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王朝灭亡,真正原因是税收财政系统的崩塌?

元昊说历史 2024-09-13 02:24:51

为什么说古代王朝灭亡和税收财政有关?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书上都会说,古代封建王朝的灭亡是因为土地兼并,然而土地兼并的背后,是王朝财政系统的崩塌。

举个例子,比如大明王朝。

在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对原来元朝的土地资源,进行了一次重新分配。

这几乎是每个新生王朝都会做的事情,把土地给到明朝的开国元勋和自己的子孙手里。

他们得到了大量的世袭分封。

在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又分封了一批世袭功臣。

在建国之初,全国的土地资源很多,能承受这样无节制的分封。

但随着明朝皇室藩王的裂变,再加上通过科举方式上来的士族精英,使得明朝的权贵阶层迅速膨胀。

这就意味着权贵阶层只领工资不干活的人数队伍越来越庞大,国家负担也变得沉重。

到了明朝中叶,皇帝再也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了。

其实不止是明朝,翻开史书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旦进入中后期,皇帝都是挥霍民脂、好大喜功。

而这段时间臣子们也是上行下效。

为了在地方上干出漂亮的政绩,向上升官,他们在地方上任职时,通过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方式,强行制造了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

等到下一任官员上任,就会发现一个大亏空,从而埋下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大雷。

也是在这个时期,朝廷的收入随着权贵阶层人数的暴增,导致税收的直线暴跌。

因为无论时藩王还是士绅,都有国家给与的不同程度的减税政策,甚至直接免税。

这样大明的朝廷就陷入了一个财政的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税收收入暴跌的问题,只能将手伸向普通百姓,设立五花八门的苛捐杂税。

于是元朝末年,朝廷对同年朱重八一家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历史,戏剧性的在朱元璋的子孙时期,又一次重演了。

越来越多的农民被朝廷盘剥走了春种秋收的救命种子。

绝望的百姓为了不把苦难留给后代,他们有的甚至开始少生或者不生孩子了。

而那些比一般百姓经济条件稍好的客栈酒楼手工作坊的商人老板生意人,也因为百姓们手里没钱,消费降级,还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最终导致关门大吉。

越来越多没有活路的百姓,只能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或变卖或挂靠在税收压力相对较少的乡绅权贵名下。

日复一日,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国家的财政更加困难。

朝廷没钱了,又会进一步把压力转移到百姓身上。

最终导致百姓没有活路,只能拿起武器反抗。

这里戏剧性的事情是,被朝廷一直呵护的士绅权贵阶层,在明朝政府打仗缺银子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哭穷,一毛不拔。

等到满清入关,清兵进门抄家的时候,却在这些士绅权贵家里发现了,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万两的白银。

原来这些明朝的士绅权贵阶层里,根本就没有无条件提供给他们资源的国家,甚至觉得国家兴亡与他们何干。

哪怕改朝换代了,他们守着自己的钱,依旧是士绅权贵。

真正爱着大明王朝的,衷心希望他能变好的,永远只有这片土地上,善良质朴的百姓们。

0 阅读:0

元昊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