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名称概念遮蔽大道,圣学、儒学、理学、心学,一也!

复心同然 2024-02-23 16:31:32

儒家作为一以贯之华夏文明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以及历代往圣的阐发,儒家思想已是成体系的思想大宝库。这座宝库像一头巨象,而讨论他的人像极了瞎子摸象。瞎子摸象便不会摸出来真正的大象,大象在瞎子眼中什么都可能是。儒家在今人眼中亦什么可都能是,但就是不会是那个真正的儒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与时偕行,儒家思想从诞生开始便影响着中国人。儒家在近百年的时间中虽然已非显学,甚至一度成为批判对象。但依然在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

对于试图理解中国社会的人,若对儒家思想没有深刻理解,绝不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社会。近现代世界大变革背景下,似乎这个古老的国度,迎来了一个全新世界,全新国家。不过无论怎么折腾,想要彻底清除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一个人只要学习为人之道,儒家圣人便是不可逾越的高山。人们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便会发现高山的巍峨。如司马迁读孔子之书便发出感叹:“《诗》有之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现今儒家这个巨象被肢解了,此学核心目的是指引人类求道,而如何求道,以往的得道者在不同时期留下了不同言论。后人不明此理,便把此学肢解为儒学,理学,心学。不知者便以为三者便是三个学问。所以不乏推崇阳明而骂孔子者,不乏推崇朱子而责阳明者。凡有这种认识者,皆未入门也。

儒家所论之道非变动的,此道为宇宙本原,是不会随着时间变动而变动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常人只能看到阳,故把儒家看成几个学派,若能看到阴者,便知其学从头至尾皆在研究一事。研究宇宙以及人类终极之事,研究亘古不变的道。

而在孔子之前,此学并未有专门的名词,一般是指圣人之学。孔子之后,孔门被称为儒学,至宋朝儒学中兴,又被称为理学,王阳明悟道后,又被称为心学。

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几乎是以圣学,圣门来称谓此学。在《朱子晚年定论》中,化解理学与先生之说的隔阂,并且认为朱子晚年已悟道,但其中年之论有病痛不足之处,朱子未来得及更改便因病去世。

阳明先生去世后,先生之学被后人称为心学,用以区分理学。心学、理学本来为一个学,天长日久,被活生生的弄成了两个学说。二者经过几百年的争论,以致后世学者陷于无谓之争,在文字概念上弄来弄去。学者们遗忘践行此道,而停留在口舌之争。此绝非圣人立道宗旨,也有违先圣之愿。

圣学越支离破碎,道隐之越深。若不破除名称概念上的区别,求同存异,直击此学之核心,道不知还会隐藏几百年,亦或者几千年!

圣学、儒学、理学、心学,一也!

全文完!

1 阅读:86
评论列表
  • 2024-02-24 18:48

    德先生和赛先生才是人间正道

  • 2024-02-23 19:47

    小骗你也大会搞笑了。宋朝的朱夫子还硬说邵雍是八封图的创始人,易学大师邵雍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八卦图的创始人,自己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但朱夫子就是不信。若儒学包括了易学,包含了道学,朱夫子会这么说?

  • 00
    2024-02-23 22:37

    儒学的精粹被你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