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否功大于过?刘彻知道战争劳民伤财,但更要为后世开太平

雁芙说历史 2023-10-26 03:56:07

汉武帝其实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汉帝国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明白自己必须这么干。

批评汉武帝的声音中,有一种观点就是,汉武帝过于频繁的对外用兵,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耗尽文景之治储备下来的财富,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甚至导致天下户口锐减。

这些后果,汉武帝知道吗?他能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吗?

事实上,汉武帝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也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干的。

早在卫青还在世的时候,汉武帝就曾经向卫青吐露过自己的真实想法。

事情的起因,是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逐渐失宠,而汉武帝又新纳了几个妃子,还生了几个儿子,而这些新纳的妃子都受宠一时,她们生的那些儿子也都受到宠爱。

皇帝身边出现了新宠妃,还生了儿子,还不止一个,这意味着,太子刘据有了竞争对手,汉武帝的其他几个儿子要是对太子之位感兴趣,卫子夫又失宠,他有办法和其他几个兄弟竞争太子之位吗?

卫子夫失宠后,她和刘据都经常出现不安的情绪,担心太子之位不保。

而这些情绪,被汉武帝察觉到了。

但刘彻并没有要废掉太子的打算,他找来卫青,让他去给卫子夫和刘据传话,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要废掉刘据的想法,让他们母子放心,不要胡思乱想。

刘彻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汉朝很多大事和制度处于草创阶段,而且周边很不安定,异族对大汉的威胁很大,朕如果不变更制度,后世子孙治理国家就将失去准则依据,如果不出兵征伐,天下就不会安定,为此,让百姓们受了些劳苦,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但如果后代的帝王也像朕这样做,那必然会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太子性格稳重好静,将来必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心。

朕要找的是一个将来能文治天下的帝王,没有人比太子更合适的了,听说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情绪,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告给他们。

上觉之,谓大将军青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资治通鉴》

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汉武帝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明白自己频繁地对外用兵,会给大量消耗国力,会使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他同样也知道这样做容易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但他更清楚,汉朝继承的是秦朝的制度,而秦朝是二世而亡,虽然搭建起了一个制度框架,那也只是一个原始的大致框架,很不完善。

所以,汉朝虽然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很多的事情都处于草创阶段,需要开创新制度来填补旧制度的空白。

因此才会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会有天人合一的君权神授。

至于频繁用兵,汉武帝觉得匈奴人自从汉朝开国到他继位,已经对汉朝保持了长达70年的压制性军事威胁。

所以他希望能通过军事手段彻底解除这种威胁,为此不惜耗尽40余年将军事力量用在打击匈奴这件事情上。

汉武帝明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

通过上面那段话,可以知道,对于汉朝这样一个处于制度草创阶段,而且面临严重外部威胁的王朝,他希望用自己一代人的时间,就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这样他的后世子孙就不会在面临这些问题。

简单地说,他试图以牺牲一代人为代价,给后世子孙开创一个制度完善,没有外部威胁的新时代。

他这一代人为了完成这样的大业,势必给天下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给汉帝国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以文治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而他的儿子中,能以文治天下的人,只有刘据是最合适的。

这是汉武帝唯一的一次正面回答了自己干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和考虑。

牺牲了汉武帝时代的那一代人,后世就有了可依据的完善制度,牺牲了那一代人,后世将不再面临匈奴人压制性的军事威胁。

只要后世帝王不要像他样频繁用兵,而是文治天下,那么汉帝国也不会变成第二个秦朝,太平盛世也一定会有。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汉武帝死后,刘弗陵继位,霍光等辅政大臣沿袭了汉武帝晚年轮台罪己时的政策,罢兵休战,致力于国内治理,刘弗陵死后,汉宣帝刘病已继位,同样采取文治天下的策略,西汉帝国也在汉宣帝一朝抵达最强巅峰。

当然了,汉武帝晚年搞出的巫蛊之祸这种严重错误也是很不好的错误。

但从整体上来说。

秦始皇从地理上和制度上确立了大一统,汉武帝对内通过“罢黜把家,独尊儒术”从思想和意识上完成了大一统,通过推恩令消除了异姓诸侯王的威胁,强化了郡县制,也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大一统。

自此以后,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历朝历代都把完成大一统作为最高目标。

对外方面,汉朝被匈奴欺压了70余年后,汉武帝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反击行动,重振了民族自信,锻造出了一种民族精神。

苏武被困匈奴,在冰天雪地的大草原中,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19年不曾投降。

耿恭率领千余人的兵力在西域挡住了匈奴数万人长达一年的进攻,弹尽粮绝时,他们剥掉弓弩上的皮革煮了吃,榨干马粪喝汁,宁愿拼死血战也绝不投降。

等到汉军援兵抵达时,他们仅剩13人,依然在坚守城池。

回到玉门关后,玉门关守将亲自上书为他们请功,在那封奏疏上,玉门关守将称赞耿恭的气节是“不为大汉耻”。

后来写《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又说: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不为大汉耻,不为大汉羞,就是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是主流价值观。

宁愿死,也不愿意因为自己而让帝国蒙羞、蒙耻。

为什么有孩子出国的,我们会教育他们,你去了国外,代表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张名片,代表了国家形象,会教育孩子不要因为自己而给国家抹黑?

这就是长年累月下来的传承,是不为大汉耻,不为大汉羞这种价值观的延伸。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开篇语对汉武帝的评价就很贴切: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久的名字。

如果一定要说汉武帝到底是不是功大于过,那肯应该是“罪在当世,功在千秋”。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33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