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学科普怎么做?国家卫健委给出明确方向

妙菱看健康 2024-06-12 19:04:03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就需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而医学科普工作是关键所在。医学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

各地出台措施,激励健康科普工作

近年来,医学科普越来越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很多省份的卫生健康委更是将科普作品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核标准中。

·河南省

2023年5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河南省妇幼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方案》,要求三级妇幼保健院应设健康科普账号,每年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少于50篇科普作品、单篇科普作品平均阅读量达1万以上。

·四川省

在河南之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就印发了《四川省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三级妇幼保健院新媒体平台每年发布不少于50篇科普作品,单科普文章平均阅读量力争达到1万。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新媒体平台每年发布不少于20篇科普作品,作品平均阅读量力争达到3000人次。

·北京市

2023年3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指出职称评定的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科普作品、参与学术著作编写、科技咨询、科学评估、参与学术著作编写等工作为可选项目。

·上海市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上海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健康科普机制化建设,将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科普作品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陕西省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对公共卫生类别医师单独制定评价标准,明确科普作品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重庆市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将科普作品纳入医疗卫生人员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并对科普作品发布的载体做了明确要求。

从以上要求可看出,健康科普工作激励力度空前加大,并开始建立工作机制。

科普工作怎么做?国家卫健委给出方向

6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印发了《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主动投身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科普的专业性、创造性,并提出各地要加强科普激励政策。

1.围绕5大重点人群

未来3年,国家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围绕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产妇及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进行科普创作。

2.聚焦7个重点主题

聚焦近视防控、心理健康、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传染病防控、“三减三健”(包括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孕育等重点主题,不断创新健康科普的理念、视角、模式,向社会发布一批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作品。

并要求针对重要热点问题反复讲、持续说,不断强化公众意识。

3.鼓励创新科普方式

通过举办中国健康科普大赛,结合传染病高发季节时间特点、重大传染病防治主题日宣传活动等,开展形式丰富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进一步拓宽公众获取健康科普知识渠道,助力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鼓励科普人员创新科普方式,采用漫画、短视频、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科普。

4.激发全体医护潜能

提出打造一批健康促进医院。以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为抓手,通过医院全体员工的参与,有效配置资源,开展有组织的行动,优化医院环境,出台有利于医患的政策,激发医护人员发挥最佳效能,将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有效融入疾病防治日常工作各环节。

5.发起健康素养宣传月

方案提出,将每年6月份作为健康素养宣传月,组织策划开展健康相关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宣传活动影响力,掀起健康素养宣传推广的热潮。并利用现有法定节日、传统文化节日、卫生健康主题纪念日等做好健康素养宣传。

同时,《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到,要用好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机制。指导多地用好用足现有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激励政策,让更多医疗卫生人员享受到绩效考核、课题申报、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制度保障,更愿意投身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

净化科普环境,遏制虚假信息

如今,医学科普已成为百姓的“刚需”。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互联网平台越来越成为医学科普的重要阵地。尽管我国医学科普的格局、环境和机制已基本形成,但在内容质控、传播渠道和受众触达率等方面距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健康科普的日渐火爆,很多自媒体平台活跃着大量科普账号,但内容良莠不齐,很多假消息充斥网络,诸如“打九价疫苗怀孕几率下降40%”“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海洛因”“得了癌症没必要治”,甚至还有“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等,这种信息不仅无助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甚至会对群众造成误导,起到相反的作用。同时,自媒体也存在很多医生账号,但不断被爆出造假信息。如5月28日,百万粉丝网红医生“老陶说真话”因摆拍账号被封的消息就引起舆论热议。

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权威正确的医学科普不能缺位。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环境需要更加清朗,权威健康的科普作品应全方位、多渠道推送,虚假错误信息应得到坚决遏制。同时,落实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新媒体等方式,广泛传播优质权威健康科普作品;梳理一批健康谣言和虚假错误信息样本,加大对互联网不良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和处置力度,对于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的不良信息,及时处置辟谣,并依法追究传播者责任,净化健康科普网络环境。

编辑丨王申冲

审核丨卢璐

2 阅读:113

妙菱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