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90、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弓长历史 2024-09-14 18:30:35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它是怎样兴起的?又是怎样衰落的?

一、魏梁"昆山派"催生了昆曲的兴起

元代时,有一种流行于吴地的戏曲声腔称昆山腔,它虽经元末明初曲家顾坚的加工整理,但依旧只是一种"畸农市女″顺口而歌的民间声腔,一直停留在清唱阶段。明嘉靖年间,长期寓居苏州太仓的民间音乐家魏良辅(1489一1566),按照苏州士大夫、贵族文人的主流审美标准,对昆山腔进行了雅化,废止了束缚声腔流传的苏州方言,而以苏州官话"苏州_中州音″为舞台语音。这种语音不仅兼备吴侬软语的婉转柔媚和北方语言的遒劲豪放,更使北方人也听得懂,从而为声腔音乐的南北交流融汇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魏良辅引进北曲和先进的北曲音乐理论,改革声律,改变了戏曲的歌唱方法,从而让昆曲拥有了富有特色的"水磨腔"。

昆山剧作家梁辰鱼受魏良辅及王世贞为首的复古文学流派"后七子"崇尚工丽华靡的影响,创作了具有典雅风格的昆曲处女作《浣纱记》,从而使改革后的清唱昆山腔真正发展成为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昆曲,也因此该剧成为了昆剧的奠基之作。

《浣纱记》演出后,一时风靡,不仅"梨园子弟争歌之",而且剧作家也因受此音乐的熏陶感染而雅化了剧作。典雅的戏剧音乐与戏剧文学的完美结合,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参与传奇创作,造就了第一个昆曲流派——典雅派,因梁辰鱼是昆山人,又称昆山派。除代表人物魏良辅、梁辰鱼外,昆山派还有张凤翼、顾允默、顾懋宏等一批风格接近、艺趣相投的戏剧作家,他们的创作,不仅催生了昆曲,使昆曲成为苏州剧坛霸主,还随着职业戏班的发展,向全国扩散。

二、沈璟"吴江派″促进了昆曲的繁荣

昆山派催生了昆曲,但在昆曲发展中,随着市民观众增多,因职业戏班受市场诱惑,迎合观众趣味,以及民间声腔的演唱习惯等影响,昆曲逐渐从典雅流入媚俗,传奇剧本常常在舞台上被篡改,魏良辅视为度曲基石的曲律也一度陷入危机。这时,以沈璟为首,冯梦龙、袁于令、沈自晋等十几人组成的吴江派出现了。

沈璟(1553一1610),是位退隐官员,苏州吴江人,他告疾归乡后专心从事戏曲创作,潜心音韵格律学研究。他创作了传奇作品十七种,如《双鱼记》、《义侠记》、《桃符记》等,重视人情世态的精细刻画,同情市井平民的命运遭遇,具有平民化的倾向,首开清初苏州派传奇的先声。他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昆曲格律体系,他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二十二卷,为昆曲曲牌规定了句格、字格、韵格,成为"词林指南车"。他提出的"入声可代平声"的理论,使南曲四声理论跳出了诗词四声理论的樊篱。沈璟提倡的音律,可说是对魏良辅创立的"水磨腔"的卫道,是想保持昆曲典雅风格,符合贵族文人的欣赏标准;而他创作的传奇剧作,又关注平民遭遇,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愿望,从而使昆曲的雅与俗,文学性与舞台性、贵族性和市民性,得到融汇、中和,昆曲亦由士大夫、贵族文人的厅堂步入市井舞台,由苏州走向全国,得以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三、汤显祖"临川派"为昆曲添色加彩

沈璟提出新的音律论后,遭到临川派代表人物汤显祖的强烈批评。汤显祖主张创作以"意趣神色"为主导,不应受音律束缚。他创作的剧作《牡丹亭》,主张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婚姻,迎合了广大市民观众的审美心理;它使事用典的媚雅文风,不仅让《牡丹亭》风靡,还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文学地位,成功抵消了本色派的冲击。"汤沈之争"尽管规模大、持久长,但这场争论却促进了昆曲贵族性和市民性的和谐共处和融合,推进了昆曲的繁荣发展。临川派不仅为昆曲发展添色加彩,汤显祖的《牡丹亭》还成为了昆曲中著名的经典之作。

四、李玉"苏州派"更使昆曲雅俗共赏

经过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乱,旧明时代的士大夫家班散了,家班艺人流落民间职业戏班,昆曲亦由贵族的厅堂、园林走入市进草台。苏州虎丘每逢中秋都举行昆曲演唱比赛,成为习俗,延续两百多年,每次观者成千上万,这是昆曲繁荣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

清朝,随着苏州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苏州出现了一批市民剧作家,如李玉、朱佐朝、朱素臣、毕万后等十几人,他们被称为"苏州派","既富才情,又娴音律",出生底层,熟悉平民,成为真正的市民代言人。他们继承了吴江派的创作传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市民题材。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市民形象多,还竭力张扬市民的精神。他们不仅塑造市民的正面形象,反映市民的心声,还不自觉地流露贵族意识,对有悖儒家道德的世风予以批判鞭挞。他们倡导贵族的"仁"和市民的"义″,目的是避免社会动乱,促进社会和谐。他们崇尚儒家思想,又娴音律,使他们有意无意雅化作品;他们同情市民,赞扬市民精神,自觉塑造市民形象,加上他们有才情,讲究矛盾情节的安排,不拘泥于声律,他们的剧作又兼有通俗宜人的特点。因此,他们创造的昆曲雅俗共赏,深为广大观众欢迎,促进了昆曲的良好发展。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李玉,原为明末大学士申时行家人,一生创作了四十二种传奇,著名的有《一捧雪》、《万民安》、《双熊梦》、《清忠谱》等。苏州派另一剧作家朱素臣的《十五贯》,成功地塑造了苏州太守况锺的清官形象,从而使该剧成为昆曲中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

五、衰落的昆曲,为地方戏剧的兴起提供了养料

昆剧自明朝中期兴起,延续了几百年。兴盛时,昆曲成为天下第一大剧种,苏州成为全国戏曲活动的中心,有关的创作者数以千计,戏班数量众多。昆曲不仅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而且为贵族、皇家所追捧,为平民百姓所喜爱,家喻户晓。但进入近代,随着时代变迁,地方戏剧的崛起,昆曲渐渐衰落。尽管清政府为挽救昆曲,推行"崇雅抑花"政策,规定梨园只许演唱昆曲,禁止乱弹、梆子、秦腔、弦索等戏唱演,但依然无法阻止昆曲的衰落。苏州戏班乾隆年间有四五十家,但至道光年间只剩四家,至清末时又解散了三家,剩下的一家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解散。后有些艺人转入票友企业家助建的昆曲传习所,并组建了最后一个昆曲戏班仙霓社,直至抗日战争期间解散。解放后,政府重新组建了昆剧团,昆曲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剧种才得以保存。

昆曲的衰落既有时代变迁的原因,亦有观众审美情趣变异的因素,还有昆曲发展到一定高度难以变革更新的自身原因,但衰落的昆曲却为近现代地方戏曲的孕育、发展提供了营养母乳。一方面有一批昆曲艺人进入地方声腔剧团担任艺术指导,使得昆曲的技艺在地方声腔剧团中得以传承发扬;另一方面,由于昆曲综合了表演、音乐、文学、美术、雕塑、声韵等领域的最高成就,其表演艺术博大精深,所以,中国数以百计的地方戏剧都会自觉地从昆曲中汲取营养。其中最突出的剧种是京剧,从形式到脚本内容都与昆曲休戚相关。不管是行当分工、唱念做打的基本功、虚拟写意、载歌载舞的形式,还是人物上下场结构、曲牌、剧目改编,许多方面都传承了昆曲的传统。也因此,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0 阅读:1

弓长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