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后的首位女状元,作文被刊登准考证被收藏,46年后怎样了

静心的历史 2023-06-19 09:29:14
前言

邓小平

1952年,新中国大学统一招生制度被废止,25年后的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高考制度重新被“复活”,这一政策的改变对4000余万人造成重大影响,1977年高考的“复活”,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刘学红就是其中一个。

今天小编就想跟大家聊聊刘学红,聊聊这位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位文科女状元,她的作文曾被刊登,准考证曾被收藏,46年过去了,她过得怎么样了?

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

对于80后,90后,00后来说,高考就是他们自上学以来的最终目标之一,有太多人想要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对于70后之前的人来说,“高考”二字似乎有些“艰难”,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高考历经过“死亡”。

复活高考的人是邓小平。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该会议从4号一直开到8号。

在这次的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点明几个问题,他指出:

“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有90万,而我们只有20万……”

邓小平同志表示恢复高考可以改善人才匮乏的现状,恢复高考不仅是一项教育制度的变迁,更标志着社会的转向。

邓小平

8月8日会议后,邓小平同志进行了总结发言:“今年就要下定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被群众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邓小平同志之外,在恢复高考这段旅程中,查全性同志也起到至关作用,1977年,查全性面谏邓小平,首次倡导恢复高考,也正因如此,他被称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该年参与高考的考生也得到了广大群众关注,尤其是第一位文科女状元刘学红,通过这次考试,刘学红的考试作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而她自己也成功将步伐迈入北京大学。

查全性被命运“开了玩笑”

以前的孩子跟现在的“鸡娃”在人生体验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以前的百姓生活贫苦,再加上家里的孩子数量多,所以能上学的孩子还是少数,排山倒海的学习压力对他们来说更是得未曾有。

刘学红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工作很动荡,为了保证一家团圆,他们往往是铁路修在什么地方,全家就搬到什么地方,刘学红从小跟着家人四处漂泊,也没有一个稳定的落脚地。

由于生活地址在不断变换,因此刘学红在小学阶段似乎是一年换一个上学的地方,这就导致她对小学的记忆不是很深。

1967年,刘学红父亲的工作发生了变动,他被组织调动到了北京,这一年,刘学红也跟着父亲来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的刘学红运气不错,她跟着家人住到一个校园里面,在这所校园里,刘学红见到了来自友好国家的留学生,也见到了不少工农兵大学生。

她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知识给人带来的“光辉”,但这仅仅是一种感受而已,从小没有“学业压力”的刘学红对“大学”二字依旧很陌生,那时的她也不懂读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而且对于刘学红来说,要达到能上大学的条件,也是非常艰难。

(1967年的高考制度没有被恢复,如果要想上大学,则先需要先工作若干年,在经过群众的推荐,然后得到领导的审核批准,最后文化程度还得达到初中以上。)

到了北京的刘学红先是完成了初中的学业,然后按部就班读完高中,随后她便来到与学校对口的密云县农村插队落户。

在插队期间,刘学红也曾经有过要去读大学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了,那个时候想要读大学,不是看你学习能力强不强,平时作业做的好不好,也不是看你有没有获得什么奖状,而是要看你劳动的成果大不大。

在那时候的农村里,想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劳动能力,这一点通过什么来评判呢?首先是看你干活的力气有没有很大,其次是看你的劳动成果达到什么程度。

像刘学红在密云县的组织是林业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种树,那么劳动审核标准就是看你种的树多不多,耕的地多不多,如果达到数量,甚至超过数量,那么你就是群众眼中的“聪明人”。

刘学红

刘学红是个女生,个子也不是很高,力气也没有男生大,她想要成为“劳动标兵”显然不大可能,如果成为不了“劳动标兵”自然就得不到“群众推荐”,在这样的现实下,刘学红只能把自己的大学梦埋藏在心里。

刘学红的能力在这里完全无法施展开,她的智慧也无处释放,那时的她只能选择放平心态,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去。

刘学红虽然没有强大的体力,但她有着聪明的头脑,刘学红学习能力强,农活干得好,速度也快,她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劳动成果。

此时的刘学红似乎有些“认命”了,她心想,自己就这样认认真真完成劳动部分,然后之后再等着被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然而,命运有时候就喜欢跟你开玩笑,当你准备追求平凡时,它总想“刺激”你一下。

1976年的一天,正在劳动中的刘学红得知生产队拿到一个大学生推荐的名额,被拿到的人可以去北京大学读低温物理。

刘学红原本没有打这个名额的主意,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劳动成果上还稍有欠缺,体力不好的她没能达到一定标准的工作量,但没想到的是,这个名额被同在队伍里的一个女同学拿到了。

这个女生跟刘学红相比,她们之间的年纪差不多大,阅历也差不多,但学识方面是刘学红要比她好一些,刘学红在中学时曾是物理课代表,每次考试基本都能拿到满分。

然而,这个名额却落在比她差的人身上,那时的刘学红感到非常气愤和不满,她也不懂为什么是这个女生拿到的,而不是她拿到的,就是在这样的刺激下,激发了刘学红要上大学的决心。

1977年,被选中的女生成功入学北大,而刘学红则只能乘坐公交车在北大门外绕圈圈,此时的北大对刘学红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她看着北大古老的城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她要来这里读书。

就在刘学红下决心的这段时间里,关于高考的政策也在悄悄被改变着,在北京,一场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会议正在召开,该会议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科学和教育座谈会”。

1977年10月21日,实现刘学红“大学梦”的日子到了!

这天,刘学红正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突然她听到广播里说: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了,这下可是不需要什么“工作经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了!

刘学红赶紧去看了看此时的报考条件,她基本都是符合的!

根据刘学红女士讲述,可以得知当时的报考条件主要为: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决心为革命而学习,具有高中毕业或者相关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身体健康,年纪不超过25周岁,未婚,如果实践经验足,且有专长的话,年纪可以放宽到30岁。

得知可以高考的消息后,刘学红所在的密云知青点的所有人基本都报名了这次考试。

当时报名的地点距离刘学红所在的公社比较远,但跟实现梦想相比,距离和劳累算得了什么呢?刘学红跟着朋友们长途跋涉,足足走了一天才到了报名点。

刘学红得知这次的机会来之不易,这是上天给她的一次机会,她必须要抓住才行,今年高考“复活”了,万一明年又“死亡”了呢?未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定,刘学红把自己的命运押在这次高考中。

此时的刘学红还在密云,所以她必须一边干生产队的农活,一边学习。

白天,刘学红在地里干活,晚上,她就回到自己宿舍挑灯夜读,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刘学红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能利用上的时间全部利用起来,那时候的他们只有短短2个月的复习时间,哪像我们现在有高中3年的时间可以学习。

刘学红是这样的努力,其他人也是这样,由于大家白天都要劳动,所以只能晚上学习,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为了买书,差点要把书店挤爆,谁都想抓住这次机会改变命运。

为了得到充分的复习,刘学红在考前15天专门请了假,她的家人很支持她的决定,为了能让刘学红安心复习,她妈妈还来了一次“大义灭亲,六亲不认”,妈妈把刘学红反锁在了家里。

那时候的高考并没有限制考试范围,所以大家准备的复习资料也是五花八门的,那时,刘学红找不到像样的复习资料,就把自己中学的课本找了出来,她还想尽办法找到以前的高考试卷,分别是历史试卷跟数学试卷。

那时候的高考也是要分文科和理科,起先,刘学红选择的科目是理科,她喜欢物理,将来也希望可以从事物理相关的工作,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选择了文科。

刘学红的选科理念跟我们现在的选科理念很相似。理科涉及各种方程式和计算,可以说,理科看重的是最后的结果,如果你答案得出的数字跟标准答案不一样,那么这道题就是错误的,最后一分也没有拿到,而文科允许存在“侥幸”,如果你的论述跟答案类似,那多多少少也会得到一些相应的分数。

选择文科是刘学红的临时决定,也就是说,她是为了考试才选的文科,在这之前,她对文科并不是很了解。

那时候高考前是要先选专业,在专业问题上,刘学红又犯了难,她不知道文科具体有什么专业,也不知道哪些专业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后来在填志愿时,刘学红突然得知有新闻专业,她本身就喜欢读报纸,也喜欢专研文字,或许当个记者编辑也可以,就这样,刘学红在志愿一栏上填写了“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几个大字。

她没想到的是,这短短的8个字,决定了她后来的人生道路。

1977年11月28日–12月25日是570多万考生的“命运之日”(这也是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高考作文被刊登,成功考入北大

刘学红的考试时间是1977年12月10–1977年12月11日。考试的中学距离他们所在的知情点很远,根据刘学红女士的回忆,他们当时大概走了十几里的山路。

那时考试的人员很杂,不像现在参加高考的全部都是学生,那时有学生、有老师、还有农民、甚至还有干部……

刘学红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进入考场,那时的考场也很简朴,一个考场里大概可以坐下四五十人,虽然是考试,但是那时候的座位安排却是俩俩人一桌,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对方的试卷,所以考场纪律只能靠自己自觉了。

刘学红

第一天考的是政治、地理以及历史,刘学红没有觉得有困难,卷面上出的大部分是基础题,自己之前也做过,整体答下来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真正让刘学红紧张的是第二天的“俩老大”,它们分别是语文和数学。

11日上午先考的是数学,刘学红喜欢理科,自然数学也不差,数学的难易度要比昨天几科大,她遇到了高难度题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好在刘学红在复习阶段见过其公式,她凭借自己存留的记忆力做出了这道题。

11日下午考的是语文,这是最后一科,也是刘学红比较有把握的一科,以前的语文跟现在的语文一样,考试重点主要是在作文部分(占据80分),当年考的也是所谓的命题作文,她的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刘学红把自己这一年所历经的种种全部写在了作文里面,有关于她下乡的,有关于她劳作的,事后刘学红再回想这段经历,那还真的感谢自己当年正好去知青了,不然也没这么多亲身经历可以写。

奋笔疾书的刘学红洋洋洒洒写了1700字,整篇作文写下来总共也就用了90分钟左右。

两天考试考下来,刘学红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她知道自己的实力如何,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所以刘学红对自己考上大学还是很有把握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学霸的自信”吧。

1978年2月中旬,考完试的刘学红正在跟朋友逛街,逛街途中,刘学红见到了自己知青的队长。

“刘学红!你的作文见报了!”队长很是激动

“真的?什么报啊?”

“好像是《人民日报》”

“你怎么知道的啊?”

“是我弟弟,我弟弟早上听见广播里说来着”

刘学红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儿当回事,因为她并没有完全相信,毕竟她没有亲自看见报纸。

那天晚饭后,刘学红正在看书

啪一声,刘学红爸爸把报纸瘫在桌子上问刘学红:

“这是不是你写的啊?”

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刘学红笑了,是她写的!

刘学红

虽然自己的作文上了报纸,刘学红还是没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一定能上大学,这其中有没有存在变数还很难说。

等成绩期间,刘学红曾回到自己母校看望老师,老师跟她说:“我把你的作文当成范文了呢!你的卷子还是我批的!但当时并不知道是你的,上了报纸后才知道是你的!”

“那我考了多少分?”

“语文总分不知道,但你的作文分数是99分,本来应该给你满分,但阅卷老师还是给你扣了1分。”

阅卷老师给出的扣分理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怎么也能挑出些毛病。”

就这样,刘学红原本应该满分的作文被扣了1分。

1978年,刘学红以“文科状元”成功迈入北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那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570万人,最后被录取的人数是27万人,也就是说录取比例大概是29:1,录取率大概是4.8%,可见竞争力是真的很大。

刘学红在北京大学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毕业后,她留在中国工作,她延续了她的专业新闻学,成为《中国青年报》的一员,1998年,刘学红创办中国青年报网络版,之后又创立首家实行市场运化运作媒体网站——中青在线。

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刘学红当年的准考证,泛黄的准考证不但见证了刘学红的成功人生,也见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改革之路的发展。

刘学红的准考证

如今距离1977年已经有46年了,刘学红已经从《中国青年报》退休了,退休前她的职务属于副厅级。

如今,她也远离职场,开始过着属于自己的安宁生活。

刘学红的经历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傅善祥出身名门,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指导教育,小小年纪的她饱读经书,颇有学问。

随后傅善祥参加了太平天国举行的女子科举考试,她在文章中引用大量经典,为辟女子难养之说,整篇文章有理有据,直击关键点,这篇文章也为傅善祥拿下了状元头衔,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状元,可惜的是,她没有刘学红那么好运,即便自身再优秀,傅善祥还是没逃过封建社会的桎梏,历史给予她的结局只有四个字:下落不明。

如果把傅善祥这样的人才放到近代,她的结局也会出现天翻地覆的改变吧。

从封建到开放,转变是困难的,也是成功的。

结语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抓在自己手里的,只是有些时候,你需要的仅仅是那一份运气,但前提是,你有抓住好运的能力。

0 阅读:23

静心的历史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静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