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估”横空出世,科创板迎重大机遇?

有连云 2024-06-13 13:16:57

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24年6月11日),以半导体为首的科技方向大涨,芯片股掀起涨停潮。同时,继“中特估”之后,A股再次诞生新名词,吹响了“科特估”的号角。

那么问题来了,“科特估”是个啥?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率先提出“科特估”的概念,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包括优势制造(如新能源车和通信等)、中国自造(如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和先进智造(如AI和生物技术等)。

“科特估”与“中特估”都是资本市场使命的一环

近期政策暖风不断,配合新“国九条”,方正证券研报提出,“科特估”的深层目的在于改善前沿科技融资环境。“科特估”与“中特估”相同,都是资本市场使命的一环,当前国内信用周期底部,“新质生产力”亟需大量融资,“先进智造”融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点领域。从估值与盈利能力的变化上,结构上“先进智造”更被低估,也因此更需要估值重塑。

取代2023年“高股息”(低风险) +“微盘股”(高风险)的“哑铃”组合,西部证券认为,一种“新哑铃”组合有望在后市持续跑赢,一端是“中特估”,另一端是 “科特估”。

科特估对应的是市场对战略稀缺性行业和新质生产力优质公司的低估。从行业来看,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包括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前沿科技进一步转化成为的未来产业。“科特估”企业应该满足战略稀缺性、创新程度高、质地好但估值偏低、有国际竞争力等条件,尤其是关键领域的高端装备、精密制造与新材料等,包括半导体、大飞机、机床、工业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以及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如国产算力、生物技术等。

大基金投资有望加速半导体国产升级进程

近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人民币,超过前两期之和。

开源证券表示,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加速推动关键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且会更加关注国内目前相对薄弱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相关环节。

预计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商将长期受益

博时基金表示,目前,半导体行业的估值正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国产升级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预计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商将长期受益。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状况,制造端的自主可控能力无疑是当务之急。预计大基金的第三期投资将延续之前的方向,继续对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投资,特别是在核心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领域。

“科特估”的带领下,科创板是否将迎来重大机遇?

科创板作为半导体上市公司的聚集地,含“芯”量较高。科创100指数ETF(588030)紧密跟踪科创100指数,目前规模、份额领先同类产品,流动性好。指数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子、新能源三大成长板块,并且对于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布局良好。无论是从基本面上还是政策上来看,科创100指数的反转趋势都非常明显,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 阅读:468
评论列表

有连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