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危害还在继续?

虫虫读史 2023-02-14 08:42:40

春节假日带孩子去昆山千灯游览了顾炎武故居。顾炎武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有句“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话,笔者很有感触,八股文也许就是明清二朝文化衰落,学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其危害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

明清三大儒之首---顾炎武

顾炎武考中秀才后,深感经学无用,本着经世致用的思想,不在应试这种没用的经学学问上下功夫,专心治学,实用的学问。后来顾炎武虽然已经名满天下,但秀才身份,使他根本没有出仕资格,也没有发挥完善其治学思想的平台,历史少了位政治家,多了位思想家!

顾炎武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八股取仕,有很大的危害,导致学风空疏,思想麻木、僵化,选拔的非实干型人才,大多为实用主义者,往往缺乏历史的视野和谋略,这为中国近代的屈辱埋下了祸根。那八股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啦?八股文起源于宋元,发扬光大于明清,因其出题范围,限制儒家经典中,要"代圣贤立言",即揣摩圣人孔、孟和贤人程、朱的语气说话,所以文章多含混生涩、似通非通、空疏无聊,同实际才能其实没有实际关系。那么明清科考为什么要采取八股文啦?

中国隋朝开始科举取仕,触动了门阀的利益,很快被门阀推翻,唐朝李家本来就是门阀的代表,通过科举取仕数量很少,只是因为隋朝开创了,唐又不好直接废除,只是个形式,可以忽略不计。宋朝科举取仕大量被应用,但一直存在一个问题,评判标准总被质疑,尤其是策论性的文章,以至于文豪欧阳修做为主考官,怀疑最好的文章是其弟子曾巩所做,也避嫌不敢将其列入第一。正因为评判标准不好确定,宋朝科考取仕中,官宦子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被诟病不公平。

八股文相对来说比较好评判,就像现在的高考作文,结构好,语句华美就是高分,至于见解高低就评判不了 。康熙和乾隆皇帝很早就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但组织讨论后,发现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的方法。也许现在高考、公务员考试也正是如此吧。明知有缺陷,但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曾国藩也认为科举对增加才干和学问没有什么用处,但还是嘱咐子女必须重视科考。如果不能被科举取仕,连发挥实际才干的平台也没有了。当今社会,应该来说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内卷严重,如果不能通过这些相关考试、考核,平台减少,人生机会将大大降低,这就家长们一方面重视应试,但另一方面,也刻意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才干。毕竟平台是基础,很重要,后续,才干才能真正带来人们人生的高度。

八股取仕,明清二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贪污、腐败的王朝,是造成中华文明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给中国社会百年的屈辱种下了祸根。笔者认为,选拔多一些文人的理想主义者,少一些伪文人的官僚、实用主义者也许才是根本,但这也很难将他们识别、区分出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可能是从特质上着手,一个要的是理想、事业,一个要的是利益,毕竟理想主义的文人,耐的住寂寞、守的住清贫,而官僚、投机和实用主义者往往很难做到。

关键是守着平台和丰厚垄断利益的人群,错把平台当本领,有谁愿吐出既得的利益啦?

0 阅读:24

虫虫读史

简介:从历史事件中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