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说,乱汉家天下者,太子也,真的是这样吗?真相没这么简单

雁芙说历史 2023-09-15 07:25:08

汉宣帝刘病已搞垮霍光家族后,由于这位帝王生长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他登基后励精图治,终于创造出汉宣盛世,将西汉帝国引领至巅峰时代。

然而,刘病已死后,处在盛世之巅的西汉帝国,情况急转直下,仅仅过了五十多年便宣告灭亡,令人唏嘘。

这50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葬送强大的西汉王朝呢?

事实上,刘病已在世时,曾经说:乱汉家天下者,太子也。

这事儿的起因是因为有一次,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太子刘奭觉得老爹刘病已治理天下,重用法家大臣,刑罚过于严厉,不大符合儒家以“仁治天下”的标准。

所以,年轻气盛的刘奭当即就开始劝自己父皇,说道:陛下用的刑罚太多了,应该多重用儒生才对。

谁知,刘病已听完,顿时变了脸色,随即厉声训斥道:

你懂什么?我们汉家自有制度,向来都是王道与霸道兼而用之,怎么能像周朝那样单纯地依靠道德教化呢?

再说了,那些腐儒往往迂腐,不懂得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通弄,总喜欢以古论今,整天鼓捣那些不切实际的说教理论,这样的人怎么能重用呢?

刘奭本以为父皇会因此夸奖自己,可没想到被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惊慌之下,只好草草离场。

太子离开后,刘病已站在原地,无奈地叹息道: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现任的统治者与未来的统治者之间在统治理念上的严重冲突。

在刘病已看来,自己执掌大汉江山十几年,这庞大的帝国在自己手中走向最强巅峰,他相信自己的这一套“王道霸道杂之”的治国理念是最好最有效的。

可如今太子非但不认同自己的执政理念,反而还觉得自己的治国方法不对,执政理念存在问题,这让刘病已十分生气。

刘病已觉得太子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真要按他的理念去统治这庞大的帝国,大汉江山非得毁在他手里不可。

虽然他对太子的此番言论十分不满,但刘病已终究还是没有更换太子。

也许,他认为太子年轻气盛,缺乏历练,只要自己以后加强管理和引导,还是能改变太子的。

可刘病已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五年,自己便因疾病离开了这世界,年仅43岁。

而太子刘奭固有的思想理念,根本没能得到引导和扭转,就从刘病已手中接过了汉帝国的最高权力。

但是,刘奭登基后,真的是他乱了汉家天下吗?

事实上,真正乱了汉家天下的,不是儒家,也不是刘奭,而是汉朝从开国时就存在的外戚痼疾以及后来的宦官乱政。

刘奭在位期间,外戚、宦官、儒臣三方势力爆发了一场终极决战,最终宦官胜出,儒臣被除掉,外戚没落,宦官乱政由此开始。

说起宦官,我们可能对东汉时代的宦官记忆比较深刻,但实际上,宦官乱政从刘病已时代就已经有苗头了,到刘奭继位后,宦官势力直接坐大。

宦官是怎么崛起的呢?

在西汉朝廷内部,其实有一个职务叫做中书令,这个职务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大概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一般由宦官担任,早在汉武帝时代就有。

到了刘病已登基时,由于深受权臣霍光的压制,他自己的外戚力量又外巫蛊之祸中被杀得差不多,因此,宦官成了刘病已拉拢的对象之一。

霍光倒台后,刘病已开始重用一些确实有才华的宦官,让他们在中书令、尚书仆射等职务上发光发热,比如石显、弘恭就在这两个关键位置上干了很多年。

只不过刘病已是个厉害的帝王,他有能力把宦官捏在手里玩儿,所以根本不会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

但是到了刘奭继位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而这一切,还得从刘病已死后的政治格局说起。

刘病已的临终安排

刘病已去世前,也效仿当年的汉武帝,给儿子刘奭指定了几个辅政大臣,这三人分别是外戚史高、刘奭还是太子时的老师萧望之、周堪。

这其实是刘病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故意做的安排。

外戚史高是刘病已的祖母祖母史良娣家族的,由于当年巫蛊之祸时,刘病已的母亲王翁须一族早就被清洗了,所以他能依靠的外戚,也只有史家。

但是史高是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忠诚度很好,但没有能力。

而另外两个是儒臣,分别是萧望之和周堪,这俩人的能力都是出类拔萃地好,甚至萧望之早在刘病已时代就入选了佟麟阁功臣之列。

刘病已安排这三个人组成辅政大臣班子,其实是为了互相制衡。

他让能力平庸的史高做了首席辅政大臣,而能力很强的萧望之和周堪做了次辅。

实际上,这是故意的安排,让能力最差的史高做首席辅政大臣,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因为史高能力平庸,做了首辅,他也没能力专权,而且还有次辅制衡。

再让能力强悍的萧望之和周堪做次辅,有两点考虑。

一是为了辅助史高,毕竟史高能力平庸,又是首辅,责任重大,必须要有能力强的副手从旁协助。

二是为了防止权臣出现,刘病已吃过权臣霍光的亏,所以,他让能力最强的萧望之做了次辅,上面用史高做首辅压在他头顶,就是为了防止萧望之成为第二个霍光。

按理说,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班子,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吧?

但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安排,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权力斗争,宦官、儒臣、外戚三股强大势力纷纷被卷入进来。

这场斗争直接使得汉帝国卷入严重的内耗当中,局势急转直下,迅速走向衰落。

而挑起争端的,正是皇帝刘奭昔日的老师,如今的次辅萧望之和周堪。

这俩货一看自己的学生成了皇帝,自己也成了辅政大臣,于是就有点膨胀了,他们本身能力很强,而首辅史高能力平庸,所以根本不把史高放在眼里。

在刘奭登基后的日子里,萧望之、周堪经常和皇帝单独开小会,商议朝政大事,而首辅史高则被排除在外。

实际上,这是架空了史高,所有的朝政大事都是萧望之和周堪单独和皇帝开会决定的,史高虽名为首席辅政大臣,却几乎无法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史先生虽然能力平庸了一点,可也是堂堂的皇亲国戚,又是首席辅政大臣,也是有尊严的,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十分不爽,但他又干不过萧望之和周堪。

所以,史高再不爽也只能忍着。

就这样,在忍气吞声中度过一年后,史高终于爆发了,他决定向萧望之发起反击!

那一日夜里,皇宫里有两个人悄悄出了宫门,一路直奔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史高家中,三人一番密谋后,决定结盟,共同对付萧望之集团。

而进入史高府中的这两个人,其实就是宦官石显和弘恭,而且他俩都是有能力的那种宦官,因此在汉宣帝时代就受到重用,石显是尚书仆射,弘恭是尚书令。

这两个职务都是内廷十分重要的岗位,这个解释起来需要更多篇幅,就不细说了,大概可以理解为皇帝的秘书。

萧望之和周堪等人作为儒家大臣的领袖,自视清高,觉得自己就是那一股清流,所以自然对宦官没什么好感。

而且萧望之和周堪觉得自己的学生做了皇帝,自己也是辅政大臣,所以准备大干一番,作为信奉儒家的大臣,他们自然是不断引导皇帝推行儒家那一套典章制度。

石显和弘恭都是汉宣帝时代被提拔重用的人物,他们更加熟悉汉宣帝那一套王道、霸道杂而用之的理念,因此与萧望之等人在政见方面也是有冲突的。

最关键的是,这俩宦官也知道萧望之等人看不惯自己,早晚会被收拾,所以也希望能反击萧望之集团。

正好首席辅政大臣史高也受到排挤,对萧望之十分不满。

于是,双方出于共同的敌人,宣布结盟。

外戚史高与宦官集团结盟后,史高本来能力不行,这下有了石显和弘恭这种有能力的宦官加盟,实力暴增。

所以在此后的日子里,借助于宦官的力量,他们对萧望之等人推行的儒家那一套不屑一顾,极力坚持汉宣帝时代的旧制度。

不久之后,萧望之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宦官和外戚史高的压力和掣肘,于是率先出招。

萧望之的出手很简单,他直接找到了昔日的学生,如今的皇帝刘奭,劝谏道:

陛下,中书令这个职务在内廷十分重要,是政事之本,应该从贤名的人当中选拔任职,当年都是因为孝武帝贪图享乐,才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宦官,这不符合古制,陛下应该选用儒家贤才来做中书令才是。

萧望之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学生会听从自己的建议,可他万万没想到,这番话在刘奭的耳朵里直接从左耳进,右耳出,压根不愿意换掉现任的中书令。

但这番话很快便传到了石显和弘恭的耳朵里,两人收到消息后,对萧望之那是恨得牙痒痒。

就这样,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登场!

宦官集团与儒臣集团巅峰对决

正当宦官集团和以萧望之为首的儒臣集团剑拔弩张之际,一个不起眼的人出现,使得双方大打出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

这个出现的人就是会稽郡的郑朋,此人一心想投靠萧望之,但他一个平头百姓是没有资格也没有机会见到萧望之的。

但好在郑朋的洞察能力还挺强,他观察到萧望之和史高之间有矛盾,于是直接上书朝廷,说自己要检举大司马史高。

他在信中表示,史高曾经派人到地方上搞一些违反朝廷法律的活动,还谎称说自己掌握了许章(汉宣帝原配许皇后的娘家)、史高这两家外戚的罪证。

最先看到这封信的是次辅周堪,看到信后,周堪当即认定这是一个打击史高的绝好机会,于是将郑朋安排在金马门,等候皇帝召见。

郑朋到了金马门后,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现在已经获得周堪的注意,所以想再添一把火,进一步获得萧望之的青睐。

所以,郑朋接着又给萧望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极尽吹捧之能事,充分发挥了溜须拍马的本事,把萧望之极力吹捧了一番,甚至把萧望之比作周公管仲等先贤。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萧望之这个人。

虽然萧望之排斥史高和宦官集团这不假,但萧望之本人是个正直的人,也是一个大儒,没有真才实学,单靠溜须拍马,是不可能蒙混过关的。

果然,萧望之注意到郑朋这个人后,当即派人暗中调查了郑朋的身份背景,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十足的小人,根本没有什么才学,而且人品也很差。

萧望之耻于和这样的人为伍,所以自此以后对郑朋不予理会,而且连皇帝召见这事儿也没了下文。

还有个叫华龙的人,本来是要投靠周堪的,结果也因为品行不端,没有真才实学,结果也被周堪拒绝。

事发后,郑朋原本一心等着皇帝召见,可左等右等也等不到消息,经过一番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萧望之已经放弃了自己。

所以,郑朋怀恨在心,于是和华龙勾结起来,转而投靠史高、石显一党。

但郑朋之前曾经检举史高,他也害怕史高不会轻易原谅他,不过这家伙脑袋也挺灵活,张口就说,那都是萧望之的党羽刘更生让我这么说的。

不然的话,我区区一个偏僻小地方的平头百姓怎么会知道朝廷内部的事情呢?

史高果然能力过于平庸,连头脑也有点简单,郑朋就这么一句话就把史高糊弄过去了。

于是,史高和石显等人十分开心地接待了郑朋等人,并且承诺可以让皇帝接见他。

望之始见朋,接待以意;后知其倾邪,绝不与通。朋,楚士,怨恨,更求入许、史,推所言许、史事,曰:“皆周堪、刘更生教我;我关东人,何以知此!”于是侍中许章白见朋。——《资治通鉴》

事实上,这是石显和史高的计策,他们准备利用皇帝接见的时机,让郑朋反过来检举萧望之。

最关键的是,他们可以置身事外,如果出了事,可以全部推倒郑朋的身上,说自己毫不知情,郑朋这颗棋子,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就这样,史高和石显等人即刻展开行动。

第二天,史高和石显等人面见皇帝刘奭,说道:

陛下,会稽郡有一个百姓,不远千里来到长安,请求面见陛下,想必是有什么大事,现就在金马门等候召见,陛下不如派一个身边的人去查一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于是,刘奭派侍中许章(许姓外戚,刘奭母亲一族)前去金马门接待了郑朋。

郑朋见到许章,认为自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于是把事先和史高以及石显商量好的罪证,写成一份检举信交给了许章,让他转交给皇帝。

事后,郑朋自以为受到皇帝重视,得意洋洋,逢人便说,自己在拜见侍中许章时,当面说了前将军(萧望之)的一项大罪和五项过失。

当时听他这么一说,很多人都不信,于是郑朋立刻就急了,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还说当时中书令弘恭也在场,他就可以证明这是真的。

不得不说,郑朋真是个猪队友,一转身就把幕后主使暴露了,相当于变相卖了队友。

谁知,萧望之听说后,走了一步烂棋!

按理说,这种时候,应该想办法为自己证明清白,而且皇帝又是自己的学生,有很强的信任感,解释一下或者证明一下自己就好了。

可萧望之第一时间不是去见皇帝为自己申辩,而是怒气冲冲地跑到石显和弘恭这俩宦官那边,当面将二人指责一番,说他们蓄意构陷朝廷大臣。

石显和弘恭哪里会承认这种事情,构陷朝廷大臣可是大罪。

所以,这俩宦官肯定是不认账,而且假装不知道这事儿,反正这都是郑朋一个人干的,跟自己没关系。

双方一番唇枪舌剑后,临走时,萧望之还放出一句狠话:要是让我查出是你们干的,就等着关大牢吧!

萧望之走后,石显和弘恭的内心,那是一阵惊慌,毕竟萧望之是辅政大臣之一,真要狠下心来调查这件事,郑朋这种猪队友肯定会露馅,到时候自己估计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两人决定趁此机会再添一把火,彻底整垮萧望之。

不久之后,石显和弘恭趁萧望之休假没有上朝的那一天,指使郑朋和华龙上书举报萧望之图谋罢黜首席辅政大臣史高以及侍中许章等外戚,以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

言外之意就是,萧望之想做第二个霍光!

此时萧望之不在,而石显和弘恭的政务能力非常娴熟,刘奭对他们比较依赖,于是直接询问这俩宦官应该怎么办。

弘恭眼见时机成熟,当即答道:陛下不如派臣亲自去向前将军(萧望之)问个明白。

这句话其实是弘恭的计谋,他没有说让萧望之进宫来向皇帝解释,而是让皇帝派自己去萧望之家里听解释。

这是断绝了萧望之在皇帝面前自证清白的机会,免得到时候皇帝听完老师萧望之的话,又把人放了。

如果弘恭奉命去萧望之那里,到时候他想怎么指责萧望之都行,甚至可以诱供,只要萧望之见不到皇帝,自己有一百种方法搞垮他。

这就是弘恭的如意算盘!

到了萧望之家里后,弘恭当即说道:前将军大人,陛下命我前来查问,你是不是图谋罢黜许章、史高两家外戚,想大权独揽?陛下让你解释清楚。

谁知,萧望之竟然说:外戚们平时多有奢侈淫乱的不法行为,我这是在匡扶国家,是正义的事业,并不是什么奸邪行为。

好了,此话一出,萧望之算是完蛋了。

真想不到啊,萧大人好歹是一代大儒,能力超强,还入选了佟麟阁功臣名列,怎么在权谋斗争方面跟三岁小孩一样呢?

明知道弘恭是皇帝派来查问的,自己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呈堂证供,弘恭这么问,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承认自己图谋罢黜外戚集团。

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这种情况下都应该抵死不承认,一旦承认了,就等同于承认自己想搞垮外戚集团,想大权独揽,想做霍光第二,所以是万万不能承认的。

可这位萧大人倒好,别人一问,他竟然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兴许他觉得自己一身正气,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况外戚们也确实有不法行为,可这会儿是生死关头的权谋斗争,不是赌气的时候啊。

可见,萧望之的权谋水平实在太低。

果然,弘恭回去之后,把萧望之的话全部告诉了皇帝刘奭,并添油加醋地泼了不少脏水。

刘奭听完,一时不能决断,于是又询问弘恭和石显道:那现在应该如何处理?

这一刻,两位宦官已经达成了初步目的,成功地让皇帝认定萧望之有问题。

于是两人趁热打铁,趁机进言道:请谒者招致廷尉。

真正的玄机就在这句话里!

刘奭这人估计从小在太子这个位置上,根本没怎么关注过朝廷各部门的职责以及必要的政务知识,他并不知道“请谒者招致廷尉”的意思就是关进大牢。

他以为这话的意思就是单纯地让萧望之去廷尉衙门把事情说清楚而已,于是当即同意了。

就这样,萧望之被关进了大牢。

恭、显令二人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疏退许、史状,候望之出休日,令朋、龙上之。事下弘恭问状,望之对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国家,非为邪也。——《汉书》

不久之后,刘奭发现每次上朝都看不到萧望之,十分奇怪,于是找来弘恭、石显询问。

弘恭、石显知道皇帝早晚会发现不对,于是装作一脸无辜外加一脸懵逼的样子,反问道:陛下不是已经把他关进大牢了吗?

刘奭这才发现不对劲,满脸错愕地问道:朕只是让他去廷尉衙门把事情说清楚而已,怎么把他关进大牢了?

一旁的石显和弘恭这才慌忙将“致廷尉”就是“关进大牢”的意思解释给刘奭听。

话音刚落,刘奭顿时大怒,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朕?

弘恭、石显知道这事儿摘是摘不掉的,于是当场跪地磕头请罪。

这俩宦官是比较有能力的那种,政务能力娴熟,刘奭刚刚继位,处理政务经验不足,对这俩人很依赖,而且宦官们深知皇帝的脾气秉性,平时没少讨皇帝欢心。

所以,即便是这种欺君之罪,刘奭也没真把他俩怎么滴,只是发完脾气后,要求将萧望之放了。

时上初即位,不省“谒者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后上召堪、更生,曰系狱。上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以责恭、显,皆叩头谢。——《汉书》

但好不容易才整垮了萧望之,弘恭和石显哪里会愿意把他放出来。

于是接着忽悠皇帝,大概意思就是,陛下您这要是把萧望之放了,不就是承认自己因为不懂“致廷尉”就是“关大牢”的意思,所以把老师关进了大牢吗?

这要是传出去,显得皇帝十分无知啊,而且陛下你刚刚继位,还没来得及做出一番功德,就先把自己老师关进大牢,忽然又放出来,这不是变相承认自己错了,搞了冤案吗?

天下人会如何看待陛下?

所以,萧望之是不能放的,因为一旦放出来,对陛下的威信是一种极大的削弱,也有损陛下的名声呐。

此话说完,刘奭一听会有损自己的声誉,顿时没了主见。

这时,一旁的史高趁机进言:不如将错就错,直接将他们罢免,这样既赦免了他们死罪,也显得陛下仁爱之心,声誉也不会因此受损。

刘奭无奈,只好照办,于是将萧望之、周堪等人罢黜为平民,剥夺一切官职。

上曰:“令出视事。”恭、显因使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闻于天下,而先验师傅,既下九卿大夫狱,宜因决免。”于是制诏丞相御史:“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亡它罪过,今事久远,识忘难明。其赦望之罪,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及堪、更生皆免为庶人。”——《汉书》

不过,好在刘奭作为学生,对老师还是有感情的。

几个月后,刘奭觉得不能没有老师辅佐,于是下诏给萧望之赐爵关内侯,并计划让他回归朝廷,担任丞相之职。

史高、弘恭、石显一党眼见昔日的政敌即将东山再起,顿时陷入慌乱当中。

谁知,关键时刻,萧望之的儿子萧伋给朝廷上书,说当初萧望之被关进大牢,接着被罢免一案是个冤案,请求朝廷重新审理,还父亲一个公道。

不得不说,萧伋真是个耿直哥,和他父亲萧望之一样,缺乏政治头脑,这个案子能重审吗?因为这个案子是刘奭做的决策。

重审了,再给萧望之恢复名誉,那不就是承认这个案子是皇帝错了吗?那不就是打了皇帝的脸吗?

刘奭的头脑比较简单,他是没想到这一层的,所以当即下令让相关的衙门重新审理。

但大臣们哪个敢给萧望之恢复名誉啊,真要给他恢复名誉,那就是打皇帝的脸,万一哪天皇帝想起来,自己可就得完蛋。

因此,审案子的大臣不敢给他翻案,这里面可能也有弘恭和石显的运作,最终重审后得出的结论是:

萧望之此前的罪名属实,没有冤枉他,而且皇帝大人对他有恩宠,又给他赐爵关内侯,又召他回朝担任丞相,可萧望之非但不知感恩,还教唆自己的儿子上书,意图把过错推给皇帝,应该好好惩戒一下。

看到这份汇报后,刘奭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让他犯错,一时间,刘奭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又向弘恭、石显询问意见。

这俩宦官哪里肯放过整死萧望之的机会,于是进言说:

陛下都已经赦免了萧望之,还重新给他爵位,可他非但不知道感恩,还教唆儿子试图把过错的归到陛下身上,他就是仗着自己是陛下的老师,认为陛下不会治罪,所以才这么嚣张。

依臣看,应该让他去大牢里关一段时间,杀一杀锐气,不然的话,日后他就更不把陛下天威放在眼里了。

没有主见的刘奭随即又表示了自己的担心:朕这个老师素来刚强,又怎么肯就这么让人逮捕入狱?

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刘奭同意把萧望之关进大牢,可也仅仅是关一段时间而已,并不想杀他,但他担心萧望之性格刚强,怕不肯无故入狱,担心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

一旁的弘恭和石显见机,认为这是彻底整垮萧望之的机会。

于是极力向刘奭保证,绝不会危及萧望之的性命,还表示,人都是惜命的,萧望之也犯不着为此送上性命啊。

刘奭听完,智商顿时下线,当场同意了。

接着,石显和弘恭为了彻底整死萧望之,故意在诏书中不写明具体原因,随即瞒着皇帝抽调宫廷禁军部队迅速包围了萧望之的府邸。

这实际上玩儿的是心理战,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要抄家灭门的氛围,但又不明说萧望之犯了什么罪,让他想争辩也没机会。

上曰:“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显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亡所忧。”上乃可其奏。显等封以付谒者,敕令召望之手付,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汉书》

身在家中的萧望之接了诏书之后,见到这种阵势,十分担心,可诏书中又没写明具体罪行,他连想办法都无从下手。

于是征求了府中一个叫朱云的儒生意见,朱云这个人平时过度强调宁死不受辱的气节,他的建议无非就是劝萧望之,不能到大牢里受狱吏的折辱。

萧望之此时面对家宅被禁军包围,一想到自己堂堂一代大儒,还是先帝托孤重臣,还要去大牢受辱,实在不愿在牢狱中苟活。

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萧望之饮下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望之欲自杀,其夫人止之,以为非天子意。望之以问门下生朱云。云者好节士,劝望之自裁。于是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字谓云曰:“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竟饮鸩自杀。——《汉书》

事发后,刘奭当场嚎啕大哭,感叹道:我早就说过,老师必然不肯入狱受辱,现在果然害了自己恩师的性命。

说完之后,刘奭将石显和弘恭等人一顿臭骂后,也并没有将他们治罪。

这个性格优柔寡断,又缺乏头脑,而且没有统治经验的皇帝,早就对石显、弘恭这些政务能力娴熟的宦官产生了依赖。

事发后不久,弘恭病死,石显成了最有权势的宦官,而以史高、许章为首的外戚,因为能力太平庸,逐渐远离权力中心,变成了宦官一家独大。

这场以外戚、宦官、儒臣三股势力之间的巅峰对决,最终以宦官全面胜出而告终。

自此以后,石显一家独大,权势滔天,加上皇帝刘奭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的皇帝,而且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对石显有依赖,使得石显开始把持朝政。

从这一刻开始,西汉帝国由盛转衰,在宦官石显的乱政之下,西汉帝国经历过汉宣盛世后,迅速走向衰落,并在短短50几年时间里,走向灭亡。

这跟刘奭本人的能力有关,也跟那个时代制度不完善有关,更和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权力斗争有关,并不是单纯的刘奭乱了汉家天下。

参考文献:《汉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2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