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额终身寿:黄昏的余晖与神明的告别

从阳看商业 2024-03-22 03:13:04

在历史的舞台上,每一个落幕都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当增额终身寿险如同神明般逐渐淡出市场,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是黄昏的余晖,还是神明的告别?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实的声音往往被淹没在无数的猜测与质疑之中。对于增额终身寿险的下架,我心中早已有万般思绪,但每每提笔,都担心陷入误解的漩涡。毕竟,这是一个涉及众多投资者利益与情感的话题。

然而,当市场的喧嚣渐渐平息,当这些产品如同星辰般逐渐陨落,我觉得是时候揭开这个秘密的面纱了。

不仅仅是为了解答你心中的疑惑,更是为了向那些曾经辉煌过的产品致敬。

接来了,我们来聊一聊增额终身寿险背后的故事,在黄昏的余晖中,或许我们能见证神明的告别。

01.黄昏的余晖

在社交媒体的大潮中,关于这次产品陆续停售的解读如同繁星点点,层出不穷。

主流的观点认为,保险公司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于是选择了“惜售”。这种解读,乍一看似乎有些模糊不清,但细细品味,却如同王家卫镜头下的都市人,虽然步履匆匆,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深意。实际上,这种解读不仅没有偏离真相,反而像是被幸运之神眷顾,一箭穿心,直击要害。

这次产品陆续停售的直接原因,正是“报行合一”的政策调整。

“报行合一”,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和权威。它如同一道隐形的门槛,将过去与未来分隔开来。在过去,保险公司或许还能在政策的缝隙中寻找到一丝喘息的机会,但现在,这道门槛已经被抬高,再也不能轻易跨越。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如今却如同被时光遗忘的明星,逐渐淡出市场的视线。它们曾经是市场上的宠儿,如今却只能在黄昏的余晖中,与神明做最后的告别。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总有新的机会和挑战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怀念那些逝去的产品的同时,也期待着未来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

02.神明的告别

在报行合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秘密——“降低负债端成本”。听起来有些晦涩难懂,其实它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开销,只不过在这里,开销的主体变成了保险公司。

那么,说这一轮产品停售是因为保险公司压力大,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他们得面对投保人的兑付义务,这就像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责任。保障型的产品,未来可能面临赔付;而储蓄性质的产品,未来则面临着兑付。

那么,如何降低这负债端成本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让产品卖得更贵一点。原来你承诺给客户4%的收益,现在改成3.5%;如果还是觉得高,那就再降到3%。这就是一轮又一轮预定率下调的过程,就像是在玩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在这场游戏中笑到最后。

不过,明眼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里有一个问题:“3%也好,3.5%也好,真的高吗?”确实,过去十年人身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都在年化5%左右。用5%来覆盖3.5%的预定利率,真的有那么难吗?

理想情况下,这并不算难。特别是在长时间下,即便是投资收益上蹿下跳,大概率也会被时间平滑。但问题是,保险公司能挺到长期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再来说说人身险行业的经营特点。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前几年大概率是亏损的。同样,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前几年大概率也是亏损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费用成本。这些费用主要都发生在前几年,就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未来的收益能够覆盖掉这些成本。

所以啊,别问我费用是什么,别跟我装小白。在这个行业里,每个人都得是明白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费用的高低,犹如生活中的甜酸苦辣,都反映了我们获取收入的效率。就像那些穿梭在繁华都市的商人,谁不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呢?

人身险的经营,就如同一段长跑,既需要耐力,也需要策略。如果一开始就跑得太快,消耗了太多的体力,那么未来的路,将会变得异常艰难。毕竟,就像雪球一样,收益会越滚越大,但压力也同样会累积。

所以,相对于那些复杂繁琐的调整,“报行合一”更像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它要求我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取保费,就像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精打细算,节约每一分钱。

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做到表里如一,不能表面一套,私下一套。小账、暗账,这些都是要不得的。我们要让“报”和“行”真正合一,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前几年出现问题呢?其实不用担心,这就像是为我们的长跑打上一个坚实的补丁,既解决了长期的问题,又缓解了短期的压力。这样的组合拳,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智慧和决心。

“报行合一”对人身险的所有产品都有影响,但其中,增额终身寿险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这类产品对于投保人来说,实在是太透明、太实在了。

两类寿险产品如同两朵盛开的花朵,各自绽放着独特的魅力。一类是那保证类产品,它如同那盛开的玫瑰,妖艳而热烈,以其明确的保障和承诺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另一类则是非保证类产品,它更像那清新的百合,淡雅而随性,随风摇曳,随遇而安。

但是,你说哪个兑付压力大?显而易见了。

0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曾写过:“我们并不清楚未来的产品走向如何,但不论如何变化,这些产品最多会和报行合一之前持平。也就是说,从利益角度来看,收益不会更高。所以,现在可能是下手的好时机之一。”

但这只是故事的前半段。故事的后半段是,保证类的产品,可能会逐渐减少。这既符合现阶段保险业的发展要求,也符合保险业的客观发展规律。毕竟,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不会以保证类的产品为主。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一些事,可能会被我们留在昨天。但当我们再次回首时,会发现那些曾经的经历,都成为了我们宝贵的财富。然后,在一个相似的黄昏时分,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已经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0 阅读:4

从阳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