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其部队编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兵团、军和师有着显著区别。当时的编制主要是方面军、军、师,再往下是团、营、连、排。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一个军的人员编制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王牌军的兵员数量在鼎盛时期可达到五六万,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面军鼎盛时也仅有8万,这使得一个军的规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相当于解放战场上的一个师。
尽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军队与师的人员编制未能达到后来的标准,但各个军和师的人员配置却相当高。这些红军的军长、师长和团长,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的军衔普遍比解放战场上同级别的将领要高得多。
根据1955年的授衔标准,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军长的将领基本上都是中将,而担任师长的则是少将。如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红军军长或师长的将领表现突出,授予的军衔通常是元帅或大将,最差的也会是上将。比如,隶属于中央红军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获得了元帅的军衔。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辖有第四军和第25军,总人数约为3万。其中,红四军并未设立军部,下辖的第十师、第十一师和第12师则直接由红四方面军总部管辖。第十师的师长是倪志亮,第十一师的师长是王树声,而第12师的师长则是陈赓。这三位红军师长在革命战火的洗礼中,后来都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主力战将,并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倪志亮被授予中将军衔,而王树声和陈赓则获得了大将军衔。尤其是陈赓,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所领导的红12师还培养出两位优秀将领。
陈赓将军在参加革命后,曾从事情报工作。在顾顺章叛变后,为了安全考虑,他撤离上海,转战苏区继续投身革命事业。作为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陈赓在苏区的根据地自然担任军事主官,任职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18团团长。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陈赓被提拔为红四军第12师的师长。当时,第12师下辖三个团,红36团团长是徐海东,红34团团长是许世友,红35团团长是高绍先。除了高绍先英勇就义外,其余两位团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都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将军。
红36团团长徐海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表现勇猛,被称为“徐老虎”。他不仅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还成为红25军的一面旗帜。在艰苦的长征途中,他与吴焕先、程子华等人共同领导红25军,成功完成了长征,成为第一个到达陕北的队伍。
尽管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徐海东在抗日战场上旧伤复发,导致他未能参与解放战争。然而,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依然巨大。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排名第二。这意味着红12师的师长陈赓和团长徐海东都是大将军衔,且两位大将的排名在十大开国大将中均靠前。
红34团团长许世友同样是一位知名将领,在我军历史上的声誉与师长陈赓相当。虽然在1931年时许世友仍是团长,但他凭借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力战将,并出任红四军军长。
抗战时期,许世友担任陈赓的副手,共同领导386旅投入抗日事业,但时间并不长,后来被调至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此后,许世友成为山东战场上的一员猛将,直到抗战胜利。
在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是华东野战军的一位重要将领,担任第九纵队司令员。该纵队以顽强的战斗风格著称,攻守兼备,是华东野战军的尖刀部队。在消灭张灵甫、活捉王耀武、消灭黄百韬兵团、解放上海等战斗中,许世友的部队均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十大王牌军之一。
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任职长达25年,创造了最高任职纪录。同时,他也是经历外战次数最多的开国名将之一。
综上所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在人员编制和将领的军事成就上,都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在战争年代建立起赫赫战功的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更高的军衔与荣誉,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