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天下时期,统治者们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根基,一方面不遗余力地让自家皇族过着衣食无忧,神仙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则绞尽脑汁地用各种手段去笼络麾下的臣子们。
子承父爵的世袭制便诞生了。
在这种制度影响下,随着王朝的不断发展,王侯将相们的利益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庞大,而普通百姓的日子却愈发艰难困苦。
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如同不断堆积的干柴,一旦遇到合适的火种,便会猛烈地燃烧起来。
最终旧王朝被时代洪流所抛弃,各种利益得以重新分配,新的王朝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会应运而生。
历史就这样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怪圈,在无尽的循环,让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难以逃脱兴盛衰亡的历史周期律。
而世家与王朝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在儒家 “家国天下” 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大部分世家人心中,家族的利益永远高于国家的利益。
在各方势力激烈博弈的过程中,他们既稳稳地坐在牌桌上,又仿佛是冷静的看客,能够随心所欲地下注。
他们敏锐地观察着局势,一旦发现哪一方对自己的家族更为有利,便毫不犹豫地将筹码投向那一方。
对于大部分世家来说,死贫道不死道友,王朝的覆灭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只要自己的家族还在那便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倒,而世家的传承却常常能够超越千年。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几句古话,便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时期,王朝与世家之间那复杂又残酷的真相。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地主庄田制经济逐渐土崩瓦解,士大夫小民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绵延上千年的世袭家族,总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渐渐退出了舞台。
然而有些家族却因某些原因,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繁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绵延数千年的孔家。
孔家,即孔子家族。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子孙后代也因他的缘故,历来受到了社会的尊崇与厚待。
秦始皇东巡时,封了孔子9代孙孔鲋为文通君,汉高祖经过鲁地时,又册封封孔腾为“奉祀君”。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孔子的地位进一步拔升,使得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孔家给予封号、爵位、土地等极高的待遇,孔家 “衍圣公” 更是一直世袭到了民国时期。
直到现在,两千多年风风雨雨过去了,可孔庙的香火始终未曾断绝。
孔家高度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家规家训更是极为严格,通过千年世代的努力,他们在传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的同时,也培养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为华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除了孔家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与孔家比肩的世袭家族, 那就是“天师世家”—— 张家。
张家,即张道陵家族,至今也传承了两千多年。
张道陵是东汉人,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后人,他自幼伶俐聪明,好学上进,曾是儒家子弟,一度进入太学深造过学业。
可随着阅历的增长,张道陵见惯了世间百姓疾苦,感觉到生死烦忧,自己又在书本上寻不到生死问题的答案,对此他长长叹息读书无用。
于是张道陵索性弃儒学道,自此他云游名川大山,访道求仙,希望能够借此解开死生的秘密。
在这过程中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道教正一教、天师道)。由于他乐善好施、到处替人看病消灾,深受百姓拥戴,在民间被称为张天师。
在那个年代,张天师的道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因此收获信徒无数。
张道陵活到了123岁羽化去世后,他的后代世袭 “天师” 之位,传承道教教义。
传到第四代时,天师将道场迁回了张道陵生前炼丹修道的龙虎山,之后便一直定居于此,因此龙虎山也成为道教第一山。
与孔家一样,张家也非常注重家族的传承,制定了各种家规家训来培养后代的品德和才能。
两千年来历经了无数的风雨考验,张家至今保持着家族的传承,在历史上有“南张北孔”的说法。
张氏子孙在龙虎山历经1900多年,到了近代已经承袭63代。
第63代天师张恩溥当时被裹挟离开了大陆,在他去世后,因为种种原因,张家后人有多人称64代传人。
这多位“继承人”之事,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
无论如何,天师道的文化和传统,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