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哪个国家对中国有着莫名的敌意,那肯定非韩国莫属。这个既自大又自卑的国家,可谓是创造了不少奇葩言行,譬如将中国的节日传统都说成是韩国的。而韩国之所以有着如此扭曲的民族性格,也与韩国特殊的历史脱不开干系。
朝鲜半岛图
韩国教授金道南在一期公开的电视节目中,就为韩国民众科普了“三明治理论”,即韩国处在被日本在前压制、中国在后追赶的中间位置。不过他并没有借此挑拨起民众的排外情绪和民族自豪感,而是推翻了“三明治理论”,狠狠给韩国民众泼了一盆凉水:中国眼中从来就没有韩国。
一、小国历史韩国民众的自大情绪,源自韩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汉江奇迹”所带来的经济腾飞,以小国之姿跻身发达国家之列,难道不是一件值得让本国民众骄傲的事吗?
可是和经济实力不相符的却是韩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失声,作为被美国驻军的国家,韩国的政治、军事乃至经济,都要仰仗美国的脸色,北方的兄弟国家也虎视眈眈,跃跃欲试。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早已不是第一次了,身处朝鲜半岛之上的韩国,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大国的掌控影响,实现过独立自主。而它的第一任主人,就是中国。
图源网络
韩国或者说朝鲜,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原王朝的辐射影响。远的不说,在明清两朝时期,朝鲜国就是中原王朝最忠诚的藩属国,尤其是明朝出兵朝鲜抗击日本入侵,对朝鲜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以至于当明朝被满清灭亡之后,朝鲜明面上臣服清朝,在本国还心向明朝,使用崇祯年号。
不过别以为朝鲜此举是表示自己对中国有多忠心,在千年时间的浸染下,朝鲜也以中华文化的一员自居,鄙视出身蛮夷的清朝,认为自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康熙年间,朝鲜使节访问清朝,当他们穿着浓重明朝服饰色彩的衣服走到北京城内,瞬间引起了城内老百姓的围观。
图源网络
朝鲜使节记载说汉人“皆有唏嘘叹息之色,欲语未语……”此时的汉族剃发易服不久,对明朝服饰还多有记忆。而等到清朝统治中后期,清朝官员再见到朝鲜使节的衣冠时便一脸戏谑,而民众则多有好奇,询问这是什么异族服饰,朝鲜使节告诉他们这是明朝服饰。
朝鲜的民族自信也是从这时起逐渐兴起的,他们嘲笑中国人数典忘祖,称
“中国衣冠之变,已百余年矣。今天下唯吾东方略存旧制,而其入中国也,无识之辈莫不笑之。呜呼,其忘本也。”“四海之内,皆是胡服,百年陆沉,中华文物荡然无存。”
朝鲜反复说清朝是蛮夷不是中华,岂不是反过来说自己才是中华正统吗?这套说辞在此后又被日本人学会了,发展成“元清之后无中国”,称日本人承袭唐宋古制,辈分比朝鲜的明朝古制还高。两个远在海外,通过学习中华文化才发展起来的小国,竟然争起了中华正统的位置,真是荒谬可笑。
图源网络
这也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经济发达,反过来也会影响文化输出。君不见,中华文化的核心几千年都在中原等地发展,如今网上却有什么粤语才是唐宋古汉语的谬论,岂不是和日韩争夺中华正统一样可笑吗?
清朝时朝鲜的民族自信只是在继承所谓中华正统上,而到清朝末期,世界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满清自顾不暇,作为藩属的朝鲜也陷入动荡之中。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清政府放弃了对朝鲜的控制,结束了两国的宗藩关系,朝鲜半岛彻底落入日本之手。日本的殖民给朝鲜打上了大和民族的烙印,为了对朝鲜民众实行奴化统治,日本人提出日韩同祖之说来试图同化朝鲜人,同时日本还强征朝鲜劳动力,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人力物力。
图源网络
二战结束后,朝鲜又受到苏联和美国的控制,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尽管两国同根同源,但政治利益让它们互相敌视。一直受到他国控制的朝鲜民族,发展出扭曲的民族性格,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二、小国发展近代中华文明陷入空前的危机,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坚船利炮,输得一塌糊涂的中国根本搞不清楚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的对抗中,自己是为何而输,于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中华文明本身。
如今我们知道,这只是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桎梏导致的,西方的强大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所谓宗教、政治、文化,而是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冲破了封建社会的桎梏,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天地。高速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征服了全世界。
图源网络
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总是有着慕强的心理,仿佛只要是有钱有势的人,所作所为都是对的。一旦有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时候,那些慕强的人就会跳出来叫嚷“你行你上啊”“他如果说的不对,又怎么可能做到有钱有势”,然后去听信这些人的言论,幻想自己也能做到像他们那样的成功。所谓的成功学不就是骗的这些有着慕强心理的人吗?
韩国的自卑与自大,同样与慕强心理有关。有奶便是娘从来不是一个褒义词,可是在现实社会,反倒是这样的人和国家才能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譬如那些政治家、企业家,哪个不是为了利益而左右逢源、善于投机呢?
图源网络
告别了中国、日本的掌控,韩国投向了它的第三任主人美国的怀抱。美国扶持韩国的意图是为了在东亚抗衡中国和苏联,一个经济濒临崩溃、民弱国贫的韩国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于是对韩国的经济援助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展开。
1965年韩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有着血海深仇的两国展颜消宿怨,一笑泯恩仇,成为美国部署在东亚的两大忠犬走卒。
朝鲜战争后的韩国经济凋敝,甚至连朝鲜都不如。在与日本握手言和之后,韩国政府以放弃一部分国家利益为条件,换取了日本对韩国的经济援助。正好此时日本也处在产业转型时期,需要转移一些低级产业来实现新的发展。两者一拍即合,日本将低端制造业迁往韩国,短时间内帮助韩国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图源网络
此时恰逢美国深陷越战泥潭,韩国政府提议出兵越南,其所需物资由美军下单交由韩国生产,极大地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在越南战争期间,韩国获得经济收益达10多亿美元,其外贸出口也从1961年的不到5千万美元,达到1967年的3亿美元以上。
依靠战争订单赚得盆满钵满,是日、韩两国屡试不爽的手段。汉江奇迹给了韩国极大的自信,不过这个经济奇迹的创造还要归功于勤劳工作的韩国民众。
东亚三国的发展道路颇有相似之处,这可能与三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深入交流有关。日、韩等后发国家想要发展经济,没有办法像西方那样依靠剥削外国实现原始积累,只能依靠残酷剥削本国民众来代替。日本的过劳死和严格的上下尊卑制度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同样压抑的工作环境在韩国也是如此。
图源网络
上世纪的韩国为了赚取外汇,派遣了许多劳工前往西德打工,他们吃得少干得多,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外汇收入。上世纪60年代,当韩国总统朴正熙前往西德寻求援助的时候,特意到了鲁尔地区的煤矿,慰问在此工作的韩国劳工,朴正熙发表演讲,勉励劳工说:“即使我们自己无法看到,我们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在场韩国劳工无不落泪,可是讽刺的是,这些在外务工同胞累死累活地为国家发展贡献一生,而朴正熙却在韩国穷奢极欲,实行独裁统治,统治阶层的伪善由此可见。
韩国国内的工厂、公司也是对员工极尽压榨。尽管韩国法律规定八小时工作制,但工人常常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上世纪70年代韩国女工向政府的请愿书上卑微地写着
“我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我们知道政府制定8小时工作制,但考虑到公司的情况,我们愿意工作到12个小时,但超过12个小时,对我们来说就太痛苦了。”
图源网络
对本国民众的极端压榨,换来了如今韩国的经济繁荣,但是韩国民众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却没想到悄然间中国已经崛起,将韩国再一次笼罩在它的阴影之下。
三、自大自卑在韩国人眼里,中国还是上世纪那副落后贫穷的面貌。金道南的电视节目中展示了他在上海体会到的感受,譬如手机支付、无人便利店、高铁等,在场的韩国民众发出了阵阵感叹,而这不过是中国人如今的日常生活罢了。
金道南教授称,韩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30年前,常常有韩国学生问中国留学生:你们吃不起肉吧?而当韩国人来到中国后,第一反应就是迷茫,他们吃不惯中国的饭菜,心里只惦记着家乡的泡菜、腌萝卜。因为穷了上千年而养成的生活习惯,还支配着身处在现代社会的韩国人的大脑。
图源网络
在讲到三明治理论时,金道南无情地撕开了韩国民众的幻梦,多年来旅居中国的经验一再地告诉他,中国人眼中根本没有韩国,中国压根也没有在赶超韩国。一切所谓的傲慢与偏见,都不过是韩国人不愿睁开眼看真实世界造成的。
抛开历史不谈,韩国这个国家完全依靠美国的扶持,否则韩国的存在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韩国民众还沉浸在根深蒂固的信息茧房之中,成为可悲的“井底之蛙”,这与韩国的媒体以及背后财阀政治的推波助澜分不开关系。
韩国的媒体一再向民众灌输极端民族主义理论,挑拨民众的排外情绪,有意培养这种既狭隘自卑又自大傲慢的民族心态,其背后又打着什么如意算盘呢?
图源网络
韩国的政治、经济深陷财阀掌控,市值占据韩国GDP22%的三星集团,已经深入到了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让韩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凭借着半个世纪的打拼,韩国人均收入突破3万美元,但普通人的生活却越来越辛苦,另一方面是财阀集团利润呈现大幅增长,少数人聚敛了巨量的社会财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民众对生活的不满情绪日益积累,而财阀集团则操纵着政客和媒体,将民众的愤怒引向中国,编造出是中国挤压了韩国的经济,才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的谎言
图源网络
这种统治阶层惯用的手段,无论哪个国家在面对本国民众时都会使用。尤其当社会矛盾加剧时,更是如此。
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其发展可以说已达上限,而中国凭借着大国体量,还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两国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远,逐渐觉察到现实真相的韩国民众,究竟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落差,我们不得而知。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为了让本国民众过上好日子,我们无意去争夺什么霸主的地位,换句话说,美国那种以金融资本为手段剥削全球财富,挑拨地区纷争的卑劣行径,我们不会也不屑去做。韩国民众有仇视中国的工夫,不如好好正视本国的问题。
韩国青瓦台
当然,如果韩国民众箪食壶浆,喜迎王师,期盼中国将他们从美国以及韩国财阀的手中解放出来,那在未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解放全人类,从来都是无产阶级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