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的阿勒泰》:散文诗式的影视化表达

拖鞋哥MFA考研 2024-10-20 17:43:53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那里的语言如同清澈的河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我们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也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简单而真挚。

“草原鼓胀着力量,草原上的每一株草都在风中顺着风势迅速生长。”在原著小说《我的阿勒泰》中,作者以极富文学化的方式,通过第一人称讲述着童年时期富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成长经历,迁徙、游移、不定充斥着作者的纯真稚嫩童年,以文字激活阿勒泰地区牧民的生存状态与壮观景致。而根据小说改编的剧集《我的阿勒泰》更是以影视化的手段,实现了原著散文诗式创作灵魂的建构,达到了诗意化的表达,收获了豆瓣8.7分的超高口碑。

01

鲜活人物的灵动叙事表达

首先,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不管是主演还是群演,都具备强烈的真实性特征。黝黑的肤色、民族的着装、方言对话的设定等方面轻而易举地将观众带入到特定地域性的场景设定之中,通过质朴的台词展现出游牧民族最为寻常的真实生活状态。

其次,当剖析到具体的人物关系时,在更细致的人物关系逻辑之中,值得挖掘的是生长在阿勒泰地区的汉族少女李文秀与在老家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侠之间幽默式的母女关系呈现。运用台词、演员动作将喜剧元素融入到抒情化叙事之中。并且,将有趣的情节融入剧情的推进,例如李文秀帮助开小卖部的张凤侠四处要账但却因人生地不熟而四处碰壁,闹出不少糗事。而回归李文秀的人物弧光本身,她是一个灵动而鲜活的人。即使处处阻碍但仍追寻着文学的梦想,踏着疆土自由的风,做着年轻时候最狂野的梦。

02

视听语言的诗意化处理

在构图设计的视觉效果搭建上,空镜头的拍摄似乎将观众带入到新疆别具一格的纪录片创作质感之中,森林、草原、戈壁等景致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异化视效,营造奇观式的画面气氛。同时,很多场景善用阿勒泰的地域特征与优势,设计留白构图,将诗意与哲学融合,突出呈现阿勒泰地区的辽远与宽阔。运用自然的宏伟凸显出人的渺小,而渺小的人存在于自然世界之中,坚定地探寻着自身的价值归宿与生存意义与空间的无限定,以旷远、寂寥营造未知与神秘,以冲突、不解汇聚弥合与安逸。

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成功地建立了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构图、色调、摄影手法等元素营造了浪漫主义的气氛,实现了对于影视作品艺术性的完美呈现与表达,而在情节与叙事的处理上,循序渐进,一步步搭建起完整而缜密的叙事逻辑框架,实现人物关系网的缕顺,满足了商业性的强叙事逻辑,实现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平衡搭建。

03

现代文明与历史延续

现代文明与历史延续的生活习惯之间的碰撞与纠葛。《我的阿勒泰》开场便聚焦于正在城市里打工的女孩儿们,当镜头场景一转,观众跟随着周依然踏上寻找开小卖部母亲的路时,现代城市与原始牧民生活的差异化变得显著起来。同时,在情节和细节的设定中,导演还添加了习惯于在草原生活的牧民携带着刀具来到车站乘车的剧情,通过桩桩件件的小事体现出现代文明与牧民文化的相撞、冲突、包容、和解......

《我的阿勒泰》在展现文明冲突的同时,也为很多被现代文明所冲击的、处于精神焦虑状态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灵魂栖息之所。《我的阿勒泰》以其淳朴的人际关系、纯粹的爱情故事、感人的家庭关系等因素,凝聚出属于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独特的精神气质,展现文明的情怀与渊源。去年大火的“解压剧”《去有风的地方》与《我的阿勒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以非城市化的视角,聚焦于喧嚣之外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存在价值,深刻传递了松弛与治愈的精神文明状态,以敏感与鲜活构筑心境的融汇与曼妙。

总的来说,《我的阿勒泰》实现了非虚构的理想主义化呈现,在自由、浪漫、真挚中叙说热烈与生命力,彰显着哈萨克族人充满豪情的民族性格与人格魅力,牵动着女性坚韧又坚定的荧幕形象树立,探讨着世界万物的存在性价值。“我的”阿勒泰渐渐汇集成“我们的”阿勒泰,每个人都牵涉进剧集精致的观感之中。

0 阅读:0

拖鞋哥MFA考研

简介:拖鞋哥MFA考研为考取广播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