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陶之一,就藏在贵州大山里,当汉族的陶艺传入少数民族地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南兮的人文游记 2024-11-02 09:48:40

当陶瓷技艺来到少数民族地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还延续着一种古老的制陶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所烧制。当地所烧制的牙舟陶造型奇特,质地淳朴,即使不施釉也有光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

(布依族傩神)

牙舟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直接以产地命名的陶器,出自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

说到平塘县你可能不熟悉,但我建议你来贵州不要错过这个地方,国之重器,“中国天眼”这口大锅,就在平塘县。对《三体》科幻、天文感兴趣的,此生真的必去一次。

(中国天眼)

说回牙舟陶,它原先并不是贵州本地就有的。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进攻云南残余的元朝势力,大量屯军进驻贵州,后来屯军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入了当地民族,牙舟的制陶技艺就是这个时期从汉族地区传入的。

牙舟陶在六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既保留了中国古老的手工制陶方式,又融入了贵州本土少数民族的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贵州陶艺,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2008年,牙舟陶独特的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在牙舟镇的牙舟陶展厅,陈列着当地陶艺人烧制的部分精品,即使我已经在博物馆里数次见过牙舟陶,却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种实力感受让人震撼。

牙舟陶有着市面上其他陶釉无法比拟的光泽感,它的手感润滑如脂,有似玉非玉之美。这得益于当地特有的泥巴烧出来的效果。

牙舟陶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独特的自然冰裂纹,而且冰纹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就像是会呼吸的艺术品。

牙舟陶最令人叹绝的,是那由青变红的窑变效果,牙舟陶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可控的出现其他色彩,你永远猜不到最后烧出来的成品是怎样的色彩和纹路,因此有“入窑一次,出窑万彩”说法。

这种用柴窑烧制的陶损坏率极高,但出来的作品也更精绝。因此每一次烧窑,都是匠人和运气的较量。

牙舟陶最鼎盛时期是在明末清初,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牙舟镇大大小小有100多家制陶作坊,陶器被马帮驮出去,远销东南亚,并被传教士带到欧州各国。

2023年3月,我在牙舟镇拜访牙舟陶手艺人张碌麒,张碌麒老师从小跟着父亲做陶,年轻时也曾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外出闯荡。

2006年张老师从深圳回老家,在镇上开了第一家陶瓷厂,想要把祖辈流传的技艺传承和发展下去。

所幸这几年牙舟陶的发展不多,每个假期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学习制作牙舟陶。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订单也越来愈多。

说实话,走访了那么多乡村的非遗传承人,大多数都有传承困难以及产品销量不好卖的情况,牙舟陶是第一个让我觉得,完全不需要被保护起来的非遗,因为它本身就有足够强的生命力,已经能够重新走进市场,甚至供不应求了。

如果你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如果你想找个地方沉下心做做陶艺,如果你又碰巧来到了贵州,这个地方值得去体验一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