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有点意思啊,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树,你越砍它越越大,不砍就会枯死。
而且这种树只能在白裤瑶居住的地区才能存活,被白裤瑶人奉为神树。这就是粘膏树,当地人也叫大肚子树。
(粘膏树)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还有一个古老的狩猎民族——白裤瑶族。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其族源可追溯到传说中的九黎部落。如今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河池市里湖瑶族乡和贵州荔波县。(这几个地方挨着都很近)
这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的“直过民族”,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这里世代流传着一种取材自然的粘膏染技艺,白裤瑶族人从树洞里采取粘膏液调制成绝佳的防染剂,用来制作他们独具风格的服饰。
(从树洞里流出来的粘膏液)(瑶族树膏染技艺(俗称粘膏染)是白裤瑶族地区才有的民间传统手艺,为贵州省省级非遗。)
粘膏染和我之前拍过的蜡染、枫香染、豆染一样,都是一种古老的防染技艺。
(豆染)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防染原料的不同,蜡染的防染剂用的是蜂蜡,枫香染用的是枫香油,豆染用的是黄豆面,粘膏染的防染液用的是取自粘膏树上的粘膏液(需要牛油混合配比),它们所用染料都是植物蓝靛,俗称板蓝根。
(采集好的粘膏液)(蓝靛)所谓防染,就是说我们做画的部分不会被染色,其他地方会被蓝靛染成蓝色,用沸水高温脱掉防染剂后,图案会变成白色。
看,他们这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染缸。
制作粘膏画大致有取材、绘画、染色、脱膏等步骤,下面我们来试试手。
这是调好的粘膏液,为了受热均匀,粘膏液只能用最原始的炭火进行加热。
我需要先在布上画自己想要的图案,当地妇女是不需要画底稿的,直接用刀蘸取粘膏液画。
接下来用特制的铜刀蘸取融化的粘膏液覆盖图案。
下笔要快、稳,不然粘膏液很快就凝固了。
画粘膏用的是和蜡染相似的铜刀,但是接触面更细一些,我个人觉得比蜡染刀好上手多了。
画好后,要到蓝靛染缸里染色。想要颜色深就可以染得久一点。
接下来就是脱粘膏,这一步需要加入一种特质的碱,用热水高温才能脱掉粘膏液。
高温脱掉的粘膏液冷却后可以搜集起来循环使用,比较环保。
之后洗净晾干即可。
(成品,还是有点成就感的)粘膏染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记忆,用粘膏染加上刺绣制成的服饰,将白裤瑶族来自先祖的讯息代代相传。
白裤瑶的称呼来源于男子身穿白色裤子,裤腿上的图案是瑶王血战沙场时留下的血手印,女性衣服背后的瑶王印章是当年逃难时的地图。
数千年来,这些古老的文明便是这样代代相传,也让我有幸遇见我我们浩瀚文明中这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