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常年发生,不注意防治,当心叶、茎、果全都变烂!

三农种植者啊 2024-08-01 00:10:48

黑痘病作为一种葡萄常见病害,几乎年年都有、处处可见,已名副其实地成为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它发病早、发生期长,若得不到有及时和有效控制,危害十分严重。

危害症状图解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一般只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并以叶片、叶脉、穗轴、果实危害最重。

叶片受害

初期为针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破裂穿孔,但周围仍保持紫褐色晕圈,病斑常沿叶脉发展并形成星芒状空洞。

叶脉受害

开始叶脉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

穗轴受害

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患病能造成果实干枯脱落或僵化。

新梢、叶柄、果柄等受害

受害后的共同特点是病斑初期呈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的小斑,后期为中央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明显凹陷并开裂的近椭圆形病斑,扩大后多呈长条形、梭形或不规则形。

果实受害

初在绿的果实上可见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

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

染病较晚的果粒,仍能长大,病斑凹陷不明显,但果味较酸。病斑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

发病规律探究

侵染循环

● 病源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病果、病叶和病叶痕外越冬,也可在病部形成拟菌核越冬。在病组织中可存活3~5年。

● 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后,当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分生泡子传播,直接侵入寄主的幼嫩组织。

● 侵入植株后,菌丝在表皮下蔓延。以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潜育期缩短。

发病高峰期

①葡萄萌动展叶期,主要为害叶片。

②葡萄开花及幼果生长期,主要为害幼嫩组织、果实。

流行发病的原因

葡萄黑痘病的流行,与降雨空气湿度及幼嫩组织情况有密切关系,尤其以春季和初夏的雨水多的关系最大。

● 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泡子的形成,传播、萌芽和侵人,同时又造成再生组织生长迅速,组织幼嫩,此病发生严重。

● 果园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枝叶郁闭,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引起徒长,成熟期延迟,易发病。

主要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单独、过量施用氮肥,而造成葡萄贪青旺长,追肥时注重均衡营养,提升抗病抗逆能力。生长期叶面适时追施磷酸二氢钾,能加快幼嫩组织老熟,降低患病风险。

加强枝梢管理,结合夏季修剪,及时绑蔓,去除副梢、卷须和过密的叶片,避免架面过于郁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地势低洼的葡萄园,雨后要及时在四周及行间开排水,减少病害侵染;适当疏花疏果,控制果实负载量。

1 阅读:27

三农种植者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