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77、木渎严家花园

弓长历史 2024-06-17 06:44:09

在苏州灵岩山脚下的木渎山塘街上,有一座名园,名称羡园,当地人俗称严家花园。花园占地16亩,为香山帮巨匠姚承祖修建,被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称之为"江南园林经典之作″。

严家花园大门

走进严家花园大门,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见山楼四进房屋。从大门到见山楼,既可直进,又可通过西旁长廊贯通。该园与大多数苏州古典园林不同,没有以水池为中心筑园,而是以主建筑为中轴线,左右构建庭院和山水之景。

怡宾厅是接待来宾之所,里面引人注目的是正面一幅羡园揽胜图和东边停放的一顶花轿。揽胜图展示了花园全景,让人对羡园有个总体印象。花轿称海棠花轿,全轿由六百五十块银杏木雕花板用木榫拼接而成。轿身镂雕有百子闹春、五子夺魁等吉祥图案,四面镶嵌的玻璃上配有鲤鱼跳龙门、鹤鹿同春等吉祥彩绘图纹。此轿做工十分精巧,似乎在显示园主的高贵。东西墙上挂着四幅羡园历史的文字介绍,似在向人们诉说它的沧桑历史。

怡宾厅,屋脊有和合塑像

花轿

羡园最早为沈德潜的竹啸轩。雍正六年(1728),后为江南大名士的沈德潜从苏州迁居木渎山塘街,在王家桥北堍购地筑园。园门南对香溪,北背天平山,西靠灵岩山。他在园中遍栽竹子,希望与竹一样节节升高,并取园名为竹啸轩。不知是竹子节节升高的缘故,还是他努力学习的结果,屡试不中的他终在定居木渎九年后乡试中举,第二年会试中进士,五年不到,平步青云,晋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告老归乡后,他曾被四次钦点接驾伴随乾隆游江南,被御封为"诗坛耆硕″。

沈德潜死前没有将园留给不材儿子,而是赠给了外孙章日照。章日照又将园传给儿子章寿五。

道光八年(1828),章寿五因家道中落,无力修治,遂将廖芜已久的旧宅以五千两银子卖给了木渎诗人钱照。钱照将园改造,增建了眺农楼、延青阁等诸胜。因钱照字端溪,便取名为端园。

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渎首富严国馨以20万两银子买下端园,聘请著名香山巨匠姚承祖率良工进行重葺,遂使该园成为江南园林的翘楚。

民国十五年(1926),严家搬迁,因"无人经纪,渐榛芜″。至1937年日寇侵华,驻兵其间,名园遭毁。1999年,木渎人民政府重修此园,并增辟东园。严家花园旧貌换新颜,又开始接纳各方来客。

由怡宾厅往北,第二进是尚贤堂,因其大柱皆为楠木,人称楠木大厅,为明代建筑。该堂高大宽敞,气宇轩昂,江南少见。第三进是明是楼,现为苏州评弹演场。第四进是见山楼,东旁还有眺农楼,古时在此北望,近处是灵岩山,秀色可餐;远处是天平山,白云缭绕;中间是大片农田,或是绿油油一片禾苗,或是金灿灿成片谷穗,景色怡人。

在西旁长廊里,展示着许多影视图照,称为木渎影视文化长廊。从1928年中国第一部无声武打电影《火烧红莲寺》在木渎取景开始,近百年里已有近百部影视剧在木渎拍摄,其中不少影视剧在严家花园取景。

在长廊西边,从南到北建有不少建筑和庭院。南边"清荫居″北的庭院中,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浓荫蔽日,相传为乾隆下江南夜宿此地时所栽。玉兰花开时,此地呈现一派春天气象。

古玉兰树

往北,有"友于书屋",是严家藏书楼,严国馨的孙子,曾在台湾接任蒋介石为总统的严家淦,少时在此读书,接受启蒙教育。在楼北,假山上凌霄花正开,花色红艳。假山周边有林立湖石,池塘荷花,掩映在浓荫中的澹香轩、织翠亭、澈亭等,在此可赏荷消暑。

假山上开放的凌霄花

夏日荷塘

园西北,则有"闻木樨香轩"和"真趣亭",周边遍植桂花,桂花香里皆秋景。

闻木樨香轩

真趣亭

过"见山楼″、"眺农楼",有"环山草庐"、"忆梅轩"、"疏影斋"等,冬日里,此地有另一番景象:白雪飘洒,梅花绽放,俨然一幅冬日图。而向南,则有"海棠书屋"、"琴室"。海棠花开,琴音悠悠,春意盎然。据说,姚承祖当年修筑此园,根据地形,借助不同的植物、建筑名称,有意营造了春夏秋冬四季花园,不仅寓意好风好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还让人在方寸之间体悟天地之博大,岁月之幽深。游走此园,恰似走过人生四季,轮回往复。

忆梅轩

东北园景

据载,该园竣工之时,恰逢苏州知府送来朝廷旌表严国馨母亲朱氏赐建百岁坊的圣旨。金龙镶边的御匾高挂大堂正梁,街坊邻居蜂拥而至,争睹严家的荣耀和风光。在庆功宴会上,严国馨百岁老母朱太夫人,取仰慕先贤之意,将端园更名为羡园。从此,羡园亦成为人们羡慕之园。

东北花园

东南花园

0 阅读:5

弓长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