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之初,性本善”

楚楚人 2024-02-14 05:43:02

中国儿童的经典启蒙读物,七百多年前南宋大儒王应麟所作《三字经》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影响了多少人!但是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人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有几点说明: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弗洛伊德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再好的人也会有不好的想法,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关键不是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

这个说法对于阐述什么是人更形象,更通俗易懂。魔鬼说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动物属性),天使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在人这种自封的“高等动物”之外,其他动物在自然界生存,遵循什么法则呢?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已!

动物有善恶之分么?肯定没有,都是动物的本能而已。如果狼吃羊称为“恶”,那为了“善”不让狼吃羊,狼必然饿死,这岂不又是“恶”?所以只有在人类社会才有善恶的观念。

什么是恶?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利益)而损害其他人的正当利益,就称为“恶”。一个人不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或者根本不与人发生联系,就称为“善”。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朝代如何更替,人的本性自古以来都是相同的,没有变化,人都是自私的。如果这世界上有无私的爱,可能只有一种:父母对亲生孩子的爱,可惜动物也有!看不起混得不如自己的,嫉妒和自己差不多但又好了一些的,崇拜、跪舔混得比自己好得多的……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种人性的丑陋面?

动物一生为什么而活呢?食物、领地和繁衍。

人为什么而活呢?其实也是三个。嘴、档、脸。嘴意味着食物,代表着所有物质财富;档代表着性欲,包括爱情、家庭、亲情等一系列链生物;脸代表着社会地位、名誉和贡献,即人的社会属性和需要。

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人的本质需要和动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式更文明。

人性是复杂的,既有丑陋的一面,又有光辉的一面。人虽然是动物,但是能劳动的、大脑高度发育的高等动物。人的追求既有和动物相同的地方,也有超越动物的地方。人在追求什么?首先是物质层面,需要外在物质来填充自己,想着如何让自己过得好。其次追求事业,这类人,亊业有所成,物质方面不缺,他们一直想着如何把事业做强做大。第三是精神层面:亊业有成,物质不缺,他们比较在乎名声,在乎精神的享受。第四是灵性层面:这类人绝大部分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该经历的都经历完了。不为物所动,他们做的事情是为了成就别人。第五是神性层面,他们已经做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与万物同体连心。人的追求进入到精神层面后就已经超越了动物。

如果完全按动物的规则,只怕大部分男人一辈子连配偶都没有。这也是人类文明和高等的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

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

在马斯洛看来,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人生的目标就是找到食物果腹;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对生命的追求是安全;归属与爱和尊重需求也一样,得不到满足就会有缺失;“自我实现”是“少有人走的路”,只有那些低级需求真正满足的人才容易走上自我实现之路。

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也是这个意思。

在财富短缺的情况下,人类的首先万保证生存,因为只有生存才能发展。为了生存不可避免地互相发生矛盾、损害利益。

一个人饭都吃不饱,你跟他讲“公德“、“奉献”,可能吗?哄得了一时,哄不了一世。印度神人除外。

“人之初,性本善”实质上是孟子的“性善论”。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学说由孔子创立,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孔孟之道统治了中国思想几千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但有一个缺陷,就是忽视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而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走向了极端。这就是中国盛产“伪君子”的原因。“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就是对儒家学说缺陷的形象描述。人情大于法制、也是儒家思想的遗毒。

性恶论,是指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性恶论”当然也有缺陷,弱化了人的“社会性”。但从研究事物的本质上来说,“性恶论”更接近于真相。

西方有原罪说,即基督宗教中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违背与上帝的约定,吃了分辨善恶树的果子,这种悖逆带来了罪,也带来了罪恶感和羞耻感。

主张人受到亚当犯罪的影响,生来带着罪性,只有相信承担世人罪孽的耶稣基督,才能从罪中被拯救出来。这一观点和性恶论比较接近。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制定宪法时,就有一个假设和前提:人性本恶,靠人的自觉和道德是约束不了人作恶的。要靠严密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的“恶”。其实这个思路和荀子的“性恶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结: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有各自看法。孟子、王阳明认为性本善,荀子、柏拉图认为性本恶,马克思、卡西尔,叶澜等学者又有不同观点。

无论人性到底如何,而就孟子、荀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中,重视教育、环境和人的自身的努力对人教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就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启迪。教育要考虑怎么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开展更人性化的教育,以及更好的发挥人的自觉性,能动性,以更好的培养人。

0 阅读:0

楚楚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