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5月,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来到了大渡河。
面对汹涌的大渡河,这位善于用兵的将军并没有贸然渡河,而是选择买通了久居于此的彝族头人,在他的带领下率部走了小路来到安顺场。他打算率军从安顺场渡江,当时清军也并未在大渡河对岸防御。
不过天不遂人愿,当夜开始的大雨导致河流暴涨,最终也让四川总督骆秉章得以有机会在对岸布防。为了“万无一失”,骆秉章还出了更大的价钱买通了彝族土司来截断石达开大军的退路。
多次抢渡不成,又遭包围且粮草用尽,石达开自知已无生路,随即便决定舍命以全三军。之后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很快便被处决。至于他所率领的太平军,清军在收编后却随即背信弃义,将大部分坑杀。
而历史的作用就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七十多年后又有一支队伍来到了大渡河畔,他们同样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境遇。
后有国民党薛岳所率十万追兵,前有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杨森等大军堵截,国民党军甚至还喊出了“让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口号,情况之危殆可想而知。
如之奈何?
红军到达大渡河1935年5月20日,中央红军先遣司令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率部到达泸沽。彼时的中央红军刚刚渡过金沙江跳出包围圈,准备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毫无疑问大渡河就成为红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当时红军面临的选择并不多,一条大路是泸沽—登相营—大树堡,而后渡河北上;另一条则是泸沽—冕宁——安顺场而后渡河北上。
很显然,这第二条线路中的安顺场就是当年石达开的滑铁卢兵败之处;而且还有一点即便是过去了七十多年,当地的彝族民众对于汉人也仍是极其排斥。不过,刘伯承、聂荣臻却还是如石达开一样选择了小路。
这当然不是他们不知道石达开的故事,而是根据实际做出的部署。
在侦察小组给出的消息中,他们已经得知刘文辉在第一条的大树堡对岸布置了重兵;而且他们对红军队伍、对党有着充分的自信,笃信自己一定可以说服彝族人。
当然了,疑兵也必须是有的。
左权、刘亚楼奉命带领第五团佯装从大树堡渡河,刘伯承则率1团经由彝族区域,期间要求红军战士严格遵守民族政策、秋毫无犯。
可是即便是严格遵守民族政策,伊始也不免遭到了彝族民众的排斥。行进中红军更是屡屡被拦住要钱,红军则一路给钱,一路宣传民族平等宣传反抗军阀,即便是被抢武器、被扒衣服也仍是心平气和。彝族民众也并非不通情理,在看到红军与以往的军队不同后,彝族头人小叶丹被打动了,他出面与刘伯承讲和,并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有了小叶丹的支持,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而安顺场的国民党军则没有料到红军如此迅速,很快便被消灭。
可是问题也很快出现了——缺少船只渡河,偌大的渡口只有一条小船,这显然不能满足大部队过河的需求。
其实就连能够能够拿下安顺场,这条小船都有着巨大的幸运成分。
当时刘文辉打算在对岸架设机枪阵地,同时火烧安顺场,如此以来红军就没有休憩的场所,也难以渡过大渡河。不过却因为赖执中的阻挠作罢,因为这个赖乃是国军营长,安顺场也有他大量的私产。
显然摆在刘伯承面前的紧要问题就是渡河。此时的大渡河也是5月,一如七十多年前,河流也仍旧湍急,于是找到经验丰富的船工就迫在眉睫。
红军在一番打探后,了解到了当地最好的船工,船老大名唤帅仕高,便找上了门。不过由于国民党的抹黑,帅仕高去也选择避而不见,还是红军战士苦口婆心宣传外加他看到红军战士一个个穿得破破烂烂才相信红军不是那些军阀部队。
就这样第二天帅仕高找来了4名船工,载上了17名红军战士开始强渡大渡河。
对岸的国民党有一个营的防御,子弹嗖嗖而至,帅仕高驾驶船只闪转腾挪,既要躲避个攻击,也还要防止船只触礁。
另一面,刘伯承也指挥岸上的红军对对岸的国民党军进行火力压制,这些对岸的国民党军本就是些散兵游勇,也多是出工不出力,多方面打击之下国民党军败退。
而后红军修复了四条被破坏的船,帅仕高也找来几十个船工,开始了转运红军战士,虽然已经尽心竭力可是仍是十分缓慢。
就这样一番商议后,在保证继续渡河的同时,另派林彪帅一军团五军团左右策应,抢夺泸定桥。七天七夜的运输后,7000多名红军渡过大渡河。帅仕高的功劳,可谓是居功至伟, 为此彭老总还给了他8块大洋。
不过,帅仕高之后的经历却十分坎坷。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迫害,他隐姓埋名,做过各种力气活,包括不限于纤夫、矿工,最后更是因为生活落魄沦为了彝族头人的奴隶。
而对于这位有着大功劳的船工,身为亲历者的刘伯承并未忘记。
在解放大西南开始后,刘伯承了解到帅仕高至今仍下落不明,便命人成立工作组,寻找帅仕高在内的船工,好帮助他们回到家乡安居乐业。就连彭德怀也重视有加,指示一定要找到帅仕高。
直到鲁瑞林到凉山剿匪,才发现沦为奴隶的他,随后他被接到安顺场,分到了房子、生产工具,后来他结婚生子。
之后还得到了彭老总、杨得志等多为元帅、将领的看望。
1995年,84岁的帅仕安去世。
之所以石达开与红军的结局不同,无外乎就是民心向背的问题。而只有真正的得民心者,才能无往不胜,才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