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越过越好命,比有钱更重要的是这个能力——

迎蕾评情感 2024-08-20 17:26:43

前阵子在豆瓣看到一句让我感触很深的话:

“去爱”比“被爱”要幸福得多。

帖主@Chill湫楸秋说,自己以前很“缺爱”,所以特别渴望父母、伴侣能够无条件地支持、包容自己,却总是在关系中失望,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

接着更变本加厉地“索取爱”,陷入恶性循环。

直到她养了一只小猫,养猫的过程更接近“去爱”的体验:理解猫咪的性格,接纳猫咪的全部。

哪怕猫咪不断闯祸,给她的生活带来麻烦,她都发自内心地爱猫咪,希望猫咪能幸福。

这个“无条件爱对方”的过程,反而让她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她开始把这种爱转移到人身上,即不再抱着“被爱”的期待进入关系,而是在关系中去爱他人、爱自己。

神奇的是,她发现自己很少再为是否“被爱”而感到焦虑,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好了。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好好聊聊:为什么比起“被爱”,我更建议你“去爱”。

01“被爱”和“去爱”,有什么区别?

其实仔细想想,不难发现:

“去爱”和“被爱”并不是互斥关系,它们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所以当我们谈论二者的区别时,其实区分的是具有这两种行为倾向的人:

倾向于被爱的;

倾向于去爱的。

这两类人,主要有三种区别:

1、行为地位不同

无论爱之后被赋予什么样的含义,当爱发生时,它最基本的含义是一场活动。

在这场活动中,去爱的一方处在“主体”地位,TA积极、主动、自发地选择去爱谁、如何爱,甚至是何时收回这份爱;

被爱的一方则是“客体”,只有当主体做出动作时,“被爱”的状态才存在,因此只能被动等待主体的反馈。

2、深层动力不同

“依恋理论”告诉我们:童年时期能否和养育者建立安全依恋,会影响个体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缺乏高质量关系体验的人,会更加渴望被爱,因此TA们更倾向于选择爱自己的人。

这时的选择,是基于内心的匮乏和不安全感,是为了回避“不被爱”的痛苦。

与之相反,当一个人的内心是安全的、丰盈的,TA会具有创造性的动机,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爱的人或事物。

3、对爱的认知不同

习惯等待被爱的人,可能对“爱”本身抱有错误的认知。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提到:“大部分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而不愿意当成一个爱的能力问题。如果一个人认为爱是一种天然的、或是某个身份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就会将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

于是,TA们对爱的理解,是寻找一个能让自己体验到“被爱”的人,而不是通过“去爱”学习爱的能力,完成爱的教育。

所以,无论等待被爱还是主动去爱,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的需求和倾向不同。

02 被爱是把“双刃剑”

那为什么比起“被爱”,我更建议你“去爱”呢?

首先我想强调一点:这篇文章绝对无意批判渴望被爱的人,也并不认为等待被爱的人一定不能收获幸福。

无论什么时候,被爱都是很美好的事情,爱和归属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

但我想表达的是,我们需要拥有的是“坦然接受被爱”的能力,而不是将“被爱”当作人生的必需品。

后者给人带来的一个常见后果是——有人会为了体验被爱,强迫自己留在错误的关系中。

比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宁愿被父母和哥哥不断“吸血”,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破碎不堪,也无法和原生家庭切断联系。

因为在替家人收拾烂摊子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亲情缺失的她贪恋这种感觉,才一次又一次地掏空自己。

当被爱成为一个人价值感的唯一来源,TA们就会不断找寻新的关系,将自我价值投射在他人身上。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童年缺爱的人在成年后,也习惯辗转于错误的亲密关系中,也就是俗称的“吸渣体质”。

纪实节目《守护解放西》里有一个这样的案例:20岁女孩小玲被已婚男陈某欺骗感情,选择分手;陈某离婚后有了新女友,同时纠缠着小玲。

小玲本不想做小三,但只要陈某哭着为自己辩解,她就忍不住和他复合,始终难以下定决心割舍这段感情。

最后,承受不住压力的小玲选择了轻生。她还留下了一封遗书,表明自己不求钱财,只是想找一个用心对自己好的人。

小玲之所以离不开渣男,就是因为她太渴望被爱了,所以容易把对方的一点好无限放大。

同时,由于缺乏被爱的体验,TA们在潜意识中并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因此哪怕受伤,也会拼命抓住已经拥有的关系。

其次,如果一个人执着追求“被爱”,那么即便遇见了真正爱自己的人,也无法维持好这段关系。

正如文章开头的例子,发帖人提到,当她一味追逐被爱时,会要求父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爱自己;还会过度依赖恋人,要求他改掉所有自己看不惯的毛病,做到不问缘由地支持、包容自己。

她将一切不符合自身期望的行为识别为“不爱”,接着不断要求对方做出改变,从而抵御内心的不安全感,重新获得“被爱”的感觉。

但是,这种渴望被爱的本质,不是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是控制对方的感受和行为。

就像我们无法阻止自己不爱的人爱自己一样,在任何与爱的互动中,被爱的一方永远是客体,去爱的人才能掌握爱的流向。

所以追求被爱,是在追求自身无法掌控的东西,是在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

更进一步来讲,这种行为模式还会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一个人在客体的位置呆久了,整个人都会变得很被动,总是等着外部环境来改变自己,而不是主动做出改变。

比如,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每天都发好几条朋友圈吐槽自己的生活、工作、家人,觉得自己太胖了、伴侣太渣了、日子过得太不自由了......负能量满满。

但TA们可能什么都不做,继续在这种状态中得过且过。

这类人的行为动机,是出于恐惧做出的选择,是为了维系内心的安全感。

比如换工作是因为裁员,结婚生小孩是因为家里逼得太紧......

TA们不是因为喜欢而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而是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维持现状。

因此,并不是说不进入亲密关系就能摆脱“被爱困境”,它影响的是我们和周遭一切的关系。

03 缺爱,可能是一个谎言

可能你会觉得,要求一个缺爱的人去爱他人,是不是有些残忍?

的确,“精神动力学”和“依恋理论”都告诉我们,过往的情感体验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观念。

所以那些愿意去爱的人,本身就具有富足的精神世界,有充分的能量去爱他人。

就像那句传播很广的话:“爱会流向不缺爱的人。”

但这并不代表,缺爱的人永远无法主动去爱。

首先,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努力的能力。

意思是,没有人天生拥有爱的能力,每个人都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攒独特的个人体验,从而拥有自己对爱的定义。

因此,任何时候,你都有机会重新尝试去爱这件事。

其次,去爱本身是“获得”而不是“消耗”的过程。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强调: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因此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正在于给予的行为。”

通过去爱,发现自己有给予的能力,帮助我们整合更丰富、更积极的自我,由此体验到自我的完整感。

最后,我们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缺爱。

日本知名作家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讲中提到:在联谊活动中,男孩会因为来自东京大学更受欢迎,但女孩会倾向于隐瞒自己就读的学校。

相比被夸“努力学习”,女孩们更愿意获得“可爱又没有威胁”的评价,否则很难有约会的机会。

对此,上野千鹤子认为,这是由于整个社会环境下,男性的价值和成绩优异相关,而女性则更期待“可爱”的评价——即被爱、被选择、被保护,所以要隐藏起自己身上那些具有威胁性的特质。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女性受到的教育似乎一直是“爱的教育”。无论是周围的人,还是文艺作品、社交媒体都在给她们灌输一个道理:“被爱”才是最有价值的事。

比如,很多有关女性的故事都是爱情故事,即使在大女主剧流行的阶段,每个女主角也会配备一个更强大的男主角;

再比如,当下在互联网备受羡慕的女性群体是“江浙沪独生女”。

从被父母宠爱,到被伴侣宠爱,女性总是被放在爱的客体位置,所以习惯了去“求爱”。

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过往给女性的人生脚本里,没有安排权利和物质的方面,于是除了寻求爱,不知道还能寻求什么。

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当经济下行,大部分人都处在巨大的不安和焦虑中时,TA们很难有耐心去经营关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爱情无用论”的观点;

还有部分人会因为无法解决当下的生存焦虑,转而通过寻求“被爱”,将人生课题捆绑在他人身上,获取短暂的安慰。

因此,有时你觉得自己需要被爱,可能只是在逃避其他问题,那些有关自我价值的更宏大的命题。

04 去爱,是人格完善的过程

阐述去爱的好处,并不是鼓励大家马上去建立亲密关系。

对缺爱的人来说,很容易将“去爱”理解为“没有底线的付出”。

但其实,去爱的基本前提应该是“人格健全”。

人格健全的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懂得爱自己;能及时离开错误的关系,收回自己的爱;也能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愿意通过不断学习修正与爱相关的体验。

所以,我们首先做的,是找到自己不敢去爱的原因,重建去爱的能力。

觉察自己的创伤,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当你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需要时,才能针对性地做出去爱与被爱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觉得靠自己很难,又没有其他的社会支持,可以尝试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接着,为自己搭建“去爱”的能量池。

简单来说,就是创造“去爱”的体验。

你不一定要找个人来爱,也可以将爱寄托在任何事物上。

这时需要你向内自审,看见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哪些是你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哪些是基于你自己喜欢而不是满足别人期待的事?

可以先从小事做起,比如养一只宠物、报一个兴趣班、去旅行......

这些事能帮助我们积累足够多的积极反馈,治愈我们内心的匮乏感,让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完全可以脱离于他人而存在。

慢慢的,你内心的恐惧会越来越少,也就更有勇气去爱其他人、其他的一切。

05 写在最后

提到“去爱”,我最先想到的其实是刚结束的奥运会上的几个画面:

郑钦文艰难赢了对手后,抹去脸上的汗水和泪水;

樊振东大比分落后对手,沉着稳定地一分一分追回来,夺得冠军......

正是TA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体育事业,才造就了一个又个动人的场面。

还有郭晶晶,因为几次身份的转变而受到热议:

被爱的她,是霍启刚的老婆郭晶晶;

但去爱的她,是世界冠军郭晶晶,也是裁判长郭晶晶。

被好好爱着,的确很幸福,但这种爱掌控在别人手中;

去爱,便能将幸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最后,祝大家有付出爱的能力,也有收回爱的能力。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林大发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0 阅读:7

迎蕾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