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有一期是讲到二胎家庭中两个孩子相处的问题的。叶一茜也在节目中直言:二胎家庭太难了。
她提到了森碟和弟弟小亮仔之间冲突的小细节:原本森碟一开始很期待弟弟的到来。可随着姐弟俩的共处,弟弟在森碟心中,逐渐成为了“这世上最有心机的人”。比如,因为森蝶不好好读书,田亮和叶一茜都在批评姐姐的时候,小亮仔就拿着奖状进来了,奖状上写着“读书小能手”。姐姐当场就炸了,但是碍于爸妈在场没有爆发。
因此叶一茜说,森碟对全世界的人都非常的善良,唯独对她的弟弟,你就从眼神当中可以看到,“我恨死你了”。
二胎政策开放后,很多人宁愿放弃舒适的生活准备二胎,更多的是希望给大宝有一个手足陪伴的童年。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再养一个孩子无非就是把之前的育儿路再走一遍而已,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二宝的到来,让整个家庭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要求父母要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否则很容易引起大宝心理的不平衡,从而让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变得鸡飞狗跳。
因此,对于二胎家庭来说,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爱,才是最大的难题。
为什么二胎的到来会让大宝产生心理不平衡呢?前两天,同事倩倩跟我抱怨说没生二胎之前,姐姐都很懂事,自从生了弟弟之后,姐姐就每天各种磨人作妖,不是偷偷把弟弟的奶瓶藏起来,就算趁着她不注意的时候去拧弟弟。更过分的是,她前几天还扬言说要把弟弟给扔掉。气得倩倩当时狠狠地揍了姐姐一顿。
在没生二胎之前,我们总幻想着大宝和二宝相亲相爱的画面,但实际上,大宝对二宝却是“相恨相杀”,那么为什么二宝的出现会让大宝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呢?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有一个著名的家庭排位理论:每个老大都会经历一段集全家宠爱于一生的时光,直到老二出生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对于大宝而言,原本全家人的爱都独属于他,如今却突然多出来一个分享者,而且这个分享者很可能后来居上,得到比他更多的爱与关注。这当然让大宝无法忍受。所以,在妒忌情绪的刺激下,大宝很容易做出各种出格的举动,表现出暴力的倾向。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看到什么就觉得是什么。当大宝看到二宝出生后,爸爸妈妈都把关注点落在弟弟妹妹身上,就会认为弟弟妹妹是来和他们争夺爸爸妹妹的爱的。看着爸爸妈妈更加疼爱和关注二宝,他们的内心有多么恐惧,对于大宝而言,父母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和生存的保障,也是他们得到爱的来源。他们害怕从此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爱,从而就想通过各种异常的行为来重新获得爸爸妈妈的关注。
如何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1、关注大宝的情绪
两个多月前,我也曾和一个和我一起学心理的伙伴讨论过二胎家庭中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当时我们都一致地认为更应该去关注大宝的情绪。
有了老二之后,原本爸爸妈妈对老大的爱就要被分出去一部分,老大心理肯定很伤心难过了,如果父母再把更多的爱和关注放在了小的上面,会让老大感觉到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将让他失去整个世界,由此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强烈的危机感。
因此,有了二胎之后,爸爸妈妈在照顾好二宝的同时,也要给予大宝更多的爱,多去关注大宝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安抚。这样会让大宝意识到:随着二宝的到来,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浓重,这样一来,大宝自然会感到心安。
2、不要拿两个孩子作比较
很多时候,父母时常会拿孩子之间来比较,不仅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还拿家里的老大和老二来作比较。当父母情不自禁地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往往会让孩子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改变。在很多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吼道:“你看你还是哥哥呢,为何连妹妹都不如?”“为什么你就不能像弟弟一样懂事呢?”
父母看似不经意的比较,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深深的创伤。虽然孩子看起来很小,心思简单,而且不擅长进行深度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在父母这样的比较之中,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而且,如果他们非常在意父母的比较,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而受到打击,变得非常自卑。长此以往,被表扬的孩子会成为嫉妒的对象,而被冷落的孩子会感到沮丧受到伤害,从而使他们的关系对立了起来,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生疏,手足之间的敌意也越来越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的特长和优势都是不同的,父母要更加理性、客观地面对孩子,让孩子更加从容淡定,这样孩子才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3、正确处理孩子的冲突
对于二胎家庭甚至多胎家庭来说,有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孩子们一闹矛盾,大人可能就很焦虑,然后就忙着去干预、去批评指正。
有的父母还特别容易粗暴要求大的让着小的,以为这样孩子们就能消停了,冲突就不见了。
但是,事与愿违,这样的做法要么让孩子们学会了频繁告状,要么让某一个孩子独自吞下太多的委屈。
其实在多胎家庭中,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孩子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竞争和冲突,而冲突也有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之分。
在孩子们的日常相处中,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变得生气、妒忌、沮丧或者快乐。这种时候,对孩子们来说,彼此之间都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在互相陪伴中学会和自己的情绪以及他人的情绪去相处,然后变得会表达自己、会判断别人,也知道怎么在某种情境中去跟别人建立关系。这种温暖和友谊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理解、被需要。
但是,如果家长没有询问清楚情况,就强行介入孩子的争端之中,就会让孩子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畅销全球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让你的孩子们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地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父母的介入,是在协助孩子们把打架作为寻求关注或报复的方式,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信念。”
因此,在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先作壁上观,在伤害即将发生的时候再跳出来喊停,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而是等孩子们情绪恢复平静的时候再来分析这件事情,这是最明智的父母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做法。
4、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公平,给孩子专属的爱
曾经看到一句话:教养孩子就像分蛋糕一样,不可能切成两块一模一样的 但是,无论父母多么努力总会有一个孩子觉得不公平。
深以为然,很多时候,父母总说要给孩子公平的爱,殊不知你认为的公平在孩子眼中却是最大的不公平。
公平,并不是说给两个孩子相同的物质,那就是给了孩子们相同的爱,这就做到了公平公正,对谁都不偏心。而是要以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区别对待两个孩子,从而分别满足每个孩子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要。
实际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更注重的是真正地在意他们内心的感受。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要刻意追求绝对的公平,而是要去用心观察,发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然后给予孩子专属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