行分斋教学制度,"安定学法″,不仅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人才,还对以后的学校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苏州府学不仅为苏州培育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亦为各州县建学树立了榜样。

元祐四年,范仲淹之子范纯礼向朝廷申请后,拓建了府学,规模比初创时扩大两倍,学者也成倍增加。南宋建炎年间,府学遭金兵所毁。其后,经历朝重建、修扩建,学校占地达十万余平方米,南到新市路,北达蜜蜂洞,东到卧龙街,西到东大街。因孔庙建在学校左旁,故后人也称之为孔庙、文庙。原址上目前仍有文庙。现苏州中学承其文脉,仍在原府学之地办学育人。

0 阅读:2

弓长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