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两千多年!考古汉朝现存的“桃花源”,感悟当时的农耕文明

幻梅看历史 2023-02-11 01:50:17

引言

汉朝继于秦后,结束分裂,延续统治,公元前202-220,分为西汉东汉两个历史时期。基于秦的经验基础汉很快实现大一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担任了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在承继先秦和秦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代延续 2000 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制度、政权模式、经济方式、文化体系、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居住方式、手工业技术等均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和创新,并全面趋向完备和初步范式化,形成系统的古代文明雏形。

中国农耕文化初现于新石器时代,是第一种以种植业为主的文明形态,也为中华文化形态奠定了基础。早期劳动方式及人口便是人们脍炙人口的“男耕女织”,再一代代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大大提高生产力, 自此人们可以自给自足生存。农业最早在中原黄河区域发展,而后随之生产了农业工具,大禹治水兴修水利,效率大幅度提升。随着多民族融合中原南迁扩大农业文明涉猎范围,农耕文化得以长期发展至今。

说了汉朝,又说了农耕文化,再来谈谈二者的联系。自秦朝开始,就大力倡导农业,“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汉朝在秦朝重视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更加注重对于耕作方式、工具的研究和创造,比如播种耧车、镰刀、耕犁、水排等等,还有区田法,代田法的开创运用,“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言苗稍壮,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都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考古学方面探究汉代的农耕文明以及聚落的变化。

一.农耕文明的含义

要想探究汉朝农耕文化的发展,首先有必要了解农耕文明的具体内涵。谈到,农耕文明的含义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是这样概括的,即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字。

“应时”指农业耕作应适合时令。古人种植注重气候气节,时间早晚对天气的影响,根据自然规律及生产周期种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应季果蔬”。时至今日科技大力发展农业大力提升,但不违背农时,尊重物候气候仍是农作人心中的铁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体现了古人对应时的重视乃至影响深远。

取宜:”因地、因物,再加上因时便是古人种植“三宜”原则。“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古时候的人的原则观念较为强烈,他们认定“三宜”的绝对重要性,不会轻易违背。

“守则”即遵守准则,准则就是关于农耕种植的基本规范与要求。

“和谐”则是强调一种稳定的状态,是自然环境、农业种植物和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实在。

我国古代的农耕思想是质朴务实的,百姓能认识到要想有所得必须有所为的道理,能踏实勤劳地耕作,同时对于自然也是十分尊敬畏惧的,若有天灾,导致最终几乎没什么收成,他们也不会持续地怨天尤人,而是会进行一个虔诚的祈祷,而后继续务实耕作,期待下一年的丰收。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农耕文明要想真正的蓬勃发展,需要的条件还是很复杂多样的,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而汉朝的农耕环境真的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条件吗?

二、汉代人民是否真的幸福,深入考究那段历史

虽然我国秦汉时期能较为重视农耕文化的发展,但毕竟是脆弱的小农经济结构,帝制皇权、官僚地主剥削压迫,无一不使得农民的日子仍不好过。刘邦夺取天下大业时期正值乱世,诸侯并起,再加上受先秦暴政的影响,百姓尽使田地,没有收成,饿死的人数不胜数。

汉朝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善这一情况,尽量稳定政局和天下百姓,汉高祖刘邦甚至下令允许贩卖人口,“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匈奴的部落自然不安定,纷纷谋反以求大权,汉武帝时期由此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攘四夷广土斥境”,也没有注重改善国内农民百姓的不良情况,因此人相食每天仍在不断上演。

而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由于政治相对稳定些了,他们更加着重于提升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汉文帝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甚至做出了免收全国农民田租十三年的决定。他在位期间十分节俭,严格控制国家开支,打击官僚贵族的一些奢侈浪费行为,切实减轻了人民们的负担。

此外他们认识到想要国家安定长久,农业必须要发展稳定起来,百姓才会真真正正的拥护汉朝。文景二帝根据户口比例大小设置了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赏赐,多次下令劝课农桑,鼓励农民加大生产活动。不仅如此,在每年春耕时,他们甚至会亲自下田,与百姓交流耕作的一些方式方法,这给当时的朝中百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百姓因此感恩戴德,对其更加衷心,这个时期即为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时期。

但是客观谈论这段历史,不得不做出说明的是,文景之治时期相较于之前的汉朝前期,农民的生活状况的确更加好了,但也并不足以达到“小康”。

晁错的“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一句话介绍了西汉初期普通农民的家庭组成,其实虽较之前有所提升但仍然比较属于比较的贫穷困苦,为了保证全家温饱负担还是很大,而且发展农业必然是靠老天爷吃饭的,倘若遇上了水旱之灾,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总的来说在呈现一个慢慢向好的状态,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考古汉代农耕聚落,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说到聚落,首先要理解它的大致含义,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房屋建筑,更包含着其他与居住有关的生活要素,如生产生活的设施等。一般被分为两大类,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由于汉朝距今时间久远,当时的生产力较为落后,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是乡村聚落。乡村聚落,按平面形态可分为团聚型(集村),即块状聚落(团村)、条状聚落(路村、街村)、环状聚落(环村);散漫型,即点状聚落(散村)。通过一些考古的遗址,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那段时期的农耕文明,感悟汉代百姓的生活特点。

以甘肃西汉水上游地区汉代聚落遗址为主要例子分析

该遗址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郊 1.5 公里处三道壕村,太子河西岸,具有约 4 平方公里的遗址面积,属于河流冲积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据史料记载,自从战国中叶起,燕国就曾在此地进行了一些开采铜矿、铁矿,炼制农具、兵器、货币等活动。该地区环境相对优越,气候条件地形条件都不错,又具有相当多的矿物资源,越发成为历朝历代汉代所重视的区域。汉朝也不例外,建立后统治者下令在辽阳东南部大规模开采铁矿冶铁。因为有人的长期存在,相关聚落也就逐渐形成了。

据《汉书》记载:“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则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民饮食以笾豆,都邑颇放效吏及内郡贾人,往往以杯器食。”足以可见,随着人口不断流动迁移,这里的生活文化和百姓生产技术都逐步提升起来,成为越来越成熟的聚落。

1955年,我国派出相关考古学家对于此地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多处居民居住遗址,这些基本都是由房屋、水井、厕所、畜栏、土窖等组成的。在每处具体的房址内部以及一些下部灰层中可以发现许多遗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农业农具,如铁、锄、镰等,与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基本符合,确定了这样一些铁具就是汉朝农民常用的农具。除此以外,还发现有畜栏的遗迹,似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流域的百姓还从事一些畜牧业的生产。

通过一些铁器,可以推测古代这里的聚落人民以农耕生产事业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的生存,而后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还有一些其他的汉代聚落遗址,例如北京房山拒马河流域汉代聚落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采集到了陶釜、盆、豆、板瓦等,在南尚乐镇北还采集有陶范。且发现距河流越近,考古出的遗物越多越丰富,这也验证了水是文明的发源地这一说法。

云南滇池盆地汉代聚落遗址: 2008 年对云南滇池盆地东南部近湖冲积平原和台地区域聚落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了多达 43 处遗址,包括了石寨山文化和汉文化,对于所挖掘出的陶片和瓦片,在进行了具体的考究后验证了这是东汉时期的,该遗址也被判定属于东汉时期遗址。

等等,汉代的遗址在全国分布的太多太多,只是规模大小有所差异,但是深入挖掘考究总会在一些出土文物上发现一些汉文化的缩影,有利于我们探索当时聚落人民的生活方式。

结语:

认识一段历史的方式有很多,而考古无疑是其中最实际最直接的方式。考古学通过对于汉代农耕聚落的一系列考古研究,收获颇为丰富,意义非常巨大。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的收集记录汉代农民生产生活信息,从而更好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体悟我国古代聚落文明的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必须要知道的是,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百姓生活温饱的基本问题解决,才能有精力更好的从事更高文明的生产活动,自古以来,农业是中国经济命脉所系,社会基础及其功能均随‘三农’荣枯变化。我国汉代农耕文明从某种意义上奠定了我国千百年来农耕文化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汉书·食货志》

《汉书.夏侯胜传》

《汉书·匈奴列传》

《后汉书》

《史记·匈奴列传》

1 阅读:52

幻梅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