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侯伐郑”到“齐人伐郑”!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8-26 03:06:07

鲁僖公七年,《春秋》的第一条记载便是,“齐人伐郑”。这条记载的特别之处在于,就在前一年的夏天,正是在齐桓公的率领下,齐、宋、鲁、卫、陈、曹六国诸侯之师,才刚讨伐过郑文公不久。当然,这一次的诸侯伐郑是失败的,因为楚成王搞了个“围许救郑”,所以伐郑之役,无疾而终。

算起来,从齐桓公称霸以来,即从鲁庄公十五年开始,到鲁僖公六年的25年中,齐国单独进行的军事行动那是寥寥可数的。因为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在鲁庄公二十八年,齐桓公在周惠王的要求下,对卫国进行了一次讨伐,并“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春秋》记载“齐人伐卫”。第二次是鲁庄公三十年,《春秋》记载“齐人降鄣”。这也算是齐桓公组织的一次单独军事行动,但针对的却是鲁国。第三次也是鲁庄公三十年,《春秋》记载“齐人伐山戎”。《左传》记载是“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可见这次军事行动前,齐桓公与鲁庄公是进行了会晤,但估计鲁庄公病重,无法跟随,所以齐国只能单独远足救燕了。

为什么在鲁僖公六年的春天,齐桓公要伐郑?这当然是明摆着的。因为郑文公明显与齐桓公三心二意,且不听召唤,甚至和楚国在暗地里媾和,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态。如果处理不好,如果郑国就这样离心离德下去,那齐桓公的同盟体系就有可能真的崩溃!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许国在去年已经就投降楚成王了!而陈国,完全有可能是下一个。下剩有点力量的,也就只有宋、鲁、卫、曹了!但鲁国、卫国,丧乱不久,国力定然孱弱,而曹国,一直就不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角色。所以,在同盟体系中,郑国非常关键!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关键,在国际心理因素上也是至为关键的。所以,齐桓公必须得制服郑文公,除非不想当霸主了!

但是,为什么齐桓公不再使用诸侯之师伐郑呢?我能想到的理由有四个方面:

第一,在上一年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齐桓公率领诸侯之师伐郑,最终无疾而终。因此,进入第二年后,齐桓公就不好再继续使用诸侯之师了。因为如果继续使用诸侯之师,必然导致诸侯国内事务,尤其国内的经济活动被耽搁,进而造成诸侯在国内矛盾的上升。所以,从节制使用人力、财力的角度,齐桓公不得不决定由齐国单独进行伐郑之役。

第二,齐桓公不得不考虑,为了防止上一年楚成王“围许救郑”场景的再次发生,也只能齐国单独伐郑。因为如果宋国、陈国的军事力量没有被动用,则楚成王就很难复制“围许纠正”之计。因为,有宋国的存在,宋国本身就有可能迅速采取军事增援措施,以防止陈国被围。所以,从军事角度上看,不使用诸侯之师是明智的。

第三,齐桓公与郑文公之间的矛盾,是因周王室的权力之争引起的。齐桓公偏袒王世子姬郑,郑文公为此逃盟,毕竟都是周王室这个大旗下的内部矛盾,尤其在郑文公有周惠王撑腰的情况下,其他诸侯自然是不愿意介入的。所以笔者认为,齐桓公不使用诸侯之师,也可能无法与诸侯达成一致意见有关。

第四,齐国的军事能力,在伐郑一事上,应该是绰绰有余的。这是因为,只有在齐国力量能单独且轻而易举压服郑国时,整个同盟体系的维持才是有可能的。所以,齐桓公必须显示齐国的军事力量,从而为继续霸权续命。当然,军事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军事资源,而是为了求得郑文公的妥协!

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齐桓公选择单独讨伐郑文公是明智的,也是符合当时实际需要的,更是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

之所以说齐桓公单独伐郑是无奈之举,其原因在于,使用诸侯之师,当然就需要举出“仁义”之师的名头,而且也会制造出“出师有名”的理由,从而更具有正义性和号召力。其次,使用诸侯之师,齐国的战争动员水平自然会降低,国力损耗会下降。这对齐国都是有利的。但无奈的是,这次齐桓公伐郑,还能找到“仁义”之名吗?还能做到出师有名吗?其实很难!

而相反,如果齐桓公的伐郑之役,在郑国遭受挫折,那就很危险了!其危险性在于,齐国单独伐郑的失败不是没有可能,而一旦失败,齐国霸权就从此结束了!

因为,除了郑国自身的军事力量,楚国的直接增援,乃至直接介入也是有可能的。尤其从距离上看,楚文王派出人马,或直接率领大军从南阳直达新郑,也要比齐桓公的大军来到新郑更近,也更方便!

所以,从“齐人伐郑”的真正目的来看,就是为了实现郑文公的屈服!对于这一点,郑文公是非常清楚的!

0 阅读:3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