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能成首富,同期其它人为什么却做不到?

虫虫读史 2023-03-01 18:06:08

陶朱公范蠡辅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使越国成为春秋一霸。功成名就后的范蠡,有句名言被记录入历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选择隐退,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被后世尊为财神、商圣。

我们很好奇。范蠡隐退后,为什么来宋国定居,主要在宋齐两国活动?又是如何成为当时的首富?

宋国是殷商故地,居"天下之中",殷商时代工商业就非常发达,齐国在殷商时代叫东夷,主要是海盐渔业,和殷商王朝有着紧密的商业往来。那么殷商时代为什么没产生大富翁?

殷商时代没有产生富豪,是因为王朝实行的是国家经营的方式,如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如殷商后期的大夫,现在被成为盐业经营祖先的盐宗,名字叫胶鬲,是负责商王朝的鱼盐经营,属于公职人员,这种大宗的生产和商业是国家垄断的,无法形成个人财富积累。姜子牙曾在殷商都城朝歌做屠牛贩牛生意,属于个人经营,显然他这种非垄断和大宗的生意,无法积累巨量财富。

周王朝开始,实行了封建分封制,重农抑商,士族们关注的是保护自己的政治利益,在领地内实行的是自然经济,商品需求不高。但还是有一些生活必须品是要买的。范蠡开始在齐国贩鱼煮盐,后面也做耕作、牧业和商业贩卖。他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理念,没出几年,经商积资成为巨富。

范蠡的成功是走了类似于殷商时代从东夷搞到盐,贩卖到其他地方,再将其他地方的物品卖到东夷的老路,但殷商时代是国家经营,范蠡能获得私人经营默许,这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成为巨富后很快,齐国就准备请范蠡做相国,范蠡当然不会接受,很快将自己的财富的大部分,分给了需要的齐国民众。

范蠡不愧为著名的政治家,很敏锐到觉察到问题所在,显然他不愿意做个大臣,成为齐国的另一个盐宗胶鬲。历史没有这方面的记录,笔者猜想范蠡一定是做了一些妥协,比如不再在齐国煮盐,而是直接向齐国购买,这样减低了一些利润,仍然可以积累大量财富。

我们从另一段历史记录中,可以发现范蠡和各诸侯及其大臣有着广泛紧密联系。范蠡一个儿子在楚国犯法,范蠡指派自己小儿子携带千金和写给楚国相国的书信去解救。大儿子一直是父亲的主要助手,坚持亲自去解救弟弟,范蠡认为大儿子出面可能会害了弟弟,但执拗不过只好答应。大儿子到楚国后,拜见了相国献上千金和书信,相国答应帮忙。

次日,相国见楚王后,以朝野内外有怨言,人心浮动,建议大赦,楚王答应了。

大儿子在听到楚王将大赦的消息后,认为白送了千金给相国,就以辞行的理由再次去拜会相国,说听说楚王大赦,自己和弟弟将很快团聚,特来辞行。相国只好说,楚王大赦,是好事,自己也没帮上什么忙,就退回了千金。

再一日,相国见楚王后说,朝野有传言,最近范蠡的大儿子来到了楚国,大王大赦,其实主要是想赦范蠡的儿子。楚王很生气,决定仍旧大赦,但范蠡儿子不在赦免之列。

这段历史记录,从另一侧面反应出范蠡在各诸侯国很有名气,和各国的贵族也有很紧密的联系。而在同时期,能有范蠡这样的条件,还愿意来从事商业贸易的,历史记录中,很少有。正因为时代背景,人物的资源和能力差异,浮在表面的一些所谓成功逻辑,往往背离真相,或者是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很困难的鸡汤逻辑,失去了鉴古明今的意义。

0 阅读:5

虫虫读史

简介:从历史事件中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