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秋老虎”来势汹汹,警惕儿童中暑!

我是佑佑 2024-08-11 19:48:44

每年夏季,均有高温引发的不幸事件报道:

例1,自驾进入日间温度 70℃的罗布泊,途中汽车故障, 3男1女因中暑、脱水导致死亡。

例2,夏日踢球半小时后,发生40℃高热、昏迷、抽搐,CT提示广泛脑水肿,诊断重型中暑、多器官功能衰竭。

我国重型中暑病死率高达10%-15%,若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可达40%,儿童是发生中暑的高危人群。

那么,什么是中暑?为什么中暑时机体会出现高热、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呢?

中暑是一种热相关性疾病,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或烈日直射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仅剩蒸发散热,产热大于散热),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等功能损害的疾病。

产热的来源和散热的方式

(1)产热:

骨骼肌和肝脏是产热的主要来源。安静状态时,产热器官是肝脏,而在运动状态下,骨骼肌则为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

(2)散热:

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散热的方式有4种,分别为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可通过以上4种方式散热,但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便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途径。

生理状态时,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恒定波动在36-37℃之间,也就是产热增加时,散热也相应地增加,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代谢水平高,基础产热率较成人高;大量运动或骨骼肌非自主收缩(如寒战后),产热会显著增加。

受湿度的影响

另外,在相同高温时,当湿度增加,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体感温度)会超过实际温度,当体感温度超过33℃时就容易发生中暑了。

重庆处于江河交汇、山川河谷地带,全年平均湿度达 70%-80%,闷热的夏天湿度经常超过90%, 相较其他地区或城市,在相同温度下,体感温度更高,更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时,人体核心温度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高温可引起热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组织器官缺氧等;

而大脑是对氧需求最大的器官,也是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一旦中暑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等表现;

重的还会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如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

所以,在高温尤其伴有高湿度的天气环境活动,若出现高热、头晕、昏迷、抽搐、意识不清时首先要考虑中暑。

1.高湿热环境进行运动量大、产热多的活动。

2.儿童热相关疾病最多的是与滞留汽车相关。

环境温度 20℃时,60分钟后汽车内部温度可达46℃,外界环境温度30℃时,30分钟后汽车内部温度就达46℃,并且打开车窗差别不大。

所以,除了车祸,车内中暑已成为车辆相关死亡事件的第二位原因!

快速降温是中暑急救的最重要措施。一提到降温,大家自然会想到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对于中暑,退热药物无效,因为药物退热是基于正常散热机制发挥作用,而中暑时散热机制失灵,所以中暑时的降温须以物理降温为主。

1)首先脱离高温环境,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头偏向一侧,脱掉过多的衣物,测量核心温度。

2)最有效的降温方式是冷水浸泡(传导散热),水应不断循环或搅动,身体除了头颈尽可能浸入水中(增加散热面积)。

3)如果没有条件,可以采取蒸发降温的方式,即使用风扇(对流散热)的同时向中暑者喷洒温水(蒸发散热),以带走身体大量热量;或者用冷的湿毛巾全身擦浴。

4)降温的目标:维持肛温在37-38.5℃之间。轻症经过以上处理会明显好转,重症患者需转入医院进一步处理,包括补液,监测器官功能障碍及促进恢复。

0 阅读:8

我是佑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