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自称“朕”,直到把这个字拆开来读,才懂了!

元昊说历史 2024-09-13 02:24:50

凡是涉及到古代帝王的书籍或者影视剧,皇帝自称的时候,都喜欢用“朕”。

那这个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呢?

朕这个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

不过那时候,朕这个字只是第一人称代词,就是我的意思。

屈原在《离骚》中就多次使用朕这个字,比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意思是说屈原原本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他的父亲叫伯庸。

这里的朕,就是我的意思。

这个字从什么时候开始专指皇帝了呢?

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他认为自己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叫始皇帝,这样的身份需要一个特殊的字来表示自己,于是就选中了朕这个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秦以后,“朕”作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汇固定下来,直至封建时代结束。

在秦始皇之前,这些君主表示自称的时候,都比较谦虚。

比如寡人,还有孤,都是君主对自己的称呼。

寡,就是“少德之人”的意思,是自谦。

孤,就是“孤立无援”的意思,也有自己身在权力顶点,相对孤独的意思。

三国的曹操,称呼自己,叫孤,没有称朕,就是还没有称帝。

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朕来表示自己呢?

在秦始皇时期,“朕”这个字的写法是,左边一个“舟”,右边一个“灷”(zhuàn)组成。

舟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象征的意思是,国家的统治可以像舟船一样,在广阔的领域中行驶,控制四方。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理解,舟,可能就是名士荀子曾说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帝王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承托起船身,让其安稳行驶,又能掀起惊涛骇浪,吞噬船身。

而“灷”意为火种,火种在古代代表的是传承,是光明,更是希望。

皇帝拥有火种,意味着皇帝掌握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是国家的领导者。

秦始皇使用“朕”这个字,作为对自己的称呼,也是为了传达其统治的合法性。

他认为自己的统治是顺应天命,如同舟船承载着国家的命运,火种延续着国家的传承,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

0 阅读:0

元昊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