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人生,错了吗?为什么那么多人抨击我?

悦木Ivy陪娃成长 2023-10-27 20:33:10

有网友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和爱人向来都认为孩子健康就好,快乐就好,现在孩子还小,我不想让她太早去幼儿园。”

让她没想到的是,她遭到了一群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亲戚的各种抨击,这让她感到非常苦恼。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什么是快乐?

快乐,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感受,正如那句“子非鱼,安之鱼之乐”。从生理上来说,快乐不过是身体之中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是大脑的奖赏系统。

孩子在家呆了一整天,看了一集小猪佩奇,被逗得哈哈大笑,她很快乐。她跑到卧室跟妈妈分享好玩的剧情,中途摔了一跤,嚎啕大哭,那一刻,她不快乐。爸爸下班回来了,陪她一起吃饭,还送给了她一个最喜欢的玩具,她又破涕为笑。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离开妈妈,各种被老师约束,她不快乐;可是转眼间,认识了一个同样喜欢小猪佩奇的小伙伴,两人无话不谈,她感到无比快乐。

所以为什么认为,孩子不上幼儿园就比上幼儿园快乐呢?

我想可以简单地把快乐分为两种,一种是满足当下生理需求和欲望的快乐;另外一种,是在努力达到某个自己价值观下的追求后的快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快乐。

无论是哪种,身在其中的人,当下的快乐感是实实在在的。

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看,往往会先体验到第一种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体验到第二种快乐。

什么是快乐的人生?

那么既然把问题拉到了“快乐人生”的尺度,至少应当把视线也切换成长线的。比如“散尽家财换取一日纸醉金迷的快乐,往后余生穷困潦倒郁郁而终”,算不算真正的快乐一生?

我不想说第二种快乐就一定比第一种高尚,但放在人生的长河之中来讲,压抑第一种快乐,苦行僧似的追求第二种快乐;或者陷在第一种快乐中放纵自我,无法自拔,显然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两种快乐互相平衡和交织的人生,才有可能被称得上是快乐的人生。

但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客观地认知和把握第一种快乐;引导孩子体验和追求第二种快乐。因为追求第一种快乐是人的本性,是不用教的!而第二种快乐,孩子们,甚至某些成年人都往往看不到它的宝贵之处。

还有一点,有相当多的快乐是有门槛的。有经济上的、有精力上的、有资源上的。

哪怕单纯吃饱喝足的快乐,是不是也需要有个至少低保的收入做支撑?肚子都填不饱的情况下,如何体验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快乐?不经过持续的努力,怎么体验马拉松赛场上拿冠军的快乐?

所以,不基于任何基本盘的“快乐人生”规划,只会是空中楼阁。

什么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就等于不抓孩子学习?“快乐教育”就等于不让孩子受束缚?“快乐教育”就等于晚上学甚至不上学?

快乐教育,不应当这么肤浅。

个人认为,这位网友根据自家娃的发展情况,选择晚一点上幼儿园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将晚上一年学和快乐人生挂钩,有点过于宏大叙事了,站不住脚。

“太早上幼儿园”,多早算太早?如果孩子3岁了,各方面能力都符合入园条件,就不算早。如果觉得孩子发展不到位,多留一年,也没什么,非常平常的选择而已。

当然了,抨击她的亲戚们,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

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以很快乐;永攀科学高峰,也能很快乐;可是如果一个有能力享受后者的娃,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回家种地,那么他在田间地头偶尔抬头看天之时,会不会多出几分怅然呢?

不管是躺平还是鸡娃,真的没有什么值得上价值的东西。家长如果以“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负载,以便他这一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争取快乐、享受快乐”为目标进行养育,就不会为他人的抨击、攀比而心旌动摇了。

最后给一个忠告吧:千万不要因为一些想当然的想法(对教育体制的不屑等等),早早地放弃了追求第二种快乐的可能性,这真的很遗憾。

0 阅读:147

悦木Ivy陪娃成长

简介:俩小学生妈妈,日常分享教育规划、学习资料、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