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50、这个园林有点奇

弓长历史 2024-03-16 06:09:14

园林,大都称某某园,它却以亭命名;常见的是开门见山,它却进门见山;人家高墙围院,它却把廊亭建在园外,你说是不是有点奇?

熟悉它的都知道一些,因为它有名气;不了解它的给你介绍,它就在苏州古城南,名叫沧浪亭。

沧浪亭门外之景

讲到苏州古典园林,从年代讲,应该从沧浪亭开始,因为它是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中历史最久的园林,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是宋代园林的代表。它的主人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1045年,苏舜钦从汴京来到苏州定居,出钱4万贯,买了唐末五代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进行修建,在园北建了一座沧浪亭,并将园命名为沧浪亭。为此,他还写了《沧浪亭记》,以作纪念。

沧浪亭及亭上对联

为什么要以沧浪亭来命名一座园林呢?这要从苏舜钦春风得意时遭受的一次打击说起。

苏舜钦(1008一1048),字子美,号沧浪翁,祖籍四川,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苏易简官至参知政事,父亲苏耆历任工部郎中,各道转运使,母亲是宰相王旦之女,岳父杜衍曾任当朝宰相。他早年蒙荫当上太庙斋郎。1034年,27岁的他考中进士,出任蒙县县令。他不仅人长得俊美魁伟,且聪明能干,志向远大,敢于直谏。1044年,经范仲淹推荐,他出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支持范仲淹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这时的他,可谓春风得意,但也危机四伏。

1044年,适逢进奏院祭神,按惯例祭神后聚餐欢乐。为此,苏舜钦与右班殿直刘巽商量用衙门卖废旧纸物的钱宴请同僚,并且请了乐妓助兴,他的多位好友闻讯一起参与。不料被御史王拱辰得知。王拱辰一群保守派对庆历新政本就反对,正想找错打击范仲淹、杜衍的政治改革,也知苏舜钦是改革先锋,见此机会,岂肯放过?立即安排手下弹劾苏舜钦。最后以苏、刘"监守自盗罪"重处,不仅苏舜钦被削职为民,参宴者中有十多位知名人士因此受到牵连遭贬逐、处分,范仲淹也因是苏舜钦的推荐人而提请辞职。史称此事为"进奏院事件"。

1045年初春,落魄的苏舜钦离京来到苏州,购地修园。修建时,他在园北临水处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沧浪亭,并以亭命园。他为什么要修这个亭,取这样的名字呢?这与他遭削职后的心情有关。本来他壮年得志,正准备试展才能,大展宏图,现在因公款吃喝,定个监守自盗罪重处,削职为民,心中十分郁闷,急需排遣,所以要买个宽大的园舍。不知是孟子文中的《孺子歌》启发了他,还是江边渔父唱给屈原听的歌吸引了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常在他脑中盘旋。他不想学屈原,众人皆醉他独醒,为了不愿醉去,宁愿投河。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世道如沧浪之水清,我则清洗冠帽,当官济天下;世道如沧浪之水浊,我则洗足修身隐居。正好,园北有条葑溪环园,所以他就在园北临溪建个沧浪亭,将葑溪权当沧浪,并在亭南边建了一道漏窗的复廊。复廊的北廊依溪萦回而建,倒影荡漾在溪中,与溪水相得益彰,不仅能让主人在此洗足吟啸,还形成了一道风景,成为未入园先见景的佳构。

临溪亭廊

萦回连廊

每当走进大门,苏舜钦就感到身入山林,身心得到暂时的舒展。

山景

山景

徜徉在山林小道,只见树木葱郁,花草笑迎。

春日里,碧绿的竹园,春笋钻土而出,争着拔节向上,令他兴奋。斑竹点点,似见湘妃之泪,又让他眼眶湿润。

夏日里,坐在亭边,眼望着外面的世界,他常一边唱着《孺子歌》,一边伸足入水,翻腾浪花,心潮起伏。

秋冬季节,他见草木凋零,心生悲秋之感。登上南边的看山楼,前面一片平畴,瞭望西南,青山起伏,白云飘游,佛塔耸云,似闻清心梵音。远处,白茫茫一片太湖,向南延伸,通向天边,水天一色。这时的他,一边饮酒,一边吟诵: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就这样,他或在家中"城市山水间"舒怀,或到吴中青山绿水中游玩,闲淡中疗了近四年,心中的伤依旧没有愈合。

1048年,四十一岁的苏舜钦经欧阳修等人请奏,被朝廷重新启用,任命为湖州长史。他未及赴任,却英年病逝。

欧阳修文曰: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的是无价的清风未能吹去子美眼中的阴郁,无价的明月未能照亮他前进的道路。

苏舜钦诗云:近水远山皆有情。可悲的是有情的近水没能洗涤他心中的愁苦,有情的远山没能引他去诗的远方。

以后,沧浪亭几易其主。南宋时为名将韩世忠所居,又称韩园。元明时曾改为佛寺。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将沧浪亭移到园内土山上。清道光、同治时又经修葺重建,直至今天。沧浪亭尽管时移千年,历经沧桑,但吴地人没有忘记苏舜钦这位开园之主,已将他列入园中五百名贤祠,永久纪念。

仰止亭

0 阅读:0

弓长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