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有望获批的10款新药!

明宇抖 2024-09-06 16:03:36

2024年悄然过半,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上半年国内获批上市的新药共有 87 款(不含改良新药,包括新适应症获批)。展望 2024 年下半年,NMPA又将批准多少款新药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Insight 数据库基于当前上市申请中的新药项目和平均审评时长,预测了下半年有望获批的创新药物,数据显示共计 56 款,其适应症涵盖肿瘤学、皮肤病学、内分泌学和消化病学等多个领域。现从中选出 10 款进行解读。

来自:Insight 整理

01 绿叶制药:芦比替定

2023 年 6 月,绿叶制药宣布其注射用芦比替定针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适应症在国内申报上市(受理号:JXHS2300049)。

早在 2020 年 6 月,芦比替定就获得 FDA 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接受铂类药物化疗期间或期后出现疾病进展的 SCLC 成人患者;2023 年 3 月,芦比替定拟纳入优先审评品种,进一步加速其上市进程。

芦比替定是一种源自海鞘素的化合物,通过与 DNA 小沟中的鸟嘌呤残基结合,引发 DNA 断裂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芦比替定还能够引起 RNA 聚合酶 II 的降解、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调控肿瘤微环境,从而展现出多方面的抗肿瘤作用。

单药治疗方面,芦比替定在中国 SCLC 患者中的 IRC 评估的 ORR 为 45.5%,耐药复发患者的 ORR 超过 30%。联合治疗方面,2024 ASCO 年会披露的 Ⅱ 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芦比替定与伊立替康联用在 SCLC 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 CTFI 超过 30 天的亚组人群。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据悉,芦比替定最初由 PharmaMar 进行开发,2019 年 4 月绿叶制药获得该药物在中国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芦比替定医药交易

02 科伦博泰:芦康沙妥珠单抗

在乳腺癌领域,科伦博泰于 2023 年 12 月申报上市的芦康沙妥珠单抗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获批(受理号:CXSS2300093)。

TROP2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呈现显著高表达,当前针对 TROP2 靶点的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领域。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由默沙东与科伦博泰联合开发的 TROP2 ADC,它在今年 3 月获得 NMPA 授予的第四项突破性疗法认定,适应症为一线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 PD-L1 阴性三阴性乳腺癌。

在 ASCO 2024 年会上,芦康沙妥珠单抗带来了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 OptiTROP-Breast01 和针对 SCLC 的 OptiTROP-Lung01 的研究成果。

OptiTROP-Breast01 研究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相较于化疗组在 mPFS(5.7 个月vs 2.3 个月)、6 个月 PFS 率(43.4% vs 11.1%)以及 ORR(43.8% vs 12.8%)等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尤其是在 TROP2 H 评分>200 的亚组患者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 mPFS 为 5.8 个月,化疗组为 1.9 个月。安全性方面,该药物与 Ⅰ 期、Ⅱ 期研究表现一致,无新的安全事件发生。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在 OptiTROP-Lung01 研究中,患者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与 KL-A167 两种不同剂量组合治疗。队列 1A 的 ORR 为 48.6%,DCR 为 94.6%,mPFS 为 15.4 个月(6.7,NE),6 个月 PFS 率为 69.2%。队列 1B 的 ORR 达 77.6%,DCR 为 100%,mPFS 未达到(8.4,NE),6 个月 PFS 率为 84.6%。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总体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今年 ASCO 年会的突出表现,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作为科伦博泰的核心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不仅在乳腺癌和肺癌中显示出潜力,其通过默沙东推进的全球三期临床试验还覆盖了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多个瘤种,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03 大冢制药:第三代 Bcr-Abl 激酶抑制剂

2023 年 5 月,大冢制药第三代 Bcr-Abl 激酶抑制剂泊那替尼在国内申报上市(受理号:JXHS2300044),有望于今年下半年获批。

今年 4 月,该产品就被 CDE 纳入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涵盖三个领域:1)对前期治疗产生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复发或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3)携带 T315I 突变的 CML 或 Ph+ALL。

目前,泊那替尼多个三期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在 2024 年 ASCO 年会上公布的 OPTIC 研究数据表明,对于携带 T315I 突变的 CML 患者,泊那替尼表现出显著的长期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在该研究中,采用 45 mg 的起始剂量,并在达到 BCR::ABL1 IS ≤ 1% 后将剂量降至 15 mg。这一剂量调整策略在疗效与安全性之间提供了最佳平衡。

在 2024 年 EHA 年会上公布的 PhALLCON 研究结果显示,泊那替尼联合低强度化疗作为 Ph+ ALL 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标准治疗方案伊马替尼。研究表明,在监测期间的任何时间点,泊那替尼在不同年龄亚组和 BCR::ABL1 突变亚组中均实现了更高的 MRD 阴性率。各亚组中,泊那替尼组的 PFS 是伊马替尼组的两倍,同时其安全性与伊马替尼相当。

不仅如此,泊那替尼作为 Ph+ ALL 一线治疗的 III 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显示泊那替尼联合降低强度化疗方案的疗效显著优于伊马替尼。

泊那替尼临床试验结果

04 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罗氏与礼来均有突破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涵盖众多亚型,每种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遗传标志和临床表现。

在这一领域,罗氏第二款 CD20/CD3 双特异性抗体莫妥珠单抗和礼来可逆性 BTK 抑制剂匹妥布替尼分别针对不同的 NHL 亚型。前者主要用于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后者则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这两款药物均在 2023 年 12 月申请上市,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获批。

罗氏·莫妥珠单抗

莫妥珠单抗是一款 CD20/CD3 T 细胞衔接双特异性抗体,旨在靶向 B 细胞表面的 CD20 和 T 细胞表面的 CD3。这种双重靶向策略能激活并重新定向患者的 T 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蛋白来清除恶性 B 细胞。

在关键 II 期研究的 3 年随访中,莫妥珠单抗显示出较高 CR 率和长久的临床疗效。中位随访 37.4 个月后,患者的 CR 率达到 60%,其安全性概况可控,并与先前报告一致。在治疗结束后中位 18 个月,有证据显示 B 细胞得到恢复。目前,欧盟委员会和 FDA 已批准该药物上市,用于治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

在淋巴瘤领域,罗氏还基于 CD20 和 CD3 两个成熟靶点的组合推出了格菲妥单抗。该药物于 2023 年 11 月获得 NMPA 的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这也是国内获批的首款 CD3/CD20 双抗。

作为双抗研发领域的领跑者,罗氏已陆续布局多个双抗技术平台,除以上两者外,罗氏还有 2 款双抗药物获批上市,分别是治疗 A 型血友病的艾美赛珠单抗以及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法瑞西单抗。

礼来·匹妥布替尼

匹妥布替尼属于口服高选择性可逆 BTK 抑制剂,对野生型和 C481S 获得性耐药突变型 BTK 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一特性使得匹妥布替尼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一代不可逆 BTK 抑制剂面临的耐药问题。

在 I/II 期 BRUIN 研究中,接受匹妥布替尼治疗的 120 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有一半实现了客观缓解,其中 15 例为完全缓解。凭借这项关键性临床证据,匹妥布替尼获 FDA 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系统治疗(包括 BTK 抑制剂)的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自此,它也成为了全球首款获 FDA 批准的可逆 BTK 抑制剂。

2023 年 12 月,匹妥布替尼凭借 BRUIN 研究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队列结果再次获 FDA 加速批准扩大适应症。研究发现,在 108 例接受匹妥布替尼治疗的患者中,0RR 为 72%,mDOR 为 12.2 个月。

匹妥布替尼 BRUIN 研究结果

匹妥布替尼最初由 Redx Pharma 开发,并于 2017 年 7 月被 Loxo Oncology 购得。在 Loxo Oncology 被礼来收购后,匹妥布替尼被纳入礼来研发产品线。2022 年 3 月,信达生物在中国获得了匹妥布替尼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

05 2 型糖尿病:两款 DPP4 抑制剂

DPP-4 抑制剂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重要新药。

纵观当前,我国获批上市的国产 DPP-4 抑制剂有海思科的考格列汀、恒瑞的瑞格列汀以及信立泰的福格列汀。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再有两款获批,为 2 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盛世泰科·盛格列汀

2023 年 4 月,盛世泰科核心产品盛格列汀上市申请获受理(受理号:CXHS2300022/3)。

作为新型口服 DPP-4 抑制剂,盛格列汀具有高选择性和强效抑制等优点。据盛世泰科官网显示,该药物此前已被批准豁免 2 期临床直接进入 3 期试验。

在国内,盛世泰科积极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包括盛格列汀单药的 III 期临床试验、盛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 III 期临床试验,以及一项利用 PK-PD 模型量化盛格列汀 PK 和 PD 特征的 I 期临床试验。

在 III 期临床试验中,治疗 24 周后,低剂量(50 mg)盛格列汀组的 HbA1c 水平显著降低并达到主要临床终点,且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同时,盛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 III 期试验结果显示,盛格列汀 100 mg 和 50 mg 加二甲双胍组的 HbA1c 降低值分别为 -1.17 ± 0.794% 和 -1.23 ± 0.896%,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高基线 HbA1c 水平(≥8.5%)的患者降低更显著。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14.4%)相比,有更多的患者在盛格列汀 100 mg(49.4%)和 50 mg(51.1%)加二甲双胍组实现 HbA1c <7.0%。

在基于 PK-PD 模型的 I 期试验中,盛格列汀多次口服后可迅速被吸收,平均半衰期为 34.9-41.9 小时,连续每日给药 1 周后达到稳态。盛格列汀 50 mg 剂量的 DPP-4 抑制效果与西格列汀相似,100 mg 剂量的抑制效果更持久。此外,50 mg 和 100 mg 剂量组血浆中活性 GLP-1 分别增加 2.20 倍和 3.36 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显示,盛格列汀治疗组血糖下降,胰岛素和 C 肽水平增加,甘油三酯有下降趋势,而 HbA1c 水平无显著变化。

盛格列汀临床试验结果

石药集团·普卢格列汀

2023 年 7 月,石药集团 1 类新药普卢格列汀上市申请获受理(受理号:CXHS2300048)。

普卢格列汀属于新型口服 DPP-4 抑制剂,它通过抑制 DPP-4 来提升内源性活性 GLP-1 的水平。这一作用增强了β细胞和α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从而促进了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并强化了葡萄糖对胰升糖素的抑制效果,进而来降低血糖水平。

当前,普卢格列汀在单药以及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关键临床试验中均成功达到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单药治疗上,24 周的结果显示,普卢格列汀在降低 HbA1c 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其疗效不劣于阳性对照组西格列汀。

在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中,普卢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组合治疗在 24 周时相较于治疗前在降低 HbA1c 水平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从安全性评估来看,普卢格列汀片的安全性与西格列汀及安慰剂组相似,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普卢格列汀临床试验结果

在今年 3 月发布的 I 期试验中,研究人员比较了普卢格列汀在中国轻中度肝功能障碍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安全性。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受试者,肝功能障碍的受试者中的普卢格列汀药物暴露水平有所增高。在此期间,没有报告任何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

06 血友病领域:三家药企携手推进新疗法

血管性血友病与 A 型血友病虽同属于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的病症,但各自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不同,因此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在血管性血友病领域,武田制药研发出重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rVWF)注射用药物 Vonicog alfa。同时,晟斯生物和奥克特珐玛针对 A 型血友病分别研制了重组人凝血因子 Ⅷ-Fc 融合蛋白-FRSW107 和塞莫凝血素 α。这三种新型治疗药物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武田制药·Vonicog alfa

Vonicog alfa 借助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而成,它包含完整的 VWF 多聚体系列,尤其是具备较长半衰期的超大型多聚体(ULMs)。这一创新配置赋予了该药物在体内的持续活性,为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开辟了更为有效的替代治疗途径。

截至目前,Vonicog alfa 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和日本获得上市许可。2023 年 1 月,该产品被 CDE 纳入优先审评,用于诊断为血管性血友病的成人患者,包括按需治疗和出血事件的控制,以及围手术期出血管理。

在一项前瞻性、开放式、多中心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 18 岁及以上重度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在择期外科手术中使用 Vonicog alfa 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在 15 例手术中,总体止血疗效达到 100%。

在另一项三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重度血管性血友病成人在接受 Vonicog alfa 预防治疗时,其治疗性自发性出血事件的年化出血率(sABR)与历史数据的对比。研究纳入了 23 名患者,分为需求时给药组和血浆衍生 VWF(pdVWF)预防治疗切换组。12 个月的结果显示,需求时给药组 sABR 下降 91.5%,切换组下降 45.0%。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晟斯生物·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c 融合蛋白-FRSW107

晟斯生物推出的 FRSW107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 Ⅷ-Fc 融合蛋白是首款国产长效重组凝血八因子新药。该药物利用创新的刚性 linker 技术,首次成功制备具有凝血活性的「同源二聚」结构,显著延长了凝血因子的半衰期,并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与产能。

在 2022 年 ASH 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三期临床试验中,共纳入了 119 名患者,其中 83 人接受预防治疗,36 人接受按需治疗。结果显示,预防治疗组的年度出血率(ABR)下降了 95.01%,而按需治疗组的 ABR 下降了 67.5%。

2024 年 ISTH 年会上公布的该试验开放标签延伸研究进一步验证了 FRSW107 的长效性和疗效。在延伸期内,预防治疗组的 ABR 进一步减少至平均 1.5±3.8 次,表明 FRSW107 在减少出血事件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尤其是在预防治疗方面。此外,按需治疗组的 ABR 也有所下降,平均为 1.2±3.5 次。

FRSW107 临床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FRSW107 不仅在预防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效果,还在按需治疗中显示出稳定的疗效,为 A 型血友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奥克特珐玛·塞莫凝血素 α

奥克特珐玛研发的塞莫凝血素 α 是针对 A 型血友病的创新药物,特别适用于对常规因子 VIII 产生抗体的患者。该药物不通过与组织因子(TF)结合,形成 TF-rFVIIa 复合物,而是替代因子 VIII,激活因子 X(FX)转化为活化因子 Xa(FXa),绕过因子 VIII 依赖的凝血途径,直接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FIIa),迅速启动凝血级联反应,增强纤维蛋白形成,从而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

NuProtect 试验评估了塞莫凝血素 α 在未曾接受治疗的严重 A 型血友病患者中的免疫原性、疗效和安全性。中期结果显示,在 66 名初治患者中,8 名发展出高滴度抑制物,5 名发展出低滴度抑制物。在无抑制物期间,患者自发性出血的中位年化出血率为 0 次,总出血率为 2.40 次。出血事件治疗效果在 91.8% 的病例中被评为「优秀」或「良好」,手术预防效果在 89% 的手术中被评为「优秀」或「良好」。

最终结果显示,在接受塞莫凝血素 α 治疗的 108 名初治患者中,103 名接受了至少一次预防性剂量,50 名连续预防治疗至少 24 周。在这些患者中,自发性出血的中位年化出血率为 0,总出血的中位年化出血率为 2.5。出血事件治疗效果在 92.9% 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或「良好」,手术预防效果在 94.7% 的手术中被评为「优秀」或「良好」。研究期间未发现安全性问题或血栓事件,表明塞莫凝血素 α 在严重 A 型血友病初治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耐受性。

塞莫凝血素 α 临床试验结果

除以上提及的 10 款新药外,安斯泰来佐妥昔单抗、艾伯维 IL-23 抑制剂利生奇珠单抗、阿斯利康抗 IL-5Rα 本瑞利珠单抗以及辉瑞 PARP 抑制剂他拉唑帕利等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2 阅读:3059
评论列表
  • 2024-09-07 10:40

    我们最关的是,有中国公司的原创药吗?

明宇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