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琼崖纵队获了什么军衔?为何创始人冯白驹无缘参与?

诗兰谈过去 2024-10-31 05:12:38

1949年金门战役的失利,给解放军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自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的形势迅速发展,多数战场上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但这次战役中,解放军三个多团的登岛部队惨遭失败,伤亡惨重,这无异于给胜利进程中踌躇满志的解放军当头一棒。

这次失败导致一些士兵对跨海作战产生了畏惧心理,未来何时进军需要渡过琼州海峡的海南岛,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多次请求上级,要求在1950年谷雨前发动攻势。因为当时解放军的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渡海作战主要依赖无动力的风帆船,要成功渡过琼州海峡,就必须借助谷雨前的季风期。错过这个时机,则意味着可能要再等一年。尽管高层对跨海作战心存疑虑,担心重蹈金门战役的覆辙,但韩先楚见几次请示没有结果,毅然向中央发电报,表示即便兄弟部队四十三军没准备好,他也愿亲率四十军主力单独渡海作战。

韩先楚的决心让中央高层感受到了他的信心与迫切。中央派出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15兵团司令员邓华前往考察他的作战计划。经过综合评估,中央最终批准了韩先楚的行动。

在此期间,韩先楚面临的压力巨大。部队内部得知即将跨海作战后,一些悲观的言论开始流传,如“革命到底,要革到海底”、“打了这么多年仗,最后弄来口乌龟王八棺材”。甚至有军参谋长以自伤来逃避作战。然而,这些困难没有动摇韩先楚的决心。他决心通过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积累海战经验,为彻底解放全国做准备。最终,海南战役取得了胜利,中国第二大岛成功解放。

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然而,当年在解放海南战役中立下卓越功劳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冯白驹,却没有获得任何军衔。

冯白驹是琼崖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他在海南坚持了23年的斗争,被称为“无衔将军”。冯白驹出生于1903年琼山,是一位海南本地人。早年,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并逐渐信仰马克思主义。

冯白驹最初有参军的志向,曾找到琼山老乡、党的早期领导人徐成章,希望能够进入黄埔军校学习。虽然徐成章有这个能力帮助他,但却认为冯白驹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的作用更大。因此,冯白驹回到海口,担任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积极投入到农民运动中。

然而,随着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琼崖也爆发了“四二二事变”,大量革命人士遭到镇压。冯白驹与其他革命者被迫转入农村,继续秘密斗争。两三年内,返琼领导革命的杨善集、徐成章相继牺牲,冯白驹被中央任命为琼崖特委书记,扛起了革命的大旗。

冯白驹展现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两千多人的革命队伍,先后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第2独立师,其麾下还包括著名的红色娘子军。这些部队展现了革命斗争的韧性与我党与旧社会的不同。然而,当时琼崖苏区孤立无援,在敌人重兵“围剿”下,冯白驹带领余部转入母瑞山进行游击战,持续了八个月的艰苦斗争。期间,他们缺乏粮食和后勤补给,只能靠野果充饥,喝山间水,甚至连熟食都难以吃到。尽管如此,冯白驹坚持下来,并逐步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冯白驹接受中央命令,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谈判。他虽然同意抗日合作,但拒绝被编入国民党的队伍,坚持琼崖红军的独立性。在他的争取下,琼崖的红军被改编为广东省第十四统率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大队,即琼崖抗日独立大队,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抗日力量。

1939年2月,日军在舰艇和飞机的掩护下从天尾港登陆海南,迅速向海口发起攻击。冯白驹率领部队顽强抵抗,虽因实力悬殊而被迫撤退,但为民众的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被誉为“孤胆英雄”。甚至连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也对他的勇气表示钦佩,并向国民政府高层汇报,赢得了蒋介石的嘉奖。

解放战争期间,冯白驹担任琼崖区委书记、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积极带领部队抵抗反动势力。尽管国民党屡次试图剿灭琼崖红旗,但在冯白驹的领导下,琼崖革命力量始终不倒,并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冯白驹为解放海南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麾下的琼崖纵队为四野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接应,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军的登陆作战。海南解放后,冯白驹虽短暂担任海南军区司令员,但很快转向地方建设,出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海南岛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等职,1955年成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由于1955年有规定,凡是离开军队系统的人员不参与授衔,冯白驹因此错失了授衔机会。但中央并未忘记他的贡献,他被授予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其荣誉和贡献得到了充分肯定。

尽管没有军衔,冯白驹无愧于“将军”称号。正如邓小平在冯白驹纪念馆前亲笔题词的那样:“冯白驹将军”。他的名字和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册中。

0 阅读:38

诗兰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